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冻干粉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刘泽洪

关键词:糖尿病, 脂肪肝, 丹参冻干粉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应用丹参冻干粉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6例老年NSCLC(Ⅲ~Ⅳ期)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应用江苏恒瑞生产多西他赛(艾素)35mg/m2,1次/周,连用6周,休息两周为1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4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 1例,PR 11例,有效率26.0%,中位生存期8.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2个月,1年生存率45.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过敏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小剂量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轻.

    作者:董志强;任秀梅;杜更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收集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疗法加安眠药物,对照组采用安眠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5.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疗法对脑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利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急性血管意外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处理措施和护理.结果 215例患者除25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对策,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绚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与食管溃疡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与食管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与40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与食管溃疡的检出情况及Hp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消化性溃疡和食管溃疡的总检出率(25.7%)高于对照组总检出率(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高血压患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随血压升高溃疡发生率有增加趋势,高血压病程长短与溃疡发生无关,强调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控制血压在接近正常值范围内,减少溃疡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秀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用腕带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院在临床上应用了移动护理工作站和医用腕带,在临床应用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就我院医用腕带的临床应用实践做了如下总结.腕带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标识的有效工具.我院应用的是一次性防水纸类腕带,卫生简洁,扣子牢固,不易脱落.通过PDA对患者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有效扫码,可以获得患者住院号、病区、床号、姓名、年龄、临床诊断、等级护理、主治医师、长期及临时医嘱、检验结果、生命体征等所有住院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护理差错的发生[1].

    作者:哈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诊治分析

    目的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和不限钠组各24例,限钠组患者每日给予低盐饮食,不限钠组除给予普通饮食外,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每天给予静脉补充钠盐(配制成3%氯化钠溶液)3~9g/d,连续3~7d,血钠恢复正常后停用,根据血钠检测值可再次重复使用.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 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限钠组24例患者死亡18例,病死率75%,不限钠组24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41.7%.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合理补充钠盐治疗,能加快腹水的消退,使病情得到改善,病死率明显下降.且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鑫;张国民;宋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PICC中的应用体会

    循证护理学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用的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基本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坏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肿胀和局部组织坏死,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对58例PICC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窦性心律的维持及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76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10mg/d组、辛伐他汀20mg/d组和辛伐他汀30mg/d组;观察24周内心房纤颤复发的病例数及次数、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HDL-C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组的阵发性房颤窦性维持率均增加,且随着剂量的递增而递增;与治疗前比较,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组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与给予的辛伐他汀的剂量呈负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在减少房颤的发生率及增加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的同时,也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随着辛伐他汀剂量的递增,高敏C反应蛋白也相应递减.

    作者:罗廷福;文琼秀;游建林;龚武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酸升高组(A组)和尿酸正常组(B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体质指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所有病例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患病率均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为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欣莉;刘云霞;吕海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hs-CRP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性质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选取14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CAS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4组人员的hs-CRP血清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而不稳定斑块组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结论 hs-CRP与CAS的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是不稳定性斑块的临床标志物,为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干预疗效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疏血通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减少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辅助脑梗死的治疗.我科2008年7月-2010年12月间采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小松;王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的分析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对浅静脉的损伤,同时还可以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某些原因常使其留置时间过短,失去了静脉留置针的价值,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造成了过多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科开始在病房普遍应用留置针,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诸多因素有关,依据近年来临床工作经验,我将其主要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的异常脑电图(EEG)与FC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的关系,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如何避免FC的损害.方法 对2007-2010年来我院儿科诊治的50例FC患儿EEG进行分析.结果 惊厥发作次数越多,发作年龄越大,发作持续时间越长,发作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结论 FC患儿EEG异常率与发病年龄、发病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有相关性,为了防止脑损伤,应积极预防高热及时检查EEG,及早治疗.

    作者:戴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末期的主要表现,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心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有关,经过十余年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公认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之一,其能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上调心肌细胞的β受体数量,长期应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王红云;段菊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期间确诊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门诊接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常规治疗,4周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3次/d),观察4周.观察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次数,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均有所减少,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重症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重症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重症频发TI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连续5~7d.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 内及72h 内TIA 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5%和91.66%,均高于常规组18.18%和50%;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重症频发TIA 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杜延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系列心脏疾病沿时间发展而成的后阶段,其发病率持续增长,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对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诊断技术问世,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多项研究都表明B型利钠肽(BNP)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早期确诊心力衰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从临床角度对BNP的生物学特性、在CHF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怡萍;蔡少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集的5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加维生素B1肌肉注射,均1次/d,连续治疗4周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显效率44.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显效率25.00%,总有效率79.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DPN疗效确切.

    作者:吕国英;刘慧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注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3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 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憋,可伴有肺外症状,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血清MP-IgMβ检测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非典型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的感染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临床表现除呼吸道症状外,并发症较多,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安全有效.

    作者:蔡茵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参冻干粉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应用丹参冻干粉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泽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