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平;于浩泳;项坤三
目的探讨轻、中度碘过量对碘缺乏Wistar大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影响.方法碘缺乏大鼠以饮用1%过氯酸钾溶液制备,分成0 μg/L、840 μg/L和1 680 μg/L碘组.双蒸水(DDW)组饲以DDW和普通饲料.固相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血清TSH,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TT3、TT4、rT3和甲状腺组织TT4.光镜、电镜下观察甲状腺形态学变化.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和滤泡腔的面积.结果补碘90天时,碘过量组血清TSH明显低于低碘对照组(均P<0.05),但与DDW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 680 μg/L碘组血清TT3值明显低于低碘对照组和DDW(均P<0.05),碘过量组血清TT4值明显高于低碘对照组和DDW组(均P<0.001),血清rT3高于低碘对照组和DDW组,但是差异无显著性,碘过量组甲状腺组织TT4含量明显高于低碘对照组和DDW组(均P<0.001).甲状腺的相对重量均明显高于DDW组和低碘对照组(P<0.001和P<0.05).碘过量组随着时间延长,滤泡上皮变扁,滤泡周围毛细血管逐渐减少,巨滤泡形成,同时有部分滤泡增生.碘过量组非增生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明显小于DDW组和低碘对照组(均P<0.001),1 680 μg/L碘组泡腔面积明显大于DDW组和低碘对照组(均P<0.001).结论轻、中度过量碘(尿碘中位数,MUI为300和600 μg/L)处理90天,使碘缺乏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低碘致甲状腺肿不能完全恢复,甲状腺滤泡异质性增加.
作者:高天舒;滕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睾丸细胞Fas配体(FasL)表达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数量的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与同种的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进行细胞成分、淋巴细胞凋亡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结果单纯甲状旁腺细胞移植组,存活期为(17±4)天.睾丸Sertoli细胞与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组存活时间延长,存活期可超过60天.当Sertoli细胞数增加到4×106时,在60天观察期内,8只鼠中的6只血清钙及PT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P<0.01).移植物内可见甲状旁腺细胞、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及凋亡的淋巴细胞,甲状旁腺细胞仍具有旺盛的分泌能力.结论睾丸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诱导了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
作者:段秀庆;宋纯;许评;宋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噻唑兰(MTT)法观察TGF-α、TNF-α和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Hochest33342染色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100 μg/L的TGF-α、TNF-α和VEGF均促进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无血清培养72 h,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凋亡率为3.98%,100 μg/L的TGF-α、TNF-α和VEGF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TGF-α、TNF-α和VEGF刺激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但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童安莉;曾正陪;杨堤;李明;李汉忠;毛全宗;石冰冰;刘广华;孙梅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发现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的表达率,提示Galectin-3蛋白是甲状腺癌,尤其是滤泡上皮起源的甲状腺癌的良好的肿瘤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华;赵咏桔;王晓颖;郑林;肖家诚;徐锦屏;罗邦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由瑞金医院糖尿病中心设计的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在评价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中的效用. 方法分析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SSD70得分与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胰岛素使用、拥有的糖尿病工具、糖尿病家族史、首发症状、并发症、随机血糖、HbA1c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CSSD70与国外量表DQOL得分的相关性,并为了了解CSSD70有效性和稳定性,在1周内两次重复测定CSSD70的得分情况. 结果 CSSD70与DQOL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但CSSD70的评价更为全面和敏感.研究中的糖尿病相关因素几乎与CSSD70各个模块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且CSSD70测定的稳定性好,内部各模块间的关系密切. 结论 CSSD70是一张能够较好反映2型糖尿病功能性健康状态,且符合中国患者病情控制需要的评价量表.
作者:赵列宾;陈钦达;周莹霞;王琴琴;苏莉珍;陆骆;赵红燕;陈宇红;徐伟人;许曼音;宁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Tamm-Horsfall蛋白排泄率降低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提示肾小管合成功能障碍参与了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郑晓敏;刘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以RT-PCR法检测维甲酸对甲状腺癌细胞钠/碘转运体(NIS)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在5~50 μmol/L的剂量区间,维甲酸能促进NIS基因表达,提示维甲酸在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的治疗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超;李倩;段宇;覃又文;刘翠萍;武晓泓;蒋须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胰岛素和许多其他激素一样,其分泌也呈脉冲模式,从而引起其浓度在外周血象中的波动[1].脉冲分泌模式可以改善激素释放的调控,能增强激素的作用[2].胰岛素的脉冲分泌有两种模式[3]:(1)慢速分泌波动(Ultradian),振幅大,周期长,为50~120 min,每日平均约10~15次,推测其可能是葡萄糖的产生与胰岛素分泌之间形成反馈环的结果,主要介导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2)快速脉冲分泌波动,振幅小,周期短,为5~10 min,它是在慢速分泌波动基础上出现的,主要抑制肝糖的输出.脉冲式的分泌模式对胰岛素发挥正常的降糖作用意义重大,总量相等的胰岛素,当以脉冲式分泌时,其降糖效率较持续恒速分泌提高30%.
作者:贾伟平;于浩泳;项坤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酮症起病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现象,而能够长期不依赖于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的特点,兼有这两种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独立于1型或2型糖尿病之外的一种新的糖尿病类型.
作者:朱鋐达;陈名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雌激素诱导MG63细胞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蛋白表达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培养的MG63细胞用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 182780孵育48 h后,再用不同浓度的ICI 182780、H-89、H-7、PD98059、SB203580、Genistein、PDTC和17β-E2共同培养,以阻断核受体、蛋白激酶(PK)A、PK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MAPK、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核因子(NF)-κB的信号转导.细胞被干预后,提取细胞蛋白,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观察MT1-MMP蛋白表达.结果免疫印迹显示,雌激素促进MT1-MMP表达,NF-κB、PTK被阻断后MT1-MMP表达下调;免疫组化发现MT1-MMP在胞浆和胞膜上均有表达,但胞核无表达.结论雌激素主要通过NF-κB和PTK途径调控MG63细胞的MT1-MMP表达.
作者:金亚;廖二元;罗湘杭;周后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固体胃半排空延迟的发生率为57.4%,相关分析显示固体胃排空时间与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胃动素存在正相关,提示糖尿病胃轻瘫与高血糖、高HbA1c和高血浆胃动素水平存在正相关.
作者:王青青;张爱珍;徐端珩;张楠;王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327例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氧磷酶2(PON2)基因第9外显子的C311S多态性.结果显示,PON2基因C311S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碧林;徐积兄;杨明功;孙海燕;刘树琴;王长江;姚生华;吴涤;徐希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系统,从2001年7月~2003年6月对78例母亲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婴儿甲状腺功能进行追踪观察,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对可能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8例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婴儿,其甲状腺功能正常37例,先天性甲低7例,甲亢1例,高TSH血症33例,与同期健康母亲的婴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孕期母亲甲状腺功能状态、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种类、婴儿体内TSH受体抗体(TRAb)与婴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均P<0.05).结论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甲状腺功能有影响.为减少婴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必须加强孕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作者:蒋优君;梁黎;朱红;陈黎勤;毛华庆;王秀敏;傅君芬;曲一平;杜立中;赵正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伊贝沙坦组.治疗12周,伊贝沙坦组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提示伊贝沙坦可延缓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
作者:曾龙驿;陈燕铭;张国超;江柏泉;王曼曼;许海霞;穆攀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评价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对116例IGT患者进行3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阿卡波糖干预组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作者:王悦欣;张扬;吴疆;张凤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近年有关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手段和包括手术、核素、放射、化学治疗及甲状腺激素抑制等治疗方法的资料作一介绍及评论.
作者:白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急性灌洗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AMCC)后钙通道电流和烟碱受体通道电流(INIC)的变化,地塞米松对大鼠AMCC的急性作用为明显抑制INIC而对电刺激所诱发的钙通道电流无明显影响,提示糖皮质激素对大鼠AMCC分泌儿茶酚胺的急性效应可能与烟碱受体直接相关.
作者:刘继红;陈智;尹春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6例糖尿病性肌梗塞(diabetic muscle infarction, DM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6例D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其中2型糖尿病5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平均年龄53.5岁;糖尿病病程平均为8.4年,HbA1c平均为9.5%.(2) 病初均有肌肉疼痛,4例在起病1~2周后局部形成肿块;受累肌肉有股四头肌、腓肠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胸大肌.(3)MRI检查示受累肌肉T2加权像信号增高.(4)肌肉活检可见灶性肌纤维坏死,肌纤维横纹消失,小血管壁增厚,个别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5)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卧床休息,镇痛等对症治疗,5例辅以抗凝治疗,症状和体征缓解平均时间为22.8天;随访2个月到9年,1例出院后3个月猝死,其余5例未见复发. 结论 DMI是糖尿病一个少见且未被充分认识的并发症,发生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MRI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治疗上以严格控制血糖,卧床休息,镇痛等为主,可辅以抗凝治疗;其短期预后良好,但长期预后不良.
作者:王椿;冉兴无;王华;赵铁耘;童南伟;宋彬;步宏;罗燕;田浩明;李秀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CGTH W-3)的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对原代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及正常滤泡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随着IGF-ⅠR单克隆抗体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CGTH W-3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50 nmol/L的IGF-ⅠR单克隆抗体即可明显诱导CGTH W-3细胞凋亡;100 nmol/L IGF-Ⅰ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原代培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和正常滤泡上皮细胞的增殖,但对癌细胞的抑制程度明显高于正常滤泡细胞(P<0.001).结论 IGF-Ⅰ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CGTH W-3细胞增殖,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IGF-ⅠR单克隆抗体可诱导CGTH W-3细胞凋亡,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GF-ⅠR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滤泡上皮细胞伤害较小.
作者:沈隽;俞茂华;陈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下降,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作者:陈树春;宋光耀;刘殿武;叶蔚;马慧娟;马博清;刘铁迎;霍丽梅;魏立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