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的应用分析

刘刚;吴金海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使用呼吸机的102例患者,进行救治及特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6.07%,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特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配合TDP烤灯治疗压疮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对压疮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压疮病人及长期卧床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及一、二期压疮的病人采用消毒纱布浸透药液后湿敷患处,感染创面先用0.9%氯化钠溶液和双氧水清创后再用本品冲洗,并用浸透康复新液的纱布填塞或敷用.并用TDP烤灯照射20min,对照组只翻身1次/2h,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等措施.观察两组治疗压疮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3d后和第7天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纱布湿敷配合TDP烤灯照射可有效地治疗压疮.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指标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晋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使用呼吸机的102例患者,进行救治及特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6.07%,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特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刚;吴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子痫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发生时的急救护理经验,减少产前、分娩期及产后子痫的发生及保证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7例产前子痫、2例分娩期子痫及1例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中10例子痫的病人均行剖宫产术,经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后,胎儿全部成活,无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产后子痫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6月我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患者123例.其中,男10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2±10.55)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2007年7月-2009年6月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9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90±10.17)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第1次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子彬;刘宁;方咸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并逐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控的新模式、新方法.方法 首先进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选取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居民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两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者还增加健康教育、定期巡诊、随访、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制定健康运动方案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均定期检查理化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干预组除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其他诸如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良性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卢帮爱;陶明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步长头痛宁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远期疗效观察

    紧张型头痛常慢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出现痛处固定、舌质紫黯等瘀血阻络的临床表现;日久不愈影响患者情绪,出现烦躁易怒、失眠等伴随症状.因此临床常常选用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如普萘洛尔、阿米替林)来进行治疗.但这类药物长期服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患者停用后紧张型头痛又可复发.而中药头痛宁治疗紧张型头痛则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且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立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松龄血脉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松龄血脉康,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AMI后30d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容积(LVEDV).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和大小,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松龄血脉康组30d时LVEDV明显小于对照组,6个月时进一步减小;LVEF 30d时两组虽无差异,但6个月时松龄血脉康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的水平松龄血脉康组30d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6个月时更加明显.结论 AMI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后松龄血脉康可以改善近期和远期的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

    作者:阮蕾;秦方;付莉;汤雁蓉;王静;郑铿;张静;陈航;刘童;唐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和费用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75例行冠状动脉诊疗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结果 血肿10例;迷走反射6例;动静脉瘘2例;腘动脉血栓1例;穿刺部位表皮皮肤破溃感染2例;冠状动脉穿孔2例;桡动脉痉挛4例.结论 减少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需要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作者:马将伍;李艳华;曾强;杨奇六;普维茜;李丹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加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异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及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4.0g加入5%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为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的疗效及心功能(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LVEDD、LVESD、LVEF、SV、CI).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对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郭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评价研究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40例肺动脉压正常和升高的COPD患者,观察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兰;杨晓芸;景丽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分析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经验.方法 对我中心2008年1月-2010年7月急诊急救严重多发伤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78例,死亡8例.结论 严重多发伤病情复杂而危急,应尽快明确诊断,迅速、果断、正确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晶;邵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目前有很多胸痛经常会发生在没有明显的冠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中,或者发生在冠脉粥样斑块病变较轻的病人,还有些心肌梗死病人在成功PCI后病变血管没有发现残余狭窄,但仍出现慢血流现象或持续的胸痛等缺血症状.目前认为这些症状与冠脉微血管病变有关.本研究对冠脉微血管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指标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徐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展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及措施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与旁观者及第一反应者采取的CPR有关,若能及时施以正确的CPR,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复苏成功率的决定因素是在现场必须有经过培训、有实施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因此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管理的培训体系,开展CPR的培训工作,让公众掌握CPR技能以作为第一目击者参与呼吸心跳骤停的现场抢救,是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进伟;邵怡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作用分析

    精神心理因素对子宫收缩和产程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初产妇由于分娩知识缺乏,精神过度紧张,常引起产程延长,甚至难产,由此,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和必要的产前宣教是很重要的,使其分娩时精神放松,精力充沛,增强自然分娩信心,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徐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通山县2000-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在通山县的发病趋势,揭示其流行规律,指导防治实践.方法 系统收集、逐年核实2000-2009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年报资料,用Excel软件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相关统计指标,比较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构成比并描述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00-2009年通山县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率波动在(40~128.83)/10万之间,无明显的发病高峰年.但近3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病原学分型有甲、乙、丙、戊和未分型5型,其中甲型肝炎占3.87%,年平均发病率为2.39/10万;乙型肝炎占90.23%,年平均发病率为55.74/10万;丙型肝炎占1.88%,年平均发病率为1.16/10万;戊型肝炎占0.56%,年平均发病率为0.35/10万;未分型肝炎占3.46%,年平均发病率为2.14/10万.病例的性别比为3.24:1;发病年龄11个月~86岁.高发年龄组甲型肝炎是50~59岁,发病率为9.08/10万;乙型肝炎是30~39岁,发病率为43.78/10万;丙型肝炎是70~79岁,发病率为3.84/10万;戊型肝炎是60~69岁,发病率为1.16/10万;未分型肝炎是50~59岁,发病率为5.14/10万.甲、乙、丙、戊和未分型的多发职业是农民,分别占54.37%、41.77%、60%、56.52%.丙型肝炎的多发职业是离退休人员,占32%;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甲、乙、丙和未分型肝炎夏秋季报告病例多于冬春季,戊型肝炎无季节多发现象.结论 通山县病毒性肝炎无明显流行周期现象.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乙、丙、戊型肝炎呈现上升趋势.病原分型以乙型为主,应加大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力度.丙、戊型肝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作者:朱建刚;舒进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护理.方法 对36例老年OSA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aO2、脉搏、呼吸的变化.结果 36例OSAS患者接受治疗前后SaO2 、脉搏、呼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是老年OSAS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彦梅;朱静;王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已婚青年女工生殖健康的社区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者.所以,护士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熟悉,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的把握程度,是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实践证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已婚青年女工把握了自己生殖健康的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感情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使广大青年女工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因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乃至终身遗憾,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作者:闫玉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带单瓣牛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征疏通右室流出道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在35例婴幼儿法洛四联征术中应用带单瓣牛心包补片跨瓣环疏通右室流出道,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9~24个月,平均(16.0±4.2)个月;体质量(7.5~15.0)kg,平均(10.9±2.8)kg;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其中5例曾发生过1~7次的晕厥.血细胞压积0.40~0.86,平均0.53±0.12.心电图均示右心室肥大.X线胸片示靴型心,心胸比率0.39~0.54,均有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16.9~38.6ml/m2,其中15例<30ml/m2.手术证实全组均为典型法洛四联征改变.

    作者:孙浩峰;梁家立;郑晓舟;张波;张勇;杨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