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跃东;刘玲;何黎;顾华;金以超
临床资料 患者女,16岁.以两小腿先后出现红褐色硬性斑块4年,伴左小腿溃疡2周,于2004年8月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下肢胫前出现红色隆起性斑丘疹,皮损逐渐增多、增大,并融合成掌大斑块.
作者:周建华;王宏伟;乐嘉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性传播疾病(STD)和HIV的流行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女性性罪错人员已经成为性病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为了解我省女性劳教人员中STD发生状况,在福建省女子劳教所的协作下,于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对省女子劳教所新收教的性罪错人员共3586名进行了性病调查.
作者:王贞生;任丽珠;庄文豪;郑丽红;李峰;阮小洁;林伯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已婚.因全身红斑、水疱伴发热5天,加重2天,于2007年4月3日收入我院.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斑、丘疱疹、水疱、血疱,伴发热(T 39℃).院外治疗无好转,2天前全身皮损增多,并伴咳嗽、咳白色黏液痰.
作者:牟韵竹;张正中;熊心猜;眭维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24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对不同糖皮质激素用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糖皮质激素分量(以泼尼松计)与住院天数呈负相关(P<0.05),治疗起始剂量泼尼松1.5 mg/(kg·d)左右,疗效较好,副作用无明显增加.致敏药物中,神经精神科药物比例高.尿潜血阳性患者病程较长(P<0.05).对重症药疹的治疗应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5 mg/(kg·d)左右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张黎峰;周飞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FN-γ和IL-13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FN-γ和IL-13水平,同时记录银屑病组PASI评分.结果: 血清中IFN-γ水平在银屑病组(47.56±9.70)明显高于对照组(25.31±9.87)(t=7.95,P<0.01).血清中IL-13的水平银屑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64,P<0.05).PASI评分与血清IFN-γ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65,P<0.001);PASI评分与IL-13水平无相关性(r=-0.12,P>0.05),银屑病组IL-13与IFN-γ水平经直线相关分析无相关性(r=-0.12,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IFN-γ、IL-13水平均高表达,提示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血清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作为评价银屑病病情活动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董萍云;刘晓松;李立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皮肤CT是利用新一代反射模式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理,在计算机辅助下,对皮肤病变部位进行扫描成像的新型诊断技术.它是非侵入性的,可对皮肤结构进行实时、动态扫描成像,图像以明暗程度显示出不同的组织细胞结构,从而对皮肤疾病辅助诊断.
作者:沈柱;陈凌;李承新;张选棉;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3例,女8例,年龄21~38岁,3例男性为某厂临时聘用清扫存放沥青仓库的工人,接触沥青4小时,中午下班时经日光照射后,面、颈、双耳、双手出现灼热,刺痛、发痒等,之后上述部位出现红斑,红色小丘疹,小水疱,密集成片,皮肤略肿胀,皮温高,双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8例女性患者中,3例患者为某保健食品厂包装工,包装含有无花果叶的保健茶,工作8小时经日晒后,3例均出现双手、上肢灼痛、瘙痒,红斑、水疱、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皮损境界清楚;另5例女性患者为制药厂工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2002年5月至2004年1月,我科运用干扰电、祛毒2号、穴位同步治疗面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10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翟学英;安桂霞;刘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已婚.因肛周菜花状新生物3个月,于2006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肛周出现少许新生物,约花生米大小,无自觉症状,当时未在意,此后新生物渐增大、增多,并影响生活,于2006年5月23日收入我院.皮肤科情况:肛门处见约5 cm×10 cm的菜花状、不规则新生物,暗红色,表面疣状增生,质软,基底宽,有少量渗液、污秽,无明显溃疡面,边界清楚,恶臭味.
作者:姚岚;毕新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马拉色菌的效果.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采用含橄榄油的液体培养基测定敏感性.结果: 中药复方制剂的MIC值低,为312.5 mg/L,单味药中鱼腥草MIC值低于其它各药,在312.5~125 mg/L之间,并且对糠秕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较敏感.结论: 复方制剂抗马拉色菌的作用好,说明复方中各单味药间有相互协同作用.单味药以鱼腥草为敏感,并有菌种的差异.
作者:邱莹;于腾;高敏;曹淑芳;杜锡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干性皮肤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症候,我科采用保湿剂联合铍宝消炎癣湿药膏治疗,婴儿湿疹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麻风病免疫反应的研究在近20年来有重要进展.本文仅就近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分子水平上的证据作一扼要介绍.
作者:吴勤学;王洪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蛋白组学研究中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的实验方法与优化条件.方法: 应用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al Kit纯化血清蛋白,去除白蛋白和IgG,采用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简称 2-DE)和质谱分析评价血清蛋白纯化效果.同时对标本预处理、水化、等电聚焦、SDS PAGE等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 采用优化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了重复性良好的图谱结果,2-DE图谱中分子量在20-55kDa以及pH在4-7区域之间的蛋白点分离效果较好.结论: 采用优化后的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能够进行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刘占奎;谭升顺;于春水;樊靖华;白转丽;李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出生时双手指甲全白至今未愈,于2007年8月15日来诊.患者出生时,指、趾甲全部白色,7岁时因外伤右手第二指行拔甲术,18岁时趾甲恢复正常颜色.
作者:马伟元;陶书杰;王晓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恶性黑素瘤石蜡标本以及32例色素痣石蜡标本检测MI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 MIA在所有色素痣中表达阴性,而在原位黑素瘤、侵袭性黑素瘤、有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无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1.6%、94.1%、42.8%,MMP-9在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为71.1%,MIA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A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MIA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恶性黑素瘤的有力靶点.
作者:钱悦;梁少姗;陈思远;涂亚庭;冯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解脲脲原体(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病原体之一.Cedillo等认为UU在性成熟女性生殖道中的分离率非常高1.当临床检测到UU,并不能确定是携带状态还是感染状态,因此,本研究选择以下两个指标进行检测:即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白细胞介素-8(IL-8),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女性生殖道过程中这二者水平的变化规律.
作者:宋玉梅;李文竹;骆志成;牛桃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患儿女,4个月.因右枕部片状脱发伴皮肤白斑1个月,于2006年5月到我院皮肤科就诊.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POEM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与浆细胞有关累及多系统的疾病,以进行性多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negaly)、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s)、皮肤改变(skin-changes)为其主要特征,因多神经炎与浆细胞病一般同时存在,故该病被认为是一种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1.
作者:王砚宁;周建华;张海红;张军利;林元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乳房外Paget病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皮损形态及病理变化与乳房Paget病相似,是发生于人体顶泌汗腺分布部位的特殊类型的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有争议.
作者:石丽君;高宇;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5年5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他卡西醇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面部白癜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慧;杨莉佳;李明;倪菁菁;陈雪娟;朱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