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病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邱勇;黄洁

关键词:精神病,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病例院前救治救助的特点,以及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收集整理宝山区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7月-2010年6月所有精神病患者院前急救病历.结果 院前医疗急救精神患者141例,1、2、3、4季度分别51例、32例、23例、35例;安全护送到院135例,拒绝送治3例,死亡3例.结论 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精神病患者的能力,加快精神卫生立法,推进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三级管理网络,各级政府、110、卫生、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团体多方支持协作,才能有效规范精神病例医疗救治和救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患者胎儿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孕妇胎膜早破对胎儿心脏的影响.方法 根据342例孕妇胎膜早破时间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6~12h组,>24h组及>36h组,再对孕妇胎儿心电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时间越长,对胎儿影响越大,出现异常胎儿心电图改变几率越大,预后亦较差.结论 孕妇胎膜早破时间不同对胎儿心脏有不同程度影响,应及早治疗,减轻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李洁芳;万继荣;方志松;陈耀辉;陈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社区动态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动态管理,分析动态管理的效果,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从建档的社区居民中筛查出高血压现患人群,提供系统的治疗方案,进行动态管理.结果 从5年的动态管理中分析得到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血压得到明显控制.结论 重视社区高血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者:徐颂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术后24h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1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11例残余分流消失;术后心电图显示3例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27例均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3、6、12个月结果显示,右心室流出道流速降低,未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下降.结论 在管状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单文军;黄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随着PCI的发展,介入医师需要对冠脉内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指导介入治疗,单纯冠脉造影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脉进行切面显像,不仅可观察到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直径、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明确斑块的性质和偏心程度,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脉狭窄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已被广泛应由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对IVUS技术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商锡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TM)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3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FirebirdTM支架,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左主干狭窄36例中,左主干开口狭窄16例,体部狭窄7例,末端分叉病变13例.置入FirebirdTM支架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随访6~9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均未发生亚急性或延迟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FirebirdTM支架对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病变患者近期疗效明显,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张利彬;张海滨;郭金成;高国旺;张立新;张学坤;甘舜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使用呼吸机的102例患者,进行救治及特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6.07%,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特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刚;吴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致老年人精神异常二例

    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临床作用显著,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就其治疗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希望能给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带来帮助.

    作者:韩慧;鲍国红;隋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健康教育能缩短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疗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消除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恢复和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病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为了解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患者的职业康复和社会回归率,本研究对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书莲;肖红;张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稳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治疗后的转复率、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率为50.0%,稳心颗粒组转复率为45.2%,联合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0.0%,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66.7%、56.7%,联合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76.7%,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可提高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项学军;乔锐;张宜春;王明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房纤颤患者的脑卒中危险的分层

    心房纤颤为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与老年人窦房结、结间束肌纤维减少及纤维增生、心脏功能退变有关.临床观察发现,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往往没有心脏瓣膜病,故又称为非瓣膜病心房纤颤,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特发性心房纤颤等居多.本研究主要从病症出发,分析此病对患者不同程度的危害分析.

    作者:谢干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09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6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进行常规护理,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赵化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结果为导向的社区全科医生家庭服务责任制微观模式和机制设计

    全科医生家庭服务责任制模式和机制探索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切入点,其核心是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的方法和居民、医保、全科医生的同向利益机制,形成以结果导向替代任务导向的新机制.全科医生指定性任务确立、责任主体明确、信息系统智能支撑、健康结果和成本的自动评价是基础.

    作者:黄煊;顾建钧;李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脑梗死的康复期护理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病死、复发率与致残率均高,是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行为和心态,促进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密切护患关系.其康复期的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吴小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带单瓣牛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征疏通右室流出道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在35例婴幼儿法洛四联征术中应用带单瓣牛心包补片跨瓣环疏通右室流出道,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9~24个月,平均(16.0±4.2)个月;体质量(7.5~15.0)kg,平均(10.9±2.8)kg;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其中5例曾发生过1~7次的晕厥.血细胞压积0.40~0.86,平均0.53±0.12.心电图均示右心室肥大.X线胸片示靴型心,心胸比率0.39~0.54,均有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16.9~38.6ml/m2,其中15例<30ml/m2.手术证实全组均为典型法洛四联征改变.

    作者:孙浩峰;梁家立;郑晓舟;张波;张勇;杨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和费用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75例行冠状动脉诊疗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结果 血肿10例;迷走反射6例;动静脉瘘2例;腘动脉血栓1例;穿刺部位表皮皮肤破溃感染2例;冠状动脉穿孔2例;桡动脉痉挛4例.结论 减少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需要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作者:马将伍;李艳华;曾强;杨奇六;普维茜;李丹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

    作者:宋彦君;赵亚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房纤颤患者脑利钠肽水平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房颤)与脑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76例,分为快室率房颤与慢室率房颤两组,正常对照组42例,留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NP.结果 慢室率房颤组血浆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快室率房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慢室率房颤组.结论 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房颤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霞;姚福梅;周宁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北京市丰台王佐镇地区老年人血压血糖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王佐地区现阶段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该地区拥有农村或小城镇户口,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测量血压、测定血糖.结果 王佐地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发病率分别为62.46%、25.24%、24.27%,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血糖正常者升高,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较血压正常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在发病方面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秀泉;盛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及其防治进展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主要死亡原因,占50%,甚至更高.其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20~30倍.除了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外,ESRD患者动脉中膜钙化与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相关[1].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子.ESRD患者的血管钙化机制尚未明确,但这是个多因子参与的过程.在ESRD患者中诸如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和尿毒症特殊危险因素共同参与了血管钙化.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松龄血脉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松龄血脉康,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AMI后30d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容积(LVEDV).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和大小,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松龄血脉康组30d时LVEDV明显小于对照组,6个月时进一步减小;LVEF 30d时两组虽无差异,但6个月时松龄血脉康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的水平松龄血脉康组30d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6个月时更加明显.结论 AMI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后松龄血脉康可以改善近期和远期的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

    作者:阮蕾;秦方;付莉;汤雁蓉;王静;郑铿;张静;陈航;刘童;唐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