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李峰;张良文;杨扬;朱树干
食管异物如未及时就诊,继续进食或因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损伤性食管炎、食管周围炎、食管穿孔、颈间隙感染、纵隔感染或大血管破溃等并发症文献报道较多,气管食管瘘[1]、颈部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2-4]等并发症较少见,而并发气胸者国内外文献罕见报道[5-7]。2014年5月,我们收治食管异物并发气胸患者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兆生;许振跃;沈伟林;黄前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拟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58例(58眼)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完成 OSDI、睑缘形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泪河检查、睑板腺脂质分泌、泪液分泌功能等检查。结果相比术前,术后患眼的 OSDI 评分明显上升,睑缘形态明显变差。相比术前,睑板腺脂质分泌在术后1个月时无变化,而3个月时明显变差。术后 BUT 一直在下降。但是,角膜上皮点状染色、泪液分泌功能以及泪河术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白内障手术可以诱发或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
作者:刘钊;吴昌睿;高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也称为鼻-鼻窦炎。症状超过12周的为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双侧或局部突起,并引起相应症状者。鼻窦炎中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并不少见。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窦开放术时,需行鼻中隔矫正的不在少数;通常是在开放鼻窦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伴有下鼻甲肥大的行下鼻甲的骨折外移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骨部分切除术。传统使用凡士林纱条或高分子膨胀海绵进行鼻腔填塞,术后患者痛苦较大,多有溢泪、睡眠质量差、耳闷,鼻腔分泌物多、鼻窦术腔上皮化缓慢,用药时间长,鼻腔易发生粘连。我科近年来采用连续 Z 型缝合及鼻腔可吸收材料填塞,缩短了术腔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鼻阻、睡眠障碍及头痛等不适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旗;马攀;王会会;刘晓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干眼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控制稳定组(70例)和血糖控制不佳组(70例),分别问询干眼症状并测定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对两组干眼症状和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老年患者及男性患者干眼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稳定组。两组泪膜功能检查:血糖控制不佳组老年男性及女性患者与血糖控制稳定组相比,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青年患者的 SIt、BU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亚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别(P >0.05)。HbA1c 水平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状发生率呈正相关,与 SIt、BUT 结果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 HbA1c 水平与干眼相关,控制其 HbA1c 水平有助于改善干眼症状。
作者:王露萍;吴欣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6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原因。结果1063例气管切开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2.73%,包括出血13例(1.22%),气管套管脱管6例(0.56%),皮下气肿4例(0.38%),术中窒息2例(0.188%),纵膈气肿1例(0.094%),麻醉药物过敏1例(0.094%),气管食管裂伤1例(0.094%),死亡1例(0.094%),原因为术中产生气胸。结论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具有多样性,原因复杂。
作者:王俊喜;喻国冻;陈乾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进入外耳道引起皮肤感染,有时伴有细菌混合感染,常见致病菌以曲霉菌、青霉菌、念珠菌等多见,以空气传播和自体接种为感染方式,夏季为多发期,发病率偏高,在气候潮湿、湿暖地带多发。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我们采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制霉菌素片混合制剂纱条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5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朱江彬;孙秀芹;南兵卫;郝宗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男,51岁,2015年5月17日入院,患者7 d 前误食鱼骨头后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可进流食,一直未予诊治,5 d 后出现高热、吞咽疼痛加重而于28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行食管钡餐检查,结果示:“食管颈段异物,考虑局部食管溃疡形成,请结合临床”(图1)。随即行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异物未能取出,遂转来我科,我科门诊医师以“食管异物、食管穿孔”收入院。
作者:王霞;许尧生;王庆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耳后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耳鸣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第一种方法为营养神经、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的药物静脉滴注,另一方法为2%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耳后注射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第一种方法治疗。一个疗程时间均为14 d,全部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55.56%,3个月后随访,分别为82.22%和55.11%,两次统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2%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耳后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有确切疗效,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狄国华;刘俊茹;赵延祥;高英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预防性缝扎”是外科手术中比较有效、可靠的止血方式。一般的扁桃体手术都是先切除扁桃体,再止血。但是扁桃体下极的出血,再合并小颌、肥胖等特殊口腔结构的患者,会给止血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应用“预防性缝扎法”,并配合电刀应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止血效果良好,且预防了术后出血,报道如下。
作者:董世亮;战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并了解其与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的相关性,探讨其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实验组)及20例鼻咽炎(对照组)中的 EGFL7的表达;用 CD31抗体及 D2-40抗体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 MVD 及 LVD,并分析 EGFL7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及 MVD、LVD 三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EGFL7的表达,但实验组中 EGFL7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中 EGFL7的表达与 MVD 呈正相关,但与 LVD 相关性不明显;实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的 LVD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 <0.05);实验组中 EGFL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EB 病毒抗体无相关性(P >0.05),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结论EGFL7并不像 VEGF 家族对血管、淋巴管均有双重作用,它仅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及鼻咽癌细胞中。EGFL7与鼻咽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它可能成为反映鼻咽癌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赵燕恋;卢永田;杨继红;张娟;苗芳芳;李洁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中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解剖学定位。方法对12具(24侧)成人尸头的泪囊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位置进行解剖学测量,为62例(85侧)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解剖学测量结果提示,15侧(62.5%)泪囊上界位于中鼻甲腋上方,9侧(37.5%)泪囊上界位于中鼻甲腋下方。临床结果:62例(85侧)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50例(70侧,82.3%),好转8例(9侧,10.6%),无效4例(6侧,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以中鼻甲腋前上0.7 cm 为上界,腋前下0.3 cm 为下界,钩突前缘向上延线为泪囊后界定位泪囊进行鼻腔泪囊造口为较佳选择。
作者:王刚;胡金旺;陶伟;吴长松;卫平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男,26岁。2015年3月18日无意中被玩具激光枪照射右眼后,自觉视物模糊2 d 来我院就诊。既往双眼视力正常,无眼病、眼外伤及全身其他病史。
作者:毕晓达;樊旭;周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2000例的病历资料,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就诊情况、常见异物种类、发生部位、影像学检查、麻醉方式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概况。结果2000例中,72.5%的患儿年龄1~3岁,82.5%异物种类以植物性为主,52.4%异物发生在右侧主支气管,98.7%的三维重建 CT 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胸部 X 线的82.0%(P <0.01)。经过手术治疗,治愈1985例,死亡15例。治愈中9例经局麻下取出异物,其余1976例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术取出。结论快速诊断,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气管异物的误诊率及死亡率。
作者:高滢;王正辉;常会敏;吴彩芹;寇晓会;许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顽固性脑脊液耳漏手术治疗的技巧和策略。方法采用颞下中颅底-乳突后联合入路,对11例颅脑外伤后中颅窝底缺损所致脑脊液耳漏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施行手术修补。结果①无需行乳突探查5例。因乳突为粉碎性骨折,在取下骨瓣前先行钛板固定2例。另外4例乳突粉碎骨折严重,术中将事先收集的颅骨碎屑回植到乳突缺损内,取头长肌加生物胶加固;②术中发现有颅底广泛骨质缺损6例,脑组织疝入缺损中或乳突黏膜暴露广泛;③修补探查过程发现听骨链完整者3例,缺失2例,部分听小骨(锤骨)缺失2例,术中未探查听骨链者4例。术后随访2~11年,无复发。结论①当合并复杂性骨折时,通过幕上幕下联合,经颞下中颅底-乳突后联合入路,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不稳定骨折累及乳突的患者;②对颅底骨折复杂而听力完全丧失的脑脊液耳漏患者,除了封闭外耳道外,尚需进行鼓室及咽鼓管填塞封闭,以防止假鼻漏的情况发生;③颈内动脉岩段与鼓室及咽鼓管关系密切,脑脊液耳漏修补手术中应避免手术误伤或骨折片意外伤及颈内动脉。
作者:张斌;李峰;张良文;杨扬;朱树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耳后带蒂筋膜-颞肌瓣在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中乳突腔填塞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渗液不干耳患者20例(20耳),行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RM)10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伴乳突填塞术(CWDM)10例。CWDM 均采用耳后带蒂筋膜-颞肌瓣乳突腔填塞。结果术后均随访2年,RM 干耳时间平均(58.4±4.45)d,复诊次数平均(17.1±2.33)次,持续不干耳1例。CWDM 干耳时间平均(29.6±2.37)d,复诊次数平均(6.1±1.52)次,无不干耳及术后复发。两组比较,CWDM 干耳时间短、复诊次数少(P <0.001)。结论CWDM 干耳时间、复诊次数、术后复发等指标均优于 RM,采用带蒂筋膜-颞肌瓣乳突腔填塞效果良好。
作者:李东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 MSCT 影像三维多模态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应用双阈值重建技术显示耳蜗、前庭、半规管的膜性立体结构及听小骨,颞骨透明成像,逐一融合显示听小骨、内耳与颞骨的关系;②面神经曲面重建显示面神经的走行,观察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外耳道后壁、鼓索神经等邻近结构的关系;③双斜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测量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距离。结果该组83例,内耳畸形11例中 Mondini 畸形2例、半规管畸形2例、共同腔畸形2例、内听道狭窄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4例。正常结构耳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距离左侧(0.270±0.057)cm,右侧(0.280±0.068)cm。术后复查5例,清晰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结论多模态重建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中耳和内耳解剖的需要,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可应用于术后复查植入电极的位置。
作者:王一红;李瑞玉;陈彩龙;王晓燕;林美福;周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在婴幼儿喉内型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实施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由于喉内型甲状舌管囊肿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婴幼儿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讨论。结果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1年呼吸道梗阻消失,未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喉内型甲舌囊肿切除术时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苗刚勇;肖旭平;谭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薄层 CT 扫描诊断颈段食管异物作为佳检查及确定异物部位的手段,据其采取相应不同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颈段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明确异物史,表现为异物感、吞咽梗阻感和疼痛;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X 线或高分辨率 CT 扫描,确定异物部位,并根据异物所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通过全身麻醉下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68例,表面麻醉下经胃镜取出60例,颈段食管鱼骨患者从就诊始12 h 后影像学检查异物及症状消失而未做治疗29例,经颈侧切开取出异物10例,食管硬币患儿在无麻状态下应用16号 Foley 导尿管经口取出12例。结论饮食过急或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食管异物的主要原因,明确诊断颈段食管异物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评估异物对机体损伤的程度,及时有效治疗,是治疗颈段食管异物及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永团;修海波;王宁宁;辛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广域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3)探讨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分级方法。方法对1021例顺产足月新生儿(2042眼)出生3 d 内进行 Retcam-3眼底照相,初次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者分别于3、4、6周后复查眼底。根据视网膜出血位置和黄斑出血程度对视网膜出血进行分级,提出 Retcam-3检查视网膜出血的分级标准,分析视网膜出血与第二产程的关系。结果1021例新生儿中,165例(17.14%)发生视网膜出血。其中,Ⅰ级出血155例,占16.16%;Ⅱ级出血9例,占0.88%;Ⅲ级出血1例,占0.01%。无视网膜出血新生儿的第二产程时间为(49.81±5.3)min,视网膜出血患儿的第二产程时间为(51.13±6.12)min,视网膜出血患儿第二产程时间较无出血患儿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839,P =0.005)。结论根据 Retcam-3检查将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分为三级:Ⅰ级为浅层视网膜出血不包括黄斑部,3周内吸收;Ⅱ级为浅层视网膜出血包括黄斑部,6周内吸收;Ⅲ级为浓厚视网膜前出血遮盖黄斑部,吸收时间超过6周。第二产程延长是导致视网膜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
作者:王雅丛;耿韶辉;李艳涛;王玉芳;张红;张婷婷;张佳佳;张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的声门上区喉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3例声门上区喉淀粉样变患者行喉显微镜下 CO2激光辅助喉部病变切除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经喉显微镜 CO2激光手术治愈,术后随访1~2年,未复发。结论喉淀粉样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病理切片刚果红染色阳性可确诊本病;喉显微镜 CO2激光手术是有效的喉淀粉样变治疗手段。
作者:陈乌娜;高兴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