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室构型无改变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的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郭丽苹;左云鹏

关键词:高血压, 左室构型, 颈动脉弹性功能,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技术分析评价左室构型无改变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的超声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治高血压及早期预测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 入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及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6.3±14.8)岁.高血压组32例,均选择左室构型正常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9.6±13.5)岁.应用二维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组受试者的颈动脉二维超声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相关参数.结果 高血压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人在心脏左室构型尚未发生改变时其颈动脉的弹性功能已经减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早于颈动脉结构及心脏构型的改变.超声检测技术能够为评价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提供早期可靠信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健康教育能缩短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疗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消除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恢复和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病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为了解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患者的职业康复和社会回归率,本研究对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书莲;肖红;张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抗焦虑药物的应用与心理护理分析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患者多有烦躁、焦虑症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联合应用焦虑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联合抗焦虑药物在1例重症格林-巴利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钟艳芳;张春英;卢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1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 造影成功142例,成功率94.7%,失败8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1例,急诊患者血压低1例),1例因造影管打折不能松解经动脉切开术取管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5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48例成功置入支架73枚,成功率9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6例发生手臂肿胀,12例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宋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 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昝春辉;王军;李金斌;郑宪文;边军吉;赵克伟;李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北京市丰台王佐镇地区老年人血压血糖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王佐地区现阶段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该地区拥有农村或小城镇户口,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测量血压、测定血糖.结果 王佐地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发病率分别为62.46%、25.24%、24.27%,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血糖正常者升高,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较血压正常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在发病方面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秀泉;盛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6月我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患者123例.其中,男10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2±10.55)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2007年7月-2009年6月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9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90±10.17)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第1次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子彬;刘宁;方咸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与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六例肺癌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副肿瘤综合征是指非肿瘤转移和直接侵犯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肺癌所致副肿瘤综合征是指肺癌所引起的非转移性胸外表现或称之为副癌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表现较多见,且常早于肺癌症状前出现,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科1999-2010年收治的以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肺癌患者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邦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帕金森病是以锥体外系为特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主要是以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药,不少帕金森病患者确诊后虽然接受了药物治疗,但由于服药依从性较低,没有得到满意疗效.因此,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尤为重要.

    作者:张春英;肖黎丽;干克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致老年人精神异常二例

    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临床作用显著,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就其治疗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希望能给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带来帮助.

    作者:韩慧;鲍国红;隋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病情凶险,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及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降低母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其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的输液外渗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 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和业务能力、患者因素、疾病和药物.结论 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

    作者:姜绍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随着PCI的发展,介入医师需要对冠脉内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指导介入治疗,单纯冠脉造影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脉进行切面显像,不仅可观察到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直径、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明确斑块的性质和偏心程度,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脉狭窄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已被广泛应由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对IVUS技术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商锡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加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异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诊治

    目的 掌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治经验,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例通过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均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建阳;毛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对卒中后患者的降压作用研究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合用松龄血脉康对卒中后患者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脑卒中伴有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联合松龄血脉康组,西药治疗组服用玄宁2.5mg/d、缬克80mg/d,联合松龄血脉康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3粒/次,3次/d,疗程8~9周,观察两组的症状和降压疗效,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MP).结果 联合松龄血脉康组降压效果、症状改善优于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异有显著性,联合松龄血脉康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加用松龄血脉康较单纯服用玄宁、缬克能更有效平稳地控制卒中后患者的高血压,具有更好的改善卒中后患者的躯体和主观症状.

    作者:赵永飞;武洪;祖衡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体会.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死亡,38例患者抢救成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全纠正.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诊断、正确应用胰岛素、合理补液、补钾及有效控制诱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并逐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控的新模式、新方法.方法 首先进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选取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居民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两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者还增加健康教育、定期巡诊、随访、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制定健康运动方案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均定期检查理化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干预组除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其他诸如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良性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卢帮爱;陶明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子痫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发生时的急救护理经验,减少产前、分娩期及产后子痫的发生及保证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7例产前子痫、2例分娩期子痫及1例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中10例子痫的病人均行剖宫产术,经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后,胎儿全部成活,无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产后子痫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护理.方法 对36例老年OSA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aO2、脉搏、呼吸的变化.结果 36例OSAS患者接受治疗前后SaO2 、脉搏、呼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是老年OSAS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彦梅;朱静;王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