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李卫东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研究组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压、尿中mAlb、血中SCr、BUN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降压疗效及对肾功能保护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川芎嗪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和川芎嗪100mg 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14d.结果 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川芎嗪治疗肺心病能扩张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降低血黏度,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症状.

    作者:陆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华法林的应用研究进展

    华法林,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反应变化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但其疗效确切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如何正确使用华法林,合理监测调整剂量,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1 药理学``1.1 作用机制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维生素K还原形式KH2的形成;KH2通过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使其具有生物活性,促进凝血因子结合于磷脂表面,加速凝血过程.除此之外香豆素类药物尚能抑制抗凝蛋白调制素C和S 的羧化作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能被低剂量的维生素K1拮抗.维生素K1在肝脏中的储积使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通过旁路起作用.

    作者:汪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心理健康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也开始变化.护士的职业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协助已经恢复健康的人和健康人保持健康.护理工作的多变性、护理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协调性、人们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等因素已经让护士这个群体成为当今职业压力大的一个群体.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一个心理健康的护士才能热情又不失温和地微笑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及患者不断变化的病情,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建议.在工作中积极肯干认真负责,能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紧张焦虑,能无微不至地关爱患者、团结同事,能在护理专业方面锐意进取并有所建树[1].总之,只有心理健康的护士才有足够充沛的精力、细心、精心、耐心、热心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

    作者:黄瑞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氯胺酮、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单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乳腺单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Ⅰ组为单次静推芬太尼、氯胺酮术中泵注丙泊酚,Ⅱ组为单次静推芬太尼术中持续泵注氯胺酮和丙泊酚的复合液.观察麻醉前后无创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及氯胺酮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Ⅱ组和Ⅰ组相比苏醒时间明显缩短;Ⅱ组比Ⅰ组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结论 单次静脉推注氯胺酮、芬太尼术中泵入氯胺酮、丙泊酚复合液是乳腺单切手术麻醉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卫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对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7-2009年18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单一用药分别为20例(34.5%)、26例(40.0%)、36例(54.5%);联合用药分别为38例(65.5%)、39例(60.0%)、30例(45.5%).抗生素使用品种频次顺序分别为,单一用药喹诺酮类50%,头孢菌素类34.1%,青霉素类11.0%,大环内酯类4.9%;联合用药喹诺酮类联合大环内酯类61.7%,头孢菌素类联合氨基糖甙类38.3%.病原学检测率及药敏符合率逐年增加.结论 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但在联合用药及病原学检测上仍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郭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血浆Omentin-1及IL-6、hs-CRP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因子在合并糖尿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和门诊CHD患者60例,分为CHD组(28例)和CHD合并T2DM组(32例).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mentin-1、IL-6和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D组、CHD合并T2DM组血浆Omentin-1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CHD合并T2DM组血浆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CHD组,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HD组.CHD合并T2DM组外周血Omentin-1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53,P<0.05;r=-0.581,P<0.01);hs-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279,P<0.05).结论 CHD患者体内存在Omentin-1和IL-6,hs-CRP的异常表达,合并T2DM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Omentin-1及IL-6、hs-CRP可能参与了CHD合并T2DM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CHD合并T2DM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振华;龙莉娟;赵钢;汪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住院5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6min步行试验.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LVEF、SV、LVd、HR及6min步行距离上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米力农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

    作者:焦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夜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美国心脏协会认为夜间高血压是指夜间平均血压>120/75mmHg.研究发现,夜间高血压比白天高血压更具危害性.夜间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率明显增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如脑卒中之间呈线性关系.血压的生理节奏为24h血压呈现昼高夜降的生理节奏性波动,动态血压监测曲线常呈二峰一谷.夜间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现象,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并存.夜间血压和昼夜血压节律受到神经激素、情绪状态、生活方式如吸烟、嗜酒、睡眠质量差、缺乏体力活动与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注意纠正血压昼夜节律,治疗病因、干预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时间等,对控制夜间高血压,减轻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53例经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疗效、随访结果.结果 无保护主干病变PCI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52例(98.11%)患者完成9~12个月随访,随访期MACE发生率为9.43%,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7.55%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87%、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5.66%,无心性死亡患者.结论 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PCI是安全有效的,预后较好.

    作者:陈晞明;卢雄;陈友权;何晓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降糖及维生素B1、B12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显效率为2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作者:马俊杰;李文贤;丁跃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中重度左心衰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N)治疗慢性中重度左心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中重度CHF(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为L-C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L-CN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CN 4g/d,1次/d静滴,连续治疗14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等数值及其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L-CN组左心功能改善临床显效率(38.9%)及总有效率(80.6%)与对照组(16.7%,6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L-CN组6MWT较治疗前平均增加60m,对照组平均增加32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T-ProBNP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值均有所下降,但L-CN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VEF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现代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L-CN,短期内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规范化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规范化治疗的有效策略,以降低病人病死率.方法 2003年9月-2008年10月运用我院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院前急救,急诊室复苏,早期手术及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等规范化治疗.结果 全组102例病人中82例手术治疗,全组死亡27例,病死率为26.5%.结论 提高对颅脑损伤急救意识,建立高效急救体制,重视院前急救,加强急诊室抢救,及时CT检查,早期手术及术后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安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头痛宁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原发性头痛具有疼痛剧烈、病程缠绵、以偏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特点[1],严重干扰着患者的正常生活.我院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头痛宁胶囊对原发性头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洁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1月行LC 9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发现胆囊癌容易发生切口种植,胆囊癌的预后较差,1年存活率85.7%.结论 胆囊癌不宜行腹腔镜手术,对术前怀疑或临床确诊的胆囊癌患者,应尽量选择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一旦怀疑胆囊癌变者应毫不犹豫即刻中转开腹.

    作者:韦雄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三例成功复苏分析

    心搏骤停是急诊紧急危险的状态之一,我国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很低,尤其是生存率更低.有资料报道,我国院外心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2%.而第一目击者若能及时对心搏、呼吸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我院2010年1-2011年1月成功复苏3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元;王洛庆;赵晓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含有左氧氟沙星14d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14d;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治疗14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碳14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分析(PP)Hp根除率分别为91.1%和95.3%,而对照组为ITT和PP的Hp根除率分别为73.3%和80.5%.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为3例和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14d 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Hp根除方案,可作为Hp根除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邵淑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无X线透视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无X线透视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15例接受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14例手术顺利成功,1例需借助X线透视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术中娴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及严密监护,对发生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

    作者:李洁源;彭雪莲;唐少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癌患者术前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需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明确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为术前化疗和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35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术前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肺癌患者324例,阳性率达92.57%.结论 肺癌术前病理诊断是制定肺癌术前化疗及术中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内镜下套扎及电凝切除术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采用尼龙圈套扎和联合电凝电切除消化道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通过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切除息肉,对照组行单纯内镜下电凝切除息肉,观察并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为98.1%,对照组为88.4%.结论 对于消化道广基息肉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开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呼吸技能训练、氧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进而对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32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全面的护理手段能够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陆小琴;杨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