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卢帮爱;陶明春

关键词:社区, 干预, 高血压
摘要:目的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并逐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控的新模式、新方法.方法 首先进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选取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居民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两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者还增加健康教育、定期巡诊、随访、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制定健康运动方案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均定期检查理化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干预组除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其他诸如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良性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09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6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进行常规护理,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赵化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常QRS波-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和碎裂QRS波的结合

    室内传导阻滞和碎裂QRS波是反映QRS波时间和形态异常的两个心电学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本研究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了异常QRS波的概念,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QRS波群的时间和(或)形态的异常.

    作者:王若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我效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训练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训练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SQOL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训练对临床疾病的康复,尤其是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珍;马丽敏;孙玉杰;孟宪春;苏立新;刘丽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术后24h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1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11例残余分流消失;术后心电图显示3例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27例均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3、6、12个月结果显示,右心室流出道流速降低,未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下降.结论 在管状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单文军;黄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展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及措施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与旁观者及第一反应者采取的CPR有关,若能及时施以正确的CPR,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复苏成功率的决定因素是在现场必须有经过培训、有实施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因此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管理的培训体系,开展CPR的培训工作,让公众掌握CPR技能以作为第一目击者参与呼吸心跳骤停的现场抢救,是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进伟;邵怡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加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异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90例患者,分别给予口服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14d,观察疗效和病菌清除率.结果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总有效率为95.56%,与左氧氟沙星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莫西沙星组的总转阴率为95.56%,左氧氟沙星组的总转阴率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确切,病原体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翁方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就诊时间将2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不需停药,不影响疗程,部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等多种活性物质,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黄甫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结果为导向的社区全科医生家庭服务责任制微观模式和机制设计

    全科医生家庭服务责任制模式和机制探索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切入点,其核心是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的方法和居民、医保、全科医生的同向利益机制,形成以结果导向替代任务导向的新机制.全科医生指定性任务确立、责任主体明确、信息系统智能支撑、健康结果和成本的自动评价是基础.

    作者:黄煊;顾建钧;李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磁共振及血管造影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诊断的价值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总结64例经MRI、MRA、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和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30例病人无明确病因,发病时间4~9年,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62例病人经MRI、MRA确诊,未确诊2例经DSA检查确诊.本组32例发病<1个月的病人经静脉窦插管溶栓术及抗凝等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本组28例行静脉窦插管溶栓术,20例病人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结论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MRA及DSA检查可确诊.发病早期(<1个月)给予静脉窦插管溶栓术,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几率大,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怀敏;张聚斓;杨广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子痫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发生时的急救护理经验,减少产前、分娩期及产后子痫的发生及保证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7例产前子痫、2例分娩期子痫及1例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中10例子痫的病人均行剖宫产术,经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后,胎儿全部成活,无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产后子痫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病情凶险,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及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降低母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其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8ml,继以8ml/h静脉泵入维持24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及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作者:张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六例肺癌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副肿瘤综合征是指非肿瘤转移和直接侵犯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肺癌所致副肿瘤综合征是指肺癌所引起的非转移性胸外表现或称之为副癌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表现较多见,且常早于肺癌症状前出现,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科1999-2010年收治的以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肺癌患者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邦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带单瓣牛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征疏通右室流出道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在35例婴幼儿法洛四联征术中应用带单瓣牛心包补片跨瓣环疏通右室流出道,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9~24个月,平均(16.0±4.2)个月;体质量(7.5~15.0)kg,平均(10.9±2.8)kg;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其中5例曾发生过1~7次的晕厥.血细胞压积0.40~0.86,平均0.53±0.12.心电图均示右心室肥大.X线胸片示靴型心,心胸比率0.39~0.54,均有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16.9~38.6ml/m2,其中15例<30ml/m2.手术证实全组均为典型法洛四联征改变.

    作者:孙浩峰;梁家立;郑晓舟;张波;张勇;杨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长春富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左卡尼汀组(治疗组),观察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汀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改善愈后.

    作者:张辉;郑善国;袁晓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关节镜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它不仅可在直视下观察关节的形态和动态,对关节内的病损做出准确可靠的诊断,且能同时行手术治疗及活组织检查.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1月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病8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未发生特殊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盐酸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的防治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0年10月我科入院或门诊心房纤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窦律转复率、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随访6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窦律转复率、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控制心房纤颤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袁晓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脂必泰及非诺贝特,随访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并监测血氨基转移酶及肌酸激酶的水平.结果 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2个月后,TC从治疗前(6.11±0.67)mmol/L降至(4.02±0.51)mmol/L;TG从治疗前(4.32±2.20)mmol/L降至(1.88±0.72)mmol/L;LDL-C从治疗前(4.01±1.21)mmol/L降至(2.41±0.91)mmol/L;治疗期间,患者肌酸激酶、肌酐均无异常升高,1例患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结论 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康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及其防治进展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主要死亡原因,占50%,甚至更高.其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20~30倍.除了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外,ESRD患者动脉中膜钙化与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相关[1].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子.ESRD患者的血管钙化机制尚未明确,但这是个多因子参与的过程.在ESRD患者中诸如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和尿毒症特殊危险因素共同参与了血管钙化.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