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陈云;郑家润;徐兰芳
Mondor氏病(Mondor's disease)是好发于胸腹部,以皮下条索状硬结为特征的增殖性脉管炎,临床上罕见,现报道1例.
作者:于秋明;杨同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我院收治了1例重度过敏性紫癜病人,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胜;杨永春;陈建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4~1997年,我中心门诊先后诊治维吾尔族性病患者136例,现对其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居来提;阿迪力;田晓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们自1996年~1998年12月用液化酚外涂治疗尖锐湿疣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婕;朱桂芝;肖春玲;李红;徐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高××,69岁,农民.20多年前在左前臂曲侧无明显诱因发生一淡红色丘疹,质硬,上有细小鳞屑,丘疹迅速增大隆起为半球状结节,中央有角栓,稍有痒感,长至桃核大后,生长缓慢,曾到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无明显疗效.因不影响劳动与生活,故未继续治疗.近3年来,结节表面角化明显,开始破溃,有白色分泌物并有异味,到当地医院诊断为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未作真菌培养),给予10%碘化钾,10 ml每日3次,口服1个月未见明显疗效.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李安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作者从1998年6月~1999年4月STD门诊中观察了353例NGU病人的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碧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光化性皮炎(CAD)不同时期皮损内浸润细胞免疫表型及Fas抗原在角朊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8例患者的早期皮损及9例患者的后期皮损内的真皮浸润细胞免疫表型;同时检测了表皮角朊细胞Fas的表达.结果:早期及后期皮损内浸润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CD3+),但早期与后期皮损内浸润T细胞的亚群分布不同,早期以Th/i细胞为主,而后期则是Tc/s细胞占多数.早、后期皮损角朊细胞均可表达Fas抗原,尤其后期皮损明显,显著高于早期皮损组.结论:CAD皮损早期以Th/i细胞为主,而后期则转变为以Tc/s细胞占优势,可能是导致皮肤炎症的抑制以及皮疹由急性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Fas介导的角朊细胞凋亡可能与CAD皮损的发生、转化有关.
作者:周晓鸿;冒长峙;危群;李学平;张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梅毒患者呈上升趋势,胎传梅毒也时有发生,本性病中心女性门诊去年已发现两例女婴胎传梅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稳;孙杰;姜仁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所自1996年以来,采用额部旋转皮瓣修复内眦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取得医患双方均很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树平;马宏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A)的传统疗法尚不理想,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治疗方法着重于提高疣体内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以抑制病毒或上皮细胞增殖,疗效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所提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田洪青;张福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白癜风为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对某些类型疗效不甚满意,1985年国外学者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获得成功,表明黑素细胞可以通过表皮移植到白斑处,我科自1995年11月~1999年4月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病人112例(487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甫;郭丹;党莹;孔丽;杨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疆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决策部门制定梅毒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1998年新疆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2.17/10万上升到1998年的5.23/10万;(2)梅毒主要在南疆地区流行,其流行范围呈增大趋势;(3)梅毒构成以隐性及一、二期为主;(4)20~39岁组人群梅毒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5)在传染途径上非婚性接触占较高比例,为79.88%;(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我区梅毒流行仍呈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居来提;田晓波;古海尔;阿迪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好发生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明,是该病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分子免疫学角度,就以下几方面对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作者:王亮春;赵天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皮肤病中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湿疹、带状疱疹等多可辨证为湿热证,现代医学常用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高;而传统医学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常获得较好疗效.本研究采用清利饮作为研究清热利湿法的突破口,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疗效,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扩充了传统的皮肤病湿热证的范围,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翠娥;杜锡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毛囊角化病又称达里埃病.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临床较为罕见.我科见到一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辉;费涛;杨翔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整分枝杆菌及其有关抗原成分的抗体.方法:用整分枝杆菌及其有关组分做抗原,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有否相关抗体的存在,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受检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很高水平的抗受试的分枝杆菌及其有关抗原组分LAM-B的抗体,而且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间统计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很高水平的抗整分枝杆菌及LAM-B抗体.
作者:吴勤学;陈小红;张良芬;尹跃平;靳培英;邵长庚;刘训荃;常宝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足底溃疡是麻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足部畸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30%.临床观察表明,麻风患者足部一旦发生溃疡,初期是反复发作,后来便经久不愈,产生更多的溃疡或并发骨髓炎.长期以来,足底溃疡是麻风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用通常的外伤处理办法收效甚微.国外曾报道足部溃疡的治疗原则是安静休养,尽可能使患肢得到休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麻风患者大多为农民,要使其安静休养不太可能.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护办法,从1990年起,我们选择284例患者开展了以使用防护鞋为主的足底溃疡防护研究,现将6年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献军;夏远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皮角系一常见皮损,通常见于暴光部位,发生于龟头的皮角罕见,至今国外文献报道不足100例[1],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敬;卢宪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且难治愈性皮肤病,针对其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笔者采用中药组方制成冲剂.(已注册命名为白癜风冲剂),治疗患者183例,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中华;董玉池;燕霞;朱新凤;董艳霞;桑智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对66例淋病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刘经凤;艾学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