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雪;叶小汉;钟云良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研究组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压、尿中mAlb、血中SCr、BUN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降压疗效及对肾功能保护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住院5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6min步行试验.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LVEF、SV、LVd、HR及6min步行距离上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
作者:焦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性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通痹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做心电图(ECG),检测血脂和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瘦素受体、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降低血压、血糖及血液高凝等水平,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斑块,达到改善冠脉血供,从而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叶科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1月行LC 9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发现胆囊癌容易发生切口种植,胆囊癌的预后较差,1年存活率85.7%.结论 胆囊癌不宜行腹腔镜手术,对术前怀疑或临床确诊的胆囊癌患者,应尽量选择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一旦怀疑胆囊癌变者应毫不犹豫即刻中转开腹.
作者:韦雄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体征.方法 选择32例经临床病理确认的球性肺炎病人,对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球形肺炎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均有较特征性改变,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治疗观察可做出可靠诊断.结论 球形肺炎其征象与肺结核,周围形肺癌鉴别困难时,需依赖临床及病理进行鉴别.
作者:齐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陈夏六君子汤联合清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抑菌、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陈夏六君子汤联合清金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陈夏六君子汤与清金汤合用,可健脾化痰、清肺止咳,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糖调节受损(IGR)患者临床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特点,探讨IGR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经空腹血糖(FPG)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的202例IGR患者、200例糖耐量正常(NGT)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IGR患者组心电图异常者53例(26.24%),其中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室肥厚劳损、期前收缩、心房纤颤、束支阻滞等,其发生率分别为10.40%、6.43% 、4.46%、2.97%、1.98% ;明显高于NGT组心电图异常者18例(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R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与糖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卢秀兰;张淑贞;李雪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研究报道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炎伴胸腔积液病例.患者以咳嗽后晕厥伴胸痛为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CT示肺炎伴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勰义;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cTnT测定在急性脑卒中时的意义.方法 对118例急诊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即刻和6h后2次抽血进行cTnT测定,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NT异常者33例,占20%,有心脏症状者17例,占50%,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0例患者并给予抗凝治疗.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NT测定可发现无心脏症状者合并的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查蕾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肾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效果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均可以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更明显;3组均可以降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而联合治疗组在24h尿蛋白方面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但在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ACEI与ARB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吕洪雪;叶小汉;钟云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脑脉泰胶囊,疗程为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疗效评定,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为期4周(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4.32±6.57)分,治疗后为(9.04±2.78)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3.94±4.68)分,治疗后为(11.07±3.42)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脉泰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死,能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上官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会阴部、阴囊、肛门周围软组织大范围、快速坏死的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肛周脓肿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坏死性筋膜炎常见的发病原因.本研究报告了68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肛周脓肿的区别、新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坏死性筋膜炎的预防及特殊人群保健.
作者:张秀;李承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但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病人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明显减少,已逐渐成为介入医生首选.本研究报道235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张正海;张学坤;郭金城;李怀东;王宇平;张利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持续应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5岁以上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老年患者60例,均经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血脂已达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30例,停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期间均饮食治疗,其他按常规治疗;观察3、12个月后,抽血复查血脂水平;每月记录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等情况,观察降脂效果、肝肾功能、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LDL-C仍有明显下降,TG稍下降.对照组观察3、12个月后TC、TG、LDL-C均有明显升高,对照组中心力衰竭加重、心绞痛发作例数均较治疗组增多,治疗12个月时尤其明显.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不良反应.
作者:孙晋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呼吸技能训练、氧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进而对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32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全面的护理手段能够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陆小琴;杨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臭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臭氧对10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臭氧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结论 臭氧不失为治疗颅脑外伤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静君;毛国家;张景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9-2010年12月215例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1%,经桡冠脉造影成功率100%,PCI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出现皮下小血肿和淤斑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对其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及好转33例,轻残9例,重残12例,死亡15例.结论 合理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时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重视康复理疗等综合措施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余彦辉;宋明照;陈诚;黎幽;潘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动态心电图探讨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对比.结果 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多<0.14S,振幅多>20mm,多来源于右心室,与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期前收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综合分析,综合已经掌握的理论和经验,对其临床给予正确的评估.
作者:郑秀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心肺脑复苏技术的规范和普及,初级生命支持成功率日益提高,但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效果仍不理想,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待于发现.本研究对18例心肺复苏术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BP在ACLS中的作用.
作者:李灯凯;李华;尹吉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