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华;章振林
目的 观察不同能量和不同营养结构饮食对雌性大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不同能量(实验一:限制能量与正常能量)和不同营养结构(实验二:高脂、高糖、高蛋白与正常)饲料喂养大鼠,观察大鼠体重、进食量、阴道开口日龄,予阴道开口日处死大鼠,称重子宫、卵巢、双肾周脂肪组织,测定血清瘦素、胃促生长素(ghrelin)、胰岛告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浓度.结果 阴道开口日龄限制组比埘照组明显延迟(P<0.01);限制组阴道开口时体重、子宫重量、子宫指数、每日热卡摄入量、瘦素、ghr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GF-Ⅰ水平无差异.高脂组、高糖组、高蛋白组的阴道开口日龄均比对照组明显延迟(P<0.01);高脂组、高糖组发育时体重、双肾周脂肪重量高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每日热卡摄入量高糖组高,高蛋白组低;血清瘦素水平高脂组高,高蛋白组低;ghrelin水平高糖组高,高蛋白组低;IGF-Ⅰ水平、子官指数组间比较均无显著件差异.结论 雌性大鼠正常青春期的启动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结构均衡的饮食,低能量、高脂肪、高糖、高蛋白的饮食均会延迟雌性大鼠青春期的启动.
作者:周宝旺;倪继红;严肃;刘祺;王伟;王德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碘摄入量人群非毒性甲状腺肿(甲肿)和非毒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方法 2004年对盘山(长期轻度碘缺乏)、彰武(碘缺乏基础上补碘至碘超足量)和黄骅(长期碘过量)社区于1999年参加本课题组流行病学研究并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的人群(3 385人)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随访调查.结果 (1)盘山、彰武和黄骅社区弥漫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4.4%和6.9%,盘山和黄骅均显著高于彰武(均P<0.01);结节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0%、2.4%和0.8%,盘山的发病率高(P<0.01).(2)三社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0%、5.7%和5.6%,多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1.2%和1.0%.(3)基础碘缺乏、碘过量、甲状腺自身抗体(thyroid autoantibody,TAA)阳性是甲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彰武初访时TAA阳性人群非毒性甲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AA阴性人群(P<0.01),盘山和黄骅无显著差异.(5)三社区非毒性弥漫型甲肿维持人群和黄骅非毒性结节型甲肿维持人群随访前后TAA阳性率均高于同社区正常人群(P<0.05).结论 碘缺乏和碘过量均有可能使甲肿的发病率增加.碘缺乏社区结节型甲肿高发,弥漫型甲肿是碘过量社区甲肿发牛的主要形式.甲状腺自身免疫与甲肿的发生和维持相关,这种相关性在历史上为碘缺乏而后过度补碘的社区更明显.
作者:于晓会;范晨玲;单忠艳;滕晓春;滕笛;关海霞;李玉姝;崇巍;杨帆;戴红;何力;高庆军;于扬;李佳;陈彦彦;赵冬;毛金媛;谷晓岚;杨榕;姜雅秋;李晨阳;滕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可引发机体的钠水潴留,血管活性物质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加重各脏器的损害,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高原现场救治过程中应加强电解质的监测.
作者:郑必海;李素芝;李殉;黄跃;闫春城;郑建保;周晓波;谢小棉;孙泽平;李尚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放射性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疗效及其主要预后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枪索了5个数据库.检出有关放射性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疗效及其预后因素的文献,从中提取与131Ⅰ治疗及主要预后因素有关的患者的5年和(或)10年生存率,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回顾性队列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接受131Ⅰ治疗与未接受131Ⅰ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9%和27.1%.二组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8%和12.2%,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肺转移患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合并多处转移的患者(P<0.01);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P=0.01)及10年生存率(P=0.002);男性与女性患者的5年及10年牛存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 131Ⅰ治疗能明显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转移范围和组织学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两个重要预后因素;患者的预后不受性别的影响.
作者:牟达;马晓娟;李素平;匡安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较少见,其骨髓细胞学变化的报告甚少,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女性,49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髂部等处疼痛不适,活动后加剧.
作者:朱蕾;卢兴国;张晓红;徐根波;赵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以高糖高脂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结果发现叉头转录因子(Fox01)[细胞核内(15.00+1.15 vs 6.45±0.62)%,P<0.05]、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23.73±1.48vs 6.30±2.20)%,P<0.01]在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表达和β细胞凋亡率[(22.29±1.84 vs 6.25±2.42)%,P<0.01]均高于正常大鼠;并且Fox01(核内)与caspase-3高表达的胰岛细胞正是发生凋亡的胰岛细胞.因此,Fox01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陈丹燕;邓华聪;南静;冯正平;刘强;秦登优;周恒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报道一例垂体柄中断合并垂体多激素缺乏、包括经低血糖刺激试验发现生长激素缺乏、但表现为持续增高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发现,此种非生长激素依赖的身高生长一般有垂体其他激素尤其是促性腺激素缺乏、骨骺未闭合为基础条件.
作者:尹卓娜;金文胜;许卫国;邓爱民;赵霞;宋丹丹;张松;刘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观察22例Graves病患者131Ⅰ治疗前后甲状腺细胞Fas、FasL、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显示,131Ⅰ可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这3种蛋白,单位甲状腺组织131Ⅰ治疗剂量与治疗后Fas、FasL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9和0.77),与Bcl-2无相关性,甲减的早期发生与Fas、FasL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冯小妍;李险峰;刘建中;赵德善;张承刚;李思进;蔡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中国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降糖达标的现状,评价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一天一次的优化降糖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54家医院通过义诊调查门诊口服药治疗(3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评估HbA1c≤6.5%的达标率;对未达标患者入组优化治疗,即采用一天一次的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替换每日多次服用的促分泌药物(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血糖控制现状调查显示,5 58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为(7.97±2.89)%,达标率为14.1%.1 721例未达标的患者进行优化治疗后,HbA1c从优化前(8.23±4.00)%降为(6.86±2.24)%,平均值下降1.37%(P<0.001),达标率提高为34.1%;空腹血糖从(8.87±4.65)mmol/L下降为(7.13±5.82)mmol/L;餐后2 h血糖从(12.50±4.00)mmoL/L下降为(8.96±3.61)mmol/L;仅有2.6%的患者报告可疑低血糖发生.结论 目前中国门诊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采用每日一次的格列齐特缓释片优化治疗方案,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提高HbA1c达标率,对于优化2型糖尿病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振芳;郭晓蕙;高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早产的定义为在妊娠37周或之前分娩,是围产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医界各科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早产率在过去二十年中仍持续上升.
作者:郑宏志;单忠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第三届国际研讨会同顾了上届(2002)会议以来关于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由各与会团体代表组成的PHPT专题绀提出关于诊断、内外科治疗和术前影像检查等问题,分别交由四个独立的专题组论.
作者:岳华;章振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检测7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变化的反应及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餐后血糖增加值<2.5 mmol/L组与≥2.5 mmoL/L组相比,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后者(P<0.05);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相比,餐后胰高血糖素增加值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变化反应性下降与血糖和血压升高有关.
作者:朱惠;陆颖理;张惠新;夏芳珍;顾婷;陈奕;叶婷婷;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主要以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伴有多毛、黑棘皮、牙发育舁常、松果体增生、指甲肥厚、生殖器肥大、腹部膨隆等[1].
作者:蒋怡然;王卫庆;崔斌;宁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乙酰化的低密度脂蛋白(AcLD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亲脂素(adipophilin)表达的影响及亲脂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cLDL摄取及脂质集聚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AcLDL干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应用Northern印迹及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AcLDL对亲脂素表达的影响;以RNA干扰技术、流式细胞仪、酶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亲脂素对HVSMCs的脂质集聚及AcLDL摄取的影响.结果 AcLDL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HVSMCs的亲脂素的表达,沉默亲脂素基因使HVSMCs对AcLDL的摄取(降低38.7%,P<0.05)和脂质集聚能力下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别下降30.6%和29.8%,均P<0.01).结论 亲脂素促进HVSMCs摄取AcLDL,增加HVSMCs脂质集聚,这可能是亲脂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凤玲;杨志红;王宣春;刘瑜;周闻白;宋晓艳;沈烨;牟波;胡仁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可提高体外原代培养的人网膜和皮下前脂肪细胞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和蛋白分泌.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相比,RAS阻断剂对网膜来源的细胞具有更强的作用,提示其在以腹型肥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干预方面可能具有较大潜力.
作者:雒瑢;田凤石;吴岩;班东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水平和甲状腺体积等相关因素对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71例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正规治疗(2.8±1.4)年后停药,随访(22±6.0)个月.对停药后复发与未复发组的年龄、性别及停药时的TSAb活性、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比较.应用表达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人胚肾(HEK-hTSHR)细胞测定TSAb活性.结果 71例患者随访期间有11例(15.5%)复发,治疗停药时TSAb阳性患者复发率(42.9%,6/14)显著高于阴性患者(8.8%,5/57,X2=9.97,P<0.01).停药时甲状腺正常体积、Ⅰ度肿大、Ⅱ度肿大复发比率分别为6.25%、12.2%、35.7%.复发组患者停药时TSAb活性、阳性率以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或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终止时TSAb活性和甲状腺大小是Graves病停药后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
作者:兰玲;滕卫平;施秉银;刘星君;李昊;刘娟;吴晓燕;徐利;王芳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旨在探讨不同碘负荷状态下钠碘转运体(NIS)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在甲状腺自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取断乳1月龄的Babl/c小鼠按碘摄入量不同分为低碘绀、正常碘组、5倍碘组、10倍碘组和50倍碘组,饲养3个月、6个月后处死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NI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状腺组织碘含量,采用竞争结合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甲状腺组织激素水平.结果 与正常碘组比较.各月龄低碘组小鼠NI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NIS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具有运碘功能,甲状腺摄碘功能增强,但长期严重碘缺乏终导致甲状腺组织中碘含量和甲状腺组织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各高碘组NIS mRNA和蛋白表达有所下降,呈现随碘摄入量增加表达逐渐减低的趋势,且NIS主要分布于胞浆内,不具备跨膜转运碘的能力.甲状腺摄碘能力显著下降,甲状腺组织中碘含量虽有所升高,但小与碘摄人成平行关系.结论 不同碘负荷状态下 NIS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发生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水平,NIS基因表达及其活性的调节是机体适应低碘、耐受高碘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是甲状腺自身调节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琨;林来祥;孙毅娜;叶艳;张璐;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自身免疫疾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免疫调节基因和甲状腺特异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顾丽群;赵咏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转基因小鼠分离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与小鼠自身T细胞共同培养,结果甲状腺细胞未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相反,促进了自身CD4+T细胞凋亡.
作者:李玉姝;于晓会;滕晓春;关海霞;范晨玲;单忠艳;滕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