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应用rhIFN-α2b软膏在乳猪皮肤的透皮试验及皮内浓度测定

李新宇;陈云;郑家润;徐兰芳

关键词:IFN-α, 局部应用, 皮内浓度, 乳猪
摘要: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软膏后有无透皮及其在皮肤内的浓度.方法:选用乳猪皮肤,体外固体制剂溶出度仪-旋转膜装置药物供给系统和体内给药系统,抗人IFN-α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离体试验各时间点接受液中均未测得rhIEN-α,而离体和体内试验皮肤匀浆中均能检测到rhFN-α.结论:rhIFN-α2b软膏能透入皮肤内,其在皮肤内的浓度达到该药在体外抑制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C50值的1.3~4.3和3.3~9.9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256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系病原体检测分析

    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混合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马骥雄;王文艳;吴东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麻风足底溃疡自我护理3年的观察效果

    足底溃疡是麻风常见的并发症,由胫神经受损后足底感觉障碍所致,直接原因为外伤,皲裂后感染,多数与行走压力有关.我院对68例足底溃疡患者施行自我护理训练,并连续观察随访3年.

    作者:黄珍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及横纹肌的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合并恶性肿瘤,为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使本病达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笔者收集了1984年9月~1999年8月我院皮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现将其合并恶性肿瘤1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1例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又名大疱性鱼鳞病样角化过度症,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我们在临床上用阿维A(新体卡松)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继海;贾虹;赵春霞;曾学思;夏隆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蜱叮咬1例报告

    蜱属于节肢动物门、蛛行纲、寄螨目、蜱总科,分硬蜱和软蜱.常叮咬狗、牛、马,偶尔叮咬人.主要流行于美国、欧洲和澳州等地,国内亦有发现[1,4].四川地区目前少见报告.我科于1999年2月发现1例蜱叮咬人体并在体表寄生长达2月余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模桂;姚利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液化酚外用治疗尖锐湿疣52例

    我们自1996年~1998年12月用液化酚外涂治疗尖锐湿疣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婕;朱桂芝;肖春玲;李红;徐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药物所致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引起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1例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1例患者发病前均有药物史,临床上均有发热,全身性红斑,小脓疱.病理显示角层下脓疱.结论:药物是引起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药物以抗菌素和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发热和泛发小脓疱是该病的特点,根据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需与脓疱型银屑病等其它脓疱性疾病相鉴别.

    作者:李大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早期胎传梅毒2例

    近年来,梅毒患者呈上升趋势,胎传梅毒也时有发生,本性病中心女性门诊去年已发现两例女婴胎传梅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稳;孙杰;姜仁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66例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分析

    本文对66例淋病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刘经凤;艾学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

    尖锐湿疣(CA)的传统疗法尚不理想,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治疗方法着重于提高疣体内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以抑制病毒或上皮细胞增殖,疗效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所提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田洪青;张福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成年女性痤疮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的成功,国民经济形势大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美容化妆品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30~40岁的妇女来皮肤科门诊诊治痤疮,治疗上还非常顽固,她们患的是特殊类型的成年女性痤疮(acnein adult women);也有称成熟妇女痤疮(acne in mature woman)其中大部分患的是高雄激素性痤疮(acne in hyperandrogenism)也即多囊卵巢综合征性痤疮(acn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对于这些特殊类型痤疮的病人采用传统的痤疮治疗方法无效,需要采用特殊的治疗方法.下面仅就成年女性痤疮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虞瑞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WHO MDT方案加氟嗪酸治疗MB麻风10例观察

    我们于1993年起试用WHO MDT+氟嗪酸治疗10例MB麻风患者,现已进行疗后监测4年,报告如下.

    作者:邓德选;冯贵堂;张国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副猩红热52例临床分析

    副猩红热亦称Dukes病.以往对该病的报道不多.我科自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门诊共诊治该病5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李兴国;苏咸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脂溢性皮炎以红斑基础上的鳞屑性损害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头皮及躯干上部,也常累及外耳道及耳周.患病率在2%~5%之间,倾向慢生和复发,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来我们用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6例,并与脂溢性皮炎的疗法之一,即外用氢化可的松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刚;黄玉玲;汪杰;肖翠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皮肤及软组织严重感染1例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李×,女,13岁,因双小腿起黑褐色斑,触痛6天收入院.体检:体温37.5℃,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10 kPa;双小腿及足背可见对称性、形状不规则且界线清楚的黑褐色斑片,同时左髋部可见融合性黑色斑片,边界清楚.试验室检查:WBC23.6×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中毒颗粒.入院后创面加深为片状蜂窝状液化坏死灶,体温渐升到39℃以上.经多次细菌培养,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浅黄金色单胞菌等致病菌.病理诊断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创面经6次坏死组织清除,自体皮移植,应用抗生素,全身支持疗法等,住院74天治愈.

    作者:王华;赵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迪维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我所从1999年1月~3月采用0.025%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5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隋丽华;史月君;郭晨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00例尿道炎(宫颈炎)病原体检测临床分析

    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是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淋球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等病原所引起.我们对性病门诊400例尿道炎患者同时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G-双球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永光;刘瑞英;王奎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ondor氏病1例

    Mondor氏病(Mondor's disease)是好发于胸腹部,以皮下条索状硬结为特征的增殖性脉管炎,临床上罕见,现报道1例.

    作者:于秋明;杨同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94例鲜红斑痣疗效分析

    鲜红斑痣为一种先天的皮肤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在皮肤的浅层形成毛细血管丛,其发病率为0.3%,大部分发生面部和颈部,约85%的患者发生在单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容,疾病在出生时为淡红色斑,逐渐发展为暗红色斑或紫红色斑,部分可出现结节,在成人时皮损面积也增大[1].泵脉冲染料激光是第一个根据选择性光动力学原理制造的激光机,它可选择性的破坏毛细血管而不损坏周围的真皮和表皮.研究表明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有效和安全的[2].

    作者:王宏伟;王家璧;晋红中;文世骏;姜国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龟头皮角1例

    皮角系一常见皮损,通常见于暴光部位,发生于龟头的皮角罕见,至今国外文献报道不足100例[1],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敬;卢宪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