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敬;卢宪梅
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Goulden将其分为持续性和迟发性两种[1],前者指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后者为25岁以后发病.我们观察了89例病人,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迪展;王广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称激素)制剂的不断增加及其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合理地应用激素并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对84例外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杨磊;黄殿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高××,69岁,农民.20多年前在左前臂曲侧无明显诱因发生一淡红色丘疹,质硬,上有细小鳞屑,丘疹迅速增大隆起为半球状结节,中央有角栓,稍有痒感,长至桃核大后,生长缓慢,曾到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无明显疗效.因不影响劳动与生活,故未继续治疗.近3年来,结节表面角化明显,开始破溃,有白色分泌物并有异味,到当地医院诊断为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未作真菌培养),给予10%碘化钾,10 ml每日3次,口服1个月未见明显疗效.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李安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疆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决策部门制定梅毒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1998年新疆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2.17/10万上升到1998年的5.23/10万;(2)梅毒主要在南疆地区流行,其流行范围呈增大趋势;(3)梅毒构成以隐性及一、二期为主;(4)20~39岁组人群梅毒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5)在传染途径上非婚性接触占较高比例,为79.88%;(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我区梅毒流行仍呈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居来提;田晓波;古海尔;阿迪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及横纹肌的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合并恶性肿瘤,为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使本病达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笔者收集了1984年9月~1999年8月我院皮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现将其合并恶性肿瘤1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Mondor氏病(Mondor's disease)是好发于胸腹部,以皮下条索状硬结为特征的增殖性脉管炎,临床上罕见,现报道1例.
作者:于秋明;杨同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根据中英麻风康复合作项目计划,1995年10月,我们在文山、大理、洱源三县市共选择了51例复杂性足底溃疡患者,采用IL-EP提出的足底溃疡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为期28个月的追踪观察.基本情况见表1.
作者:周玉祥;周龙朝;车学继;杨福勤;谢锦灿;刘复荣;孙波;李庭光;马加能;李桂科;杨云虎;黄文标;刘凤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且难治愈性皮肤病,针对其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笔者采用中药组方制成冲剂.(已注册命名为白癜风冲剂),治疗患者183例,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中华;董玉池;燕霞;朱新凤;董艳霞;桑智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所自1996年以来,采用额部旋转皮瓣修复内眦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取得医患双方均很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树平;马宏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又名大疱性鱼鳞病样角化过度症,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我们在临床上用阿维A(新体卡松)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继海;贾虹;赵春霞;曾学思;夏隆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鲜红斑痣为一种先天的皮肤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在皮肤的浅层形成毛细血管丛,其发病率为0.3%,大部分发生面部和颈部,约85%的患者发生在单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容,疾病在出生时为淡红色斑,逐渐发展为暗红色斑或紫红色斑,部分可出现结节,在成人时皮损面积也增大[1].泵脉冲染料激光是第一个根据选择性光动力学原理制造的激光机,它可选择性的破坏毛细血管而不损坏周围的真皮和表皮.研究表明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有效和安全的[2].
作者:王宏伟;王家璧;晋红中;文世骏;姜国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4~1997年,我中心门诊先后诊治维吾尔族性病患者136例,现对其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居来提;阿迪力;田晓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作者从1998年6月~1999年4月STD门诊中观察了353例NGU病人的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碧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30岁,已婚,农民.10年前右上、下肢及胸部出现小片白班,后在右下肢、胸背部、下腹部、双手背等处又出现大小不等白班.指、趾甲变白.家族中无白癜风及对半甲患者.
作者:侯晓强;张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以及细菌感染所致,主要发生于青年人的颜面部.我们采用自配制剂消痤膏治疗寻常痤疮120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光明;孔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脂溢性皮炎以红斑基础上的鳞屑性损害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头皮及躯干上部,也常累及外耳道及耳周.患病率在2%~5%之间,倾向慢生和复发,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来我们用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6例,并与脂溢性皮炎的疗法之一,即外用氢化可的松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刚;黄玉玲;汪杰;肖翠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翁之龙教授,号叔泉,189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2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同年赴德留学,研修皮肤性病学.1922年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尔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勃雷斯大学皮肤科任研究员.1924年学成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1~1946年任中山大学医科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兼上海市立医院院长.
作者:张明哲;何坤义;汪仲铭;左文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们于1993年起试用WHO MDT+氟嗪酸治疗10例MB麻风患者,现已进行疗后监测4年,报告如下.
作者:邓德选;冯贵堂;张国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软膏后有无透皮及其在皮肤内的浓度.方法:选用乳猪皮肤,体外固体制剂溶出度仪-旋转膜装置药物供给系统和体内给药系统,抗人IFN-α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离体试验各时间点接受液中均未测得rhIEN-α,而离体和体内试验皮肤匀浆中均能检测到rhFN-α.结论:rhIFN-α2b软膏能透入皮肤内,其在皮肤内的浓度达到该药在体外抑制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C50值的1.3~4.3和3.3~9.9倍.
作者:李新宇;陈云;郑家润;徐兰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所自1995年4月~1998年底共确诊性传播疾病3 842例,其中衣原体性非淋菌性尿道炎1 279例,占33.29%,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欣;李明;李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