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泉;盛雪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分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倍他乐克对患者症状、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18%,64.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任兴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随着PCI的发展,介入医师需要对冠脉内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指导介入治疗,单纯冠脉造影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脉进行切面显像,不仅可观察到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直径、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明确斑块的性质和偏心程度,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脉狭窄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已被广泛应由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对IVUS技术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商锡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技术分析评价左室构型无改变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的超声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治高血压及早期预测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 入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及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6.3±14.8)岁.高血压组32例,均选择左室构型正常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9.6±13.5)岁.应用二维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组受试者的颈动脉二维超声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相关参数.结果 高血压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人在心脏左室构型尚未发生改变时其颈动脉的弹性功能已经减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早于颈动脉结构及心脏构型的改变.超声检测技术能够为评价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提供早期可靠信息.
作者:郭丽苹;左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水样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每次1.5mg/kg,3次/d治疗,治疗3d后开始观察疗效、止泻、消除呕吐腹胀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治疗组止泻及消除呕吐腹胀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为优.结论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谭日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研究不同种类溶栓药物对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有无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2006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收集病人在入院后72h之内的临床资料,以胸痛发作至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时间作为因变量,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Cox生存分析模型,计算各因素在相同时点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函数.结果 高龄、男性、有外周动脉疾病史能增加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溶栓成功、较高的体质指数和平均动脉压能降低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发生休克的风险高于他部位心肌梗死的患者.溶栓药物种类没有进入Cox回归方程,而溶栓效果与症状发作至溶栓时间的相互作用对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成功的溶栓治疗能极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风险,而该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接受溶栓治疗,不在于溶栓药物种类的选择.
作者:张敏;马虹;杨永丽;赵玲;蔡乙明;肖践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探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和100例其他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醒后难眠是常见症状,其原因依次为焦虑或抑郁、病理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睡眠环境等.结论 建议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和生存质量.
作者:谢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入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发热及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及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坠积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佳;李雪梅;刘金丽;尚晓霞;郝雪莉;孙平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相关致病因素.方法 做好肠道准备,观察结肠黏膜的改变从而做出明确的诊断.结果 60例中42例便秘,32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肠息肉24例,伴发结肠癌4例.结论 便秘与滥用泻药为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结肠黑变病与结肠息肉,结肠癌伴发可能有关.
作者:刘娟;江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训练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训练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SQOL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训练对临床疾病的康复,尤其是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珍;马丽敏;孙玉杰;孟宪春;苏立新;刘丽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房颤)与脑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76例,分为快室率房颤与慢室率房颤两组,正常对照组42例,留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NP.结果 慢室率房颤组血浆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快室率房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慢室率房颤组.结论 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房颤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霞;姚福梅;周宁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全科医生家庭服务责任制模式和机制探索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切入点,其核心是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的方法和居民、医保、全科医生的同向利益机制,形成以结果导向替代任务导向的新机制.全科医生指定性任务确立、责任主体明确、信息系统智能支撑、健康结果和成本的自动评价是基础.
作者:黄煊;顾建钧;李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的输液外渗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 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和业务能力、患者因素、疾病和药物.结论 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
作者:姜绍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研究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及规范化治疗原则,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处理及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
作者:凌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者.所以,护士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熟悉,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的把握程度,是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实践证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已婚青年女工把握了自己生殖健康的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感情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使广大青年女工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因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乃至终身遗憾,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作者:闫玉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在通山县的发病趋势,揭示其流行规律,指导防治实践.方法 系统收集、逐年核实2000-2009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年报资料,用Excel软件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相关统计指标,比较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构成比并描述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00-2009年通山县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率波动在(40~128.83)/10万之间,无明显的发病高峰年.但近3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病原学分型有甲、乙、丙、戊和未分型5型,其中甲型肝炎占3.87%,年平均发病率为2.39/10万;乙型肝炎占90.23%,年平均发病率为55.74/10万;丙型肝炎占1.88%,年平均发病率为1.16/10万;戊型肝炎占0.56%,年平均发病率为0.35/10万;未分型肝炎占3.46%,年平均发病率为2.14/10万.病例的性别比为3.24:1;发病年龄11个月~86岁.高发年龄组甲型肝炎是50~59岁,发病率为9.08/10万;乙型肝炎是30~39岁,发病率为43.78/10万;丙型肝炎是70~79岁,发病率为3.84/10万;戊型肝炎是60~69岁,发病率为1.16/10万;未分型肝炎是50~59岁,发病率为5.14/10万.甲、乙、丙、戊和未分型的多发职业是农民,分别占54.37%、41.77%、60%、56.52%.丙型肝炎的多发职业是离退休人员,占32%;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甲、乙、丙和未分型肝炎夏秋季报告病例多于冬春季,戊型肝炎无季节多发现象.结论 通山县病毒性肝炎无明显流行周期现象.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乙、丙、戊型肝炎呈现上升趋势.病原分型以乙型为主,应加大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力度.丙、戊型肝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作者:朱建刚;舒进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精神心理因素对子宫收缩和产程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初产妇由于分娩知识缺乏,精神过度紧张,常引起产程延长,甚至难产,由此,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和必要的产前宣教是很重要的,使其分娩时精神放松,精力充沛,增强自然分娩信心,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徐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90例患者,分别给予口服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14d,观察疗效和病菌清除率.结果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总有效率为95.56%,与左氧氟沙星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莫西沙星组的总转阴率为95.56%,左氧氟沙星组的总转阴率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确切,病原体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翁方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并逐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控的新模式、新方法.方法 首先进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选取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居民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两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者还增加健康教育、定期巡诊、随访、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制定健康运动方案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均定期检查理化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干预组除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其他诸如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良性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卢帮爱;陶明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松龄血脉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松龄血脉康,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AMI后30d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容积(LVEDV).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和大小,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松龄血脉康组30d时LVEDV明显小于对照组,6个月时进一步减小;LVEF 30d时两组虽无差异,但6个月时松龄血脉康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的水平松龄血脉康组30d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6个月时更加明显.结论 AMI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后松龄血脉康可以改善近期和远期的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
作者:阮蕾;秦方;付莉;汤雁蓉;王静;郑铿;张静;陈航;刘童;唐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与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