孟凡霞;陈明;孙静平;董云
有研究表明,乳腺恶性肿瘤的硬度是良性肿瘤的2~3倍[1],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通过评价乳腺肿块的硬度来鉴别肿块良恶性成为可能.本研究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该技术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渊;江泉;严红梅;陈剑;张云霄;何竹;顾晓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男,35岁.主因胸闷气短6d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外院查心脏超声示中-大量心包积液,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收入院.心脏超声示患者右心扩大,右房横径约81 mm,右室前后径约28 mm,右冠状动脉增宽,内径约6 mm,右侧房室沟前下方可见范围约45 mm×35mm的囊性结构与右房相通,瘘口宽约3.5 mm(图1),左冠状动脉未见扩张,右房游离壁可见大小约54 mm×37 mm的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图2),心包腔内测及少量无回声区.
作者:尹洪宁;周虹;苗雅敬;傅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男,28岁.因头晕、走路不稳2d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曾有颈部推拿按摩史,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左面部不适,走路不稳,向左侧倾倒,左手活动不稳准,伴恶心、出汗,无头痛、视物旋转及肢体无力.遂急诊入院,予以改善供血治疗,症状2h后缓解.辅助检查:脑CT、脑MRA均未见异常.脑MRI示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多发急性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右侧椎动脉起源及走形正常,于第6椎间隙入横突孔.
作者:段莎莎;张小杉;哈斯;王晓磊;施依璐;苑欣;李治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双胎妊娠由于孕妇并发症多,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其围产结局比单胎妊娠差,当胎儿发育异常时结局更差[1],而单绒毛膜囊双胎较双绒毛膜囊双胎具有更高的围生期发病率和病死率[2],且易发生联体双胎等特有的畸形及严重的并发症.超声可及早作出诊断,供临床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异常儿的出生至关重要.本研究就5例早孕期联体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联体双胎妊娠的临床价值.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周佳梅;袁华;谢乐燕;俞汇霞;裘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上胎儿气管与支气管病变较少见,但发病后大多病情凶险,胎儿存活率很低[1-2].目前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规范尚未涉及气管与支气管,对正常胎儿这一区域的超声形态了解较少,偶尔发现病变多是依赖间接超声征象,故病变检出率低,检出时间较晚,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现对胎儿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特征、先天性病变及超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尹邵丽;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弹性应变率比值(SR)在甲状腺结节(FNA)细针穿刺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个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与FNA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SR的佳临界值;对年龄、结节回声、钙化和SR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的诊断效能;试分析SR在穿刺前后的应用策略.结果 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R的佳临界点为0.5(敏感性91.7%,特异性90.2%,准确性90.8%);多因素分析按OR值高低依次为SR、年龄、回声、钙化;SR在穿刺前可以筛选出无穿刺必要的结节,在穿刺后可以提高FNA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 SR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并对穿刺结果进行补充诊断.
作者:张捷;吴敏;彭娟;金志斌;曹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男,58岁.1h前工作时被高速飞出的铁片击中左侧胸部,感胸痛、胸闷,不敢深吸气,左侧胸骨旁约3 cm锁骨平面可见一伤口.胸部CT提示:左侧胸部近左室心尖部金属异物;左侧液气胸;心包积液.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见无回声区,于左室心尖非标准两腔心观及同一位置心尖短轴观示左室腔内心尖段后下见一1.6 cm×0.6 cm条状金属样增强回声区,后方见明显声影;三维超声心动图于上述切面放大后见:该金属增强回声区与左室心尖部心肌间有细小缝隙,且随心脏跳动未见明显移动(提示:金属异物位于左室心尖部但未嵌入心尖部心肌内)(图1).
作者:高春恒;邹大中;刘丽;张凤;顾佳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和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NIMR)患者二尖瓣瓣叶及瓣环三维几何构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病因致二尖瓣反流时瓣叶及瓣环形态变化规律,为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98例行RT-3D-TEE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IMR组43例,NIMR组33例,无二尖瓣反流组(正常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RT-3D-TEE检查,分别采集二尖瓣环与瓣叶结构的全容积三维动态超声图像,运用Qlab 7.0 MVQ软件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获得三维小叶面积(A3DE)、前小叶面积(A3DE Ant)、后小叶面积(A3DE Post)、二尖瓣瓣环周长(C3D)、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直径(DAP)、二尖瓣瓣环高度(H)、大脱垂高度(HProl)、大遮盖高度(HTent)、小叶脱垂体积(Vprol)、小叶遮盖体积(Vtent)、主动脉口二尖瓣环平面夹角(θ)、前小叶角度(θAnt)、非平面小叶角度(θNPA)、后小叶角度(θPost)等二尖瓣环及瓣叶的各项形态学参数测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MR组的A3DE、A3DE Ant、DAP以及θNPA均明显增大,θ和θPost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IMR组的A3DE、A3DE Ant、DAP、HProl、Vprol以及θNPA均明显增大,θ、θAnt以及θPost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MR组相比,IMR组的A3DE、A3DE Ant、DAP、Hprol以及θNPA均较小,θAnt以及θPost均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组及NIMR组均可导致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面积增大,以及瓣环几何构型改变,整个瓣环倾向于扁平化,以上改变在NIMR组比IMR组更明显,且NIMR组出现脱垂更为常见.提示相比IMR组,NIMR组瓣叶及瓣环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
作者:胡艺川;尹立雪;熊名琛;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与Nottingham预后指数(NP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术前应用三维彩色能量血管成像技术(3D-CPA)获得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NPI根据术后病理资料按公式计算获得.统计不同等级VI、FI、VFI与不同预后等级NPI的病例数,分析各血管血流参数与NPI之间的关系.结果 VI与NPI之间相关系数r=0.643(P<0.0001).FI、VFI与NPI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VI与NPI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有助于在术前判断患者预后,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周军;邹璐璐;陈爱军;刘宇飞;韦力;何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肝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2例肝实性局灶性病变患者共计192枚病灶行VTQ检测,获取病灶及其周围背景肝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同时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病灶SWV的差异,并与背景肝组织、正常肝组织SWV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找出SWV预测肝恶性局灶性病变的佳截点.结果 肝恶性病灶的SWV值明显高于良性病灶,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3±0.91) m/s对(1.83±0.64)m/s,P=0.000];恶性病灶与正常肝组织、良性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间S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SWV=2.19 m/s为截点诊断肝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75.4%、77.03%、81.16%、78.9%.结论 VTQ技术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客观有用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舒瑞;赵玉珍;薛薇;何其佳;郝美娜;郭丹丹;田艳;笪冀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儿男,3个月,因哭闹不止10余天入院.体检发现盆腔一巨大包块,大小约80 mm×70 mm,边界清楚,质硬.超声检查见右侧盆腔内、骶尾骨前方一巨大实质性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约77 mm×69 mm,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回声呈栅栏状(图1),包块质硬.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内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图2),阻力指数0.80.超声提示:右侧盆腔内巨大实质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作者:昝星有;周卫平;吴鹏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检测肾动脉交感神经经导管射频消融后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对20只犬的肾交感神经进行射频消融,分别于消融前和消融6周后观察肾交感神经消融犬的血压变化及心脏指标变化.采集犬心尖两腔观、三腔观、四腔观的清晰图像,用Qlab软件测量各切面观心尖水平、二尖瓣水平和乳头肌水平16节段自QRS起点至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用Qlab软件分析左房前壁、下壁、间隔及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底段12节段同步性指标,包括:左房储蓄功能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及左房主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结果 与消融前相比,消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消融后犬R-R间期呈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16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也呈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差也无明显差异(P>0.05).左房12节段储备功能期及辅泵功能期峰值应变率达峰时间也呈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差也无明显差异(P>0.05).消融前后心脏各腔室大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消融犬肾交感神经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降低,心脏R-R间期及左房、左室应变率达峰时间呈延长趋势,左房及左室同步性无影响.
作者:胡伟;郭瑞强;于胜波;肖金平;王徐乐;代子玄;赵庆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皮下移植瘤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脂质微泡与裸脂质微泡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分析结果间差异.方法 对30只VEFGR2高表达的结肠癌皮下种植瘤Balb/C裸鼠随机应用靶向VEGFR2脂质微泡及裸脂质微泡两种超声造影剂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两种超声造影剂的成像特征,应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比较两种造影剂定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肉眼观察两种超声造影剂动脉期均表现为从周边到中间的向心性灌注,增强效果无明显差异;静脉期裸脂质微泡造影表现为整体低增强,而靶向VEGFR2脂质微泡消退延迟,肿瘤内仍可见结节状不均匀高增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平均血容量、平均血流量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靶向VEGFR2脂质微泡开始消退时间、完全廓清时间与裸脂质微泡比较均有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靶向VEGFR2脂质微泡曲线下面积高于裸脂质微泡(P<0.01).结论 靶向VEGFR2脂质微泡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内皮靶点特异性结合,能持续增强显像,可作为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监测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重要分子成像方法.
作者:张莹;张秀峰;黄品同;张超;胡宪八;洪玉蓉;葛丹;刘春媚;游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22岁.因2个月前当地乡镇卫生院超声发现肝占位来院就诊.患者无疼痛,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不适.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药物过敏史、手术及外伤史等.体格检查:肝区无明显叩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0μg/L,癌胚抗原2.0 μg/L,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超声检查:肝右后叶可见一大小约33 mm×25 mm中等回声肿块,边界欠清晰,周边见不完整的声晕环绕(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上述右叶肿块内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动脉相肿块内造影剂轻度增强,回声稍高于周边肝组织,分界模糊(图2);门脉相及延迟相肿块内造影剂轻度廓清,回声低于周边肝组织,分界欠清(图3).超声提示:肝右叶中等回声肿块,超声造影考虑偏恶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CT检查:肝右叶可见一低密度肿块,大小约3.0 cm×2.6 cm,边界欠清.动脉相可见轻度强化,内呈低密度,门脉相及延迟相仍呈低密度,考虑炎性病变可能.
作者:王贤明;张振建;华先平;郭少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锤状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闭合性锤状指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高频超声均可清晰显示手指背侧伸肌腱,明确伸肌腱损伤部位及程度.36例急性闭合性锤状指患者中6例为伸肌腱完全断裂合并撕脱骨折,声像图表现为伸肌腱止点处连续性中断,伸肌腱挛缩增粗,伸肌腱远心端可见强回声撕脱骨片;22例为伸肌腱于止点处完全断裂,无撕脱骨折,声像图表现为伸肌腱于止点处连续性中断,断端挛缩增粗;8例为伸肌腱部分撕裂,声像图表现为伸肌腱止点处增粗,回声减低,部分纤维束尚连续.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急性闭合性锤状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亓恒涛;李淑媛;王增涛;张先东;包守刚;张亚楠;滕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揭示左心耳的功能状态、左心耳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对血栓发生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89例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根据左心耳内是否存在自发性显影(SEC)分成SEC组及无SEC组,测量左心耳入口处血流排空峰值速度(LAA-EV)及充盈峰值速度(LAA-FV)、左心耳内侧壁中段收缩峰值速度(LAA-TSV)、舒张峰值速度(LAA-TDV)、左心耳排空血流传播速度(LAA-EPV),观察左心耳内彩色血流多普勒及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 SEC组的LAA-EV、LAA-FV、LAA-TSV、LAA-TDV、LAA-EPV较无SEC组显著降低(P<0.05);左心耳内血流彩色多普勒信号及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信号在SEC组有明显差异;随着左心耳功能受损,左心耳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有4种特征性类型,分别为由心耳尖部向心耳入口处依次排空(N型,正常型),心耳入口排空后紧随尖部排空的逆向排空(R型,逆反型),心耳内垂直线条(V型,垂直型),心耳内未见有效血流信号(S型,淤滞型),其中V、R和S型可能提示血栓形成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LAA-EPV与LAA-EV显著相关(r=0.742,P<0.001),与LAA-TSV中度相关(r=0.462,P<0.01),LAA-EV与LAA-TSV显著相关(r=0.600,P<0.01).结论 左心耳功能受损后左心耳室壁运动速度及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形成左心耳内血流排空的特征性改变.左心耳的功能异常可能是左心耳内血流淤滞甚至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征性血流排空类型V型、R型和S型可能预示血栓形成的高风险.
作者:孟凡霞;陈明;孙静平;董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孕妇,34岁.孕26周2d,孕2产1,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各生长径线与孕周相符,胎儿颅内结构、颜面、肺、腹部、肢体、脊柱未测及异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心脏位置、大小、心轴未见异常,四腔心基本对称,室间隔未见回声失落,二尖瓣、主动脉瓣结构、启闭未见异常,三尖瓣结构、开放未见异常,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未见明显启闭活动,瓣口直径约1.6 mm(图1),彩色多普勒示三尖瓣测及中量反流信号,流速189.5 cm/s,压差14.4 mmHg(1 mmHg=0).133kPa);右室流出道内血流至肺动脉瓣处可见折返血流信号,肺动脉瓣处未测及过瓣血流,主肺动脉及动脉导管内测及反向血流信号(图2).
作者:张燕宏;毕学杰;陈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男,37岁.因间歇性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10余天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各导联ST T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谱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各房室腔径未见异常.升主动脉管壁回声增强,搏动幅度减弱.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内径未见明显扩张.左心室前壁中下段心肌、室间隔中下段心肌收缩幅度明显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0%.大动脉短轴观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管腔狭窄,开口处内径分别为0.29 mm和0.30 mm.
作者:梁皓;冯娟;程召平;张楠;李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二尖瓣瓣下左心室室壁瘤(idopathic submitral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ISLV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节段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价.方法 对8例ISLVA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及20例对照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8例ISLVA患者中2例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6例因出现心力衰竭而被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6例).4例行二尖瓣手术,1例行室壁瘤切除和射频消融术,1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例仅行药物治疗,死亡1例.ISLVA组的左房、左室舒张末期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左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ISLVA组的左室16节段(6个基底段、6个中间段和4个心尖段),左室12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和左室6个基底段的达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16-SD、Tmsv 12-SD、Tmsv 6-SD)及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及其心率校正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ISLVA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5例伴有左房压增高.结论 ISLVA患者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超声心动图能全面评价其结构和功能异常.
作者:李清;潘翠珍;舒先红;赵维鹏;丁文军;葛均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超声检查技术在软组织病变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3].近年来出现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ity,SWE)是一项新的弹性成像技术.本研究通过SWE测量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正常跟腱的平均弹性值(mean elasticity value,Emean),计算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elative anisotropy coefficient,A),并评估正常跟腱的生物力学特性,同时比较跟腱断裂与正常跟腱Emean的差异,探讨SWE在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卞东林;王学梅;黄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