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林
目的 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护理达到提高多功能脏器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66例患者采用CVVH、CVVHD、CVVHDF.结果 66例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均延长生命.其中,好转55例,占80%,病死11例,占20%.结论 做到细致、认真的观察和护理;缓慢、均匀的超滤;及时、及早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降低多功能脏器病死的保障.
作者:杨扬;李龙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在药物诱导下经食管高频刺激左心房建立兔急性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对照组一(n=15)、对照组二(n=15).对照组一经耳缘静脉持续泵入混合药物(2g/L氯乙酰胆碱56ml、去乙酰毛花苷2ml、异丙肾上腺素2ml),经食管置入电极(冠状窦10极电极)但不予Burst刺激.对照组二单纯经食管电极给予左心房Burst刺激.实验组通过耳缘静脉持续泵入混合药物,并经食管电极Burst刺激左心房建立兔急性房颤模型.根据心室率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当心室率控制为基础心室率1/3时,经食管电极行S1S11000次/min的Burst刺激,观察房颤情况,将>30min的房颤视为诱发成功.统计食管电极深度及诱发房颤时药物浓度,监测房颤发生情况、持续时间、房颤前后心室率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变化.结果 实验组15只兔中11只成功诱发出持续时间>30min的房颤,诱发率73%;两对照组均未诱发出房颤.房颤持续时间(44±10)min,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时心室率(133±7)次/min明显快于Burst刺激诱发前(经静脉应用混合药物将心室率控制于基础心室率1/3,未行Burst刺激前)心室率(109±5)次/min,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后AERP(75±8)ms明显短于基础(未应用药物时测定)AERP(116±8)ms,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诱发房颤混合药物剂量(18.6±1.7)ml/h,食管电极深度(16.8±0.5)cm.结论 经静脉持续泵入混合药物(2g/L乙酰胆碱56ml、去乙酰毛花苷2ml、异丙肾上腺素2ml),并结合食管电极给予左心房Burst刺激方法构建兔急性房颤模型成本低、诱发率高、重复性好、创伤小、建模周期短、操作简单,运用微创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
作者:张荣君;黄卫斌;李源;李煜;林晨晖;戴增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留置针采用不同的方法封管,应用循证护理探讨佳方法.方法 实验组封管过程中先将头皮针推出3/4再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后夹管.对照组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后夹管.比较两组肝素帽内残留液体.结果 试验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1例.对照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的封管方法有利于将留置针冲洗彻底,减少肝素帽内残余药液带来的感染.
作者:黄凌;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本文从尿毒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对尿毒症患者的心理辅导方法,期望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优势,提高尿毒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诊治效果.
作者:康乃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难治性ITP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给予环孢素A 3~4mg/kg·d,分2~3次口服,维持量泼尼松5~10mg/d,口服,联合治疗4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显效例5(25%),良效8例(40%),进步3例(15%),无效例4(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桂香;张静;张登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结果 本组71例病人中经盆底康复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通过盆底肌力测试,平均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其中有65例患者尿失禁症状消失,治愈率91.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不失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11月的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历170份,对使用药物的品种、疗程、联合用药及合理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使用多的药物是抗生素,抗生素品种达26种之多,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中一联用药有93例,占60.75%;二联用药有82例,占53.33%;三联用药有32例,占7.62%;四联用药有3例,占3.10%;疗程长为31d.结论 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需要优化.
作者:陈汉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62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完全恢复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完全恢复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70.97%.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使重残、病死率减低,后遗症减少.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进行高压氧治疗.
作者:吴洪财;盛晓;黑君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脊柱骨折、四肢骨折、断肢(指、趾)再植术后、脑外伤后、脑卒中偏瘫后等患者的功能康复时间长,常需要护士及家属的协助进行较长时间的被动功能锻炼,由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功能的恢复是各种疾病治疗护理后的终目的,及时适当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达到好的社会功能.因此,我们研制出一种四肢多功能康复训练器,2008年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病人至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连英;蒋旭萍;张小英;谢可萍;周建国;赵剑洁;陈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加强围手术期的宣教、治疗、护理等相应措施.结果 100例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通过预防和治疗、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刘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血管紧张素Ⅱ影响着肾脏内的血流动力学,还可促使肾脏固有细胞表达各种致炎因子及细胞生长因子,本文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脏中的分布和作用,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的新进展.
作者:周飞;钟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3例气管异物小儿,采取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麻醉相结合,以支气管镜侧孔供氧,以保证患儿充分通气、供氧,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结果 所有患儿均安全完成手术,未发现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麻醉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段小素;孙麦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原因、分型及处理.方法 对我院2001年-2010年施行的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4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移植物释放定位成功后进行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术后行螺旋三维CT,分别评估内漏的来源及量的多少,决定内漏的处理.结果 6例近端内漏中,3例少量近端内漏未处理,随访后复查内漏消失,2例多量内漏经球囊充分扩张,1例附加延伸移植物将内漏封闭.2例远端内漏均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后内漏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 通过术前的准确评估、腔内移植物的正确选择、移植物设计的改进、手术者的经验提高可以降低EVGE术后内漏的发生率.
作者:孙玉桂;黄保堂;于晋;庄敏彦;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对本病的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发现存在的误区,进行纠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结果 9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结论 糖尿病患者对于放在治疗首位的健康教育没有足够重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自觉地进行自身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方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建设,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动向.采用归纳法和实际工作论证法,对宿迁市宿城区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论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居于不荣忽略的地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作者:陈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的所有患者均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磺脲类与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后,按照贯序法81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卡托普利加氨氯地平治疗,并与单独使用卡托普利、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96.3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三组在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史云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 112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58例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安全、有效.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清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间门诊就诊和健康体检者中,抽取患及未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各86例,分析其与年龄、腰围(WI)、体重指数(BMI)、血压、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GLU)、尿酸(UA)之间的关系.结果 NAFLD组有较高的ALT、TG、LDL-C、GLU、UA水平,与非NAF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BMI、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与脂肪肝关系密切,OR分别为7.795(P<0.01)、5.782(P<0.01)、1.673(P<0.05)、3.575(P<0.01)、3.871(P<0.01)、2.396(P<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张洪霞;张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单腔腹腔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每日腹水引流.结果 35例置管成功,置管深度8~12cm,每日放腹水量1000~2500ml,留置时间5~7d,无脱管及感染.结论 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能均匀地呈梯度连续性降低腹压,减少引流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感染几率小,安全,减轻患者痛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 280例5~66岁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40例,西医治疗组140例,观察两组病例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68例,好转10例,治愈率44.29%.西医治疗组痊愈33例,显效59例,好转48例,治愈率23.57%.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傅云朝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