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病历资料.结果 抢救成功51例,24h内死亡5例.结论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复杂,必须及早诊断,正确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任雪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佳时机及进行手术的有效方式.方法 回顾我院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痊愈74例,死亡6例,治愈率达92.5%.结论 该术式对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有确切的疗效,掌握好手术时机及要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平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探讨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的方法,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和医护配合能力.对护士CRP的理论与技能进行了总结.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RP操作技术,密切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爱文;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本文从尿毒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对尿毒症患者的心理辅导方法,期望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优势,提高尿毒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诊治效果.
作者:康乃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方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建设,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动向.采用归纳法和实际工作论证法,对宿迁市宿城区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论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居于不荣忽略的地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作者:陈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芦荟配合山莨菪碱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静脉炎的病人采用芦荟配合山莨菪碱治疗.患者静脉穿刺后将新鲜芦荟叶片在穿刺点上方2 cm处开始外敷,剖开外敷的芦荟大小为长15~20cm、宽6~8cm、厚0.5cm,纱布覆盖后用保鲜膜和胶布固定,2 h更换1次,直至治疗结束.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处不予芦荟外敷,只用传统的硫酸镁湿热敷.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50%、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同治疗组合模式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静脉炎在第3d和第7d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30 min、第3d、7d时间段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山莨菪碱配合新鲜芦荟叶片外敷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粟崇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间门诊就诊和健康体检者中,抽取患及未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各86例,分析其与年龄、腰围(WI)、体重指数(BMI)、血压、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GLU)、尿酸(UA)之间的关系.结果 NAFLD组有较高的ALT、TG、LDL-C、GLU、UA水平,与非NAF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BMI、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与脂肪肝关系密切,OR分别为7.795(P<0.01)、5.782(P<0.01)、1.673(P<0.05)、3.575(P<0.01)、3.871(P<0.01)、2.396(P<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张洪霞;张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PE)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窦性心动过速5例占17%,ST-T改变4例占14%,房性期前收缩2例占7%,SⅠQⅢTⅢ征4例占14%,心房颤动2例占7%,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7%,室性期前收缩1例占3%,电轴右偏3例占11%,肢导低电压2例占7%,顺钟向转位1例占3%,肺型P波2例占7%.结论 急性PE时心电图改变多为一过性,应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有帮助.
作者:李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患者自我效能感培养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利用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利用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在入院15d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再次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初期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5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SD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李秀珍;马丽敏;孙玉杰;孟宪春;苏立新;刘丽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留置针采用不同的方法封管,应用循证护理探讨佳方法.方法 实验组封管过程中先将头皮针推出3/4再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后夹管.对照组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后夹管.比较两组肝素帽内残留液体.结果 试验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1例.对照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的封管方法有利于将留置针冲洗彻底,减少肝素帽内残余药液带来的感染.
作者:黄凌;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患者的个体需求差异,实施生理、心理及环境的舒适护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便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积极配合,明显降低了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使患者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贺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对比全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经济成本.方法 70例中AECOPD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34例)和全身应用组(38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3mg/d(1mg/次,次/8h),后改为2mg/d(1mg/次,次/12h)共15d;和甲泼尼龙静滴第1~3d,40mg/d,第4d开始口服泼尼松30mg/d,然后每3d减10mg,减至10mg后每3d减5mg至停药,共15d.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5d后动脉血气PaO2和PaCO2;FEV1、FEV1/FVC,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经济成本.结果 治疗后15d FEV1、FEV1/FVC 雾化吸入组和静脉应用组分别上升了6.72%和8.30%(P<0.05),PaO2分别上升7.0mmHg和8.0mmHg,PaCO2分别下降7.3mmHg和8.1mmHg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不良反应雾化吸入组主要为声嘶,全身应用组为血糖升高及消化道出血.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成本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与全身应用甲泼尼龙疗效一致,全身不良反应轻,短期治疗费用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艳飞;薛燕;王红燕;何新霞;崔朝勃;肖荷妹;李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首剂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早餐前服药,2周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为2.5~10.0mg,疗程3个月,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月后,140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显效率80.7%,有效率19.3%,总有效率100%.2例出现头痛、1例踝部水肿、3例面部潮红,均能耐受,2周后症状消失均不影响治疗.140例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傅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采用国产DES治疗38例分叉病变,观察即刻效果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共38例、45处病变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结果 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冠脉造影显示,按照Lefevre等分叉病变分型标准45处病变均为Ⅰ型,即为真性分叉病变,主干与分支开口均有狭窄,而且分支开口于病变段.45处病变均成功进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植入术.结论 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具有卓越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近期疗效,国产药物支架较进口支架价格低,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晓利;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单腔腹腔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每日腹水引流.结果 35例置管成功,置管深度8~12cm,每日放腹水量1000~2500ml,留置时间5~7d,无脱管及感染.结论 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能均匀地呈梯度连续性降低腹压,减少引流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感染几率小,安全,减轻患者痛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 采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下切开乳头取石.结果 40例患者成功取石36例,1例2次成功.结论 此方法取石风险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作者:卜红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发病极为凶险的脑卒中类型,大多数患者于发病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出现意识障碍,且常常持续7d左右的时间,尤以发病3~5d为严重.而因ICH死亡的患者大多数是发生在意识障碍期间.因此,加强意识障碍期间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ICH病死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意识障碍期间ICH治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刘金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 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例行介入治疗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应用IABP 治疗时间1~7d,平均(2.25±1.40)d.应用IABP 治疗后血压均明显增高(P<0.05),心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增加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宋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探讨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变化,分析这些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自2010年到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7例(观察组)及健康体检患者60例(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观察期颈动脉硬化斑块状态,同时对两组患者的CRP、LDL/HDL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67例观察组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患者57例,检出率达85.1%,60例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患者11例,检出率达18.3%,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表明,颈动脉斑块通常位于同一侧,且以通常位于颈动脉分叉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RP、LDL水平较高,HDL的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CRP与LDL/HDL水平相互关联,共同影响脑梗死的形成,反应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对于脑梗死的干预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春祥;赵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 280例5~66岁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40例,西医治疗组140例,观察两组病例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68例,好转10例,治愈率44.29%.西医治疗组痊愈33例,显效59例,好转48例,治愈率23.57%.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傅云朝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