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子宫切除术后血清FSH及E2水平的变化

金杭美;张信美;郑斐

关键词: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子宫切除术, 更年期综合征, FSH, 雌二醇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单纯子宫切除手术和子宫保留手术患者的血清FSH和E2水平,为临床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子宫切除术后激素的替代疗法提供线索.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FSH和E2水平.结果术前子宫切除组与子宫保留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FSH和E2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于术后7天,子宫切除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及子宫保留组(P<0.001),而血清E2水平则显著低于术前及子宫保留组(P<0.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子宫切除组血清FSH水平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子宫保留组及对照组(P<0.001),而血清E2水平则逐渐降低,均显著低于子宫保留组及对照组(P<0.001).至术后3年,子宫切除组血清FSH和E2水平分别为(37.47±2.43)IU/L和(92.32±6.72)pmol/L,与对照组及子宫保留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子宫切除组各种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子宫保留组(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可使卵巢出现早衰,提前进入绝经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相关文献
  • 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目的研究一例17α-羟化酶(CYP17)缺乏症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从全血中抽提患者及其父母亲和正常人基因组DNA并用预先设计的5对引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CYP17基因的8个外显子,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患者CYP17基因8个外显子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较,以确定其突变位点;测定患者父、母亲的相应序列,确定突变的遗传来源.结果患者CYP17基因存在复合的杂合突变:一个突变位点来自母亲,即外显子1中Arg96(CGG)→Gln(CAG);另一个突变位点来自父亲,系外显子8的第487~489位密码子GACTCTTTC共9个碱基缺失,导致编码该处的Asp487-Ser488-Phe489共3个氨基酸残基缺失.结论该患者17α-羟化酶活性缺陷的原因极可能是由于CYP17基因中存在上述复合的杂合突变,导致P450c17酶氨基酸序列改变而影响酶活性.P450c17酶蛋白一级结构中第96位精氨酸对维持P450c17酶活性至关重要.外显子8中Asp487-Ser488-Phe489缺失突变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种族特异性.

    作者:王椿;余叶蓉;鲍朗;胡昌华;谢勇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可卡因-安非他明调节转录肽基因与超重、肥胖的关联研究

    目的对可卡因-安非他明调节转录肽(CART)基因在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多态性情况及其与肥胖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BMI)<23 kg/m2者,76例]及BMI≥23者的超重或肥胖组(104例)CART基因的3个外显子进行筛查,并测序.结果在正常体重组中国汉族人中存在着CART基因的多态性,为DNA链1457位上的碱基A缺失,位于外显子3的3′端非翻译区.等位基因频率为:A+0.849、A-0.151,基因型频率为:A+A+0.711、A+A-0.276、A-A-0.013,已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在超重及肥胖组中CART-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A+0.827、A-0.173,基因型频率为:A+A+0.673、A+A-0.308、A-A-0.019,CART基因A的缺失和超重及肥胖无明显关联.结论中国汉族人中存在着CART基因DNA链1457位上的碱基A缺失,此多态性与肥胖无明显关联.

    作者:傅茂;程桦;严励;陈黎红;吴斌;蔡梦茵;谢锭;傅祖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糖尿病肾病(DN)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终导致肾脏硬化.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调节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引起糖尿病性肾脏硬化重要因素之一[1,2].高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等均可促进肾脏产生TGF-β1[3].本研究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的DN患者尿中TGF-β1排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娜;刘必成;孙子林;李丽;弓玉祥;俞济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雌二醇与液流外力对MG63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外在应力是骨重建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缺乏应力(或重力)刺激可导致骨质疏松症,而雌激素缺乏可导致快速的骨丢失,两者之间是否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为模型,同时加上外力及加入17β-雌二醇,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作者:杨川;赖梅赞;廖二元;胡敏;周厚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鼠胰岛分离的影响因素

    建立一种有效的胰岛分离方法,制备出高产量、高纯度、高活力的胰岛是深入研究胰岛移植后免疫排斥机制、筛选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和其它抗排斥手段的前提和基础.啮齿类动物胰腺胰岛分离方法虽早已建立,但胰岛的纯度和收获量仍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分析大鼠胰岛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优化胰岛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作者:张雷;吴德全;孙岩;单世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选择素E、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选择素E、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是粘附分子家族的成员,血液中可检测到可溶性选择素E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粘附分子由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及其它多种细胞表达,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等之间的粘附,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炎症与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许多研究发现粘附分子与1型糖尿病关系密切[1,2].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粘附分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测定血清可溶性选择素E、sVCAM-1,报道于下.

    作者:邢玉波;李红;王舟;周永列;娄霞英;徐杭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Pendred综合征基因的表达和Pendrin蛋白的功能

    Pendred综合征(PDS)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首先为Pendred于1896年报道[1].PDS的临床特点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以及甲状腺肿大.恰好在Pendred提出PDS百年之后(1996年)Sheffield等,Coyle等分别证实PDS基因位于染色体7q[2,3].随后PDS基因被克隆[4],目前的文献证实其表达限于甲状腺、内耳、肾脏、子宫内膜和胎盘[4,5].其功能产物为Pendrin蛋白,是一种碘/氯转运蛋白.尽管近年来有上述突破性研究进展,目前对Pendrin蛋白的功能及其调节所知不多.

    作者:陈序吾;铃木幸一;王立平;张巾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左旋精氨酸兴奋试验评价超重和肥胖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

    胰岛β细胞的早期分泌相对调节人体葡萄糖代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用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法对正常人、超重肥胖者胰岛β细胞的兴奋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作者:王颜刚;王伟;于宏伟;闫胜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细胞外基质作为血管壁的主要成分在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即相对分子质量92000的明胶酶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动态失衡关系密切.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测定MMP-9血浆水平、MMP-9 mRNA表达变化,以探求MMP-9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郭立新;汪恕萍;李萍;何军;粟绍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GDM)往往是妊娠中晚期伴随胰岛素抵抗(IR)的发展而发生的,故经典的观点认为GDM主要与IR有关.IR是指胰岛素靶组织(如骨胳肌、脂肪组织、肝脏等)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的作用减弱.妊娠期的IR与胎盘分泌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有关.不过,单一的IR尚不能引起GDM.因为妊娠中晚期IR均增加,但仅约5%发展为GDM.提示GDM妇女除了有IR,胰岛素分泌可能也存在缺陷[1].

    作者:欧阳凤秀;沈福民;李笑天;潘明明;宋美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游离饱和脂肪酸诱导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对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用不同剂量的游离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软脂酸(PA)和硬脂酸(S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Leydig细胞(LC-540)24 h~72 h,然后用台盼蓝排除法测定细胞的生存率;(2)用DNA片段法确定是否存在细胞凋亡;(3)观察外源性神经酰胺C2-ceramide(25~200 μmol/L)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Fumonisin B1是否可以阻断PA引起的细胞凋亡;(4)观察检测AA是否对PA引起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结果 (1)PA和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的生存率,而10倍于生理浓度的AA(10 μmol/L)能够显著增加细胞的数量;(2)DNA片段化研究证实PA引起的细胞死亡为凋亡;(3)C2-神经酰胺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细胞凋亡;饱和脂肪酸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神经酰胺造成的,因为Fumonisin B1可以阻断PA的致细胞凋亡作用;(4)AA能够部分阻断PA的致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1)PA和SA引起睾丸Leydig细胞凋亡并可能与神经酰胺有关;(2)AA能够部分阻断PA所致的凋亡作用.

    作者:吕朝晖;母义明;汪保安;郑华;陆菊明;李江源;潘长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纯子宫切除术后血清FSH及E2水平的变化

    目的通过检测单纯子宫切除手术和子宫保留手术患者的血清FSH和E2水平,为临床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子宫切除术后激素的替代疗法提供线索.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FSH和E2水平.结果术前子宫切除组与子宫保留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FSH和E2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于术后7天,子宫切除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及子宫保留组(P<0.001),而血清E2水平则显著低于术前及子宫保留组(P<0.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子宫切除组血清FSH水平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子宫保留组及对照组(P<0.001),而血清E2水平则逐渐降低,均显著低于子宫保留组及对照组(P<0.001).至术后3年,子宫切除组血清FSH和E2水平分别为(37.47±2.43)IU/L和(92.32±6.72)pmol/L,与对照组及子宫保留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子宫切除组各种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子宫保留组(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可使卵巢出现早衰,提前进入绝经期.

    作者:金杭美;张信美;郑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个Ⅱa型多内分泌腺瘤病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检测一个Ⅱa型多内分泌腺瘤(MEN-Ⅱa)病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提取9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0和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DNA测序.结果家系中2例经病理确诊的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Cys(TGC)634 Gly(GGC)错义突变,另筛查出4名成员为该突变基因携带者,其中2例经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有新生物,1例双侧甲状腺及双侧肾上腺有新生物,1例15岁的突变基因携带者无临床表现.结论对MEN-Ⅱa家系的基因分析证实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在密码子634存在TGC→GGC突变,对MEN-Ⅱa能在基因水平作出诊断.对MEN-Ⅱa家系成员作分子遗传学分析有助于判断患MEN-Ⅱa的危险性和临床上作进一步处理.

    作者:韩战营;张奎星;高平进;何鑫;王谷亮;孙冰;郭冀珍;朱鼎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要重视和发现多内分泌腺瘤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本期刊登了<一个Ⅱa型多内分泌腺瘤病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研究>论文[1],以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一例报告>[2].多内分泌腺瘤病并非罕见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多内分泌腺瘤病国外已报道近五百个家系,而国内的报道和研究不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多民族国家,应当说此病尚未引起足够认识与重视.

    作者:陈家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组织中Fas、Fas配体、Bcl-2、Bax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配体(FasL)、Bcl-2、Bax表达与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HT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Fas、FasL、Bcl-2、Bax表达及分布,应用Mias99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HT组甲状腺组织中Fas、FasL、Bcl-2、Bax阳性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HT组中组织结构破坏较重区域中小滤泡及失去正常滤泡结构的腺上皮Fas、FasL、Bax表达高于其它腺上皮,滤泡结构较完整的区域Bcl-2表达较高.结论 Fas、FasL、Bcl-2、Bax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HT发病过程,其导致的细胞凋亡增高可能是HT甲状腺细胞破坏的重要机制之一;Bcl-2在维护HT甲状腺滤泡结构的完整性中起着某种重要作用.

    作者:赵亚平;崔丽英;王加林;刘泽红;吴和军;周玮;吴正和;颜萍;贾美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0年300名中国内分泌医师对Graves病治疗的态度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内分泌科医师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内分泌医师对Graves病的治疗态度,并与国外有关资料进行比较.

    作者:戴为信;胡明明;卓勤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物基因(IL-1RN)多态性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和电泳检测IL-1RN多态性,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在166例绝经后妇女中发现了A1A1,A1A2和A1A4三种IL-1RN基因型,91%的绝经后妇女属于A1A1型,杂合子A1A2/A4型的腰椎骨密度低于纯合子A1A1型,但这种差异受到体重的影响,两组的骨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1RN多态性与体重有关,但与骨密度无直接关系.

    作者:赵红燕;朱汉民;刘建民;朱晓颖;陈家伦;许曼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浆和红细胞的脂过氧化物和抗氧化剂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自由基代谢紊乱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吴华香;周君富;王巧宏;宋作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山东沿海地区碘营养状况和易感HLA等位基因对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影响

    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是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遗传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采用国家标准化尿碘测定方法测定山东沿海地区不同人群的尿碘,将碘营养状况和易感HLA等位基因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观察它们对GD、HT发病的影响.

    作者:闫胜利;王斐;王颜刚;王娈;赵世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试验时肺气体交换功能变化初探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能力及其运动时肺的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的变化.方法无明显慢性并发症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名和健康非吸烟对照组20名进行限时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其静息时和运动中肺的通气与气体交换量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患者大运动负荷量、运动末的大每分耗氧量及每搏耗氧量均较对照组低,运动末的大每分通气量、大潮气量、大呼吸频率、大心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呼吸商在运动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明显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运动能力显著下降(P<0.01),但运动中肺的通气功能无异常改变,推测其运动能力的下降可能与肌肉组织氧的摄取与利用障碍有关.

    作者:郑翠霞;陈余清;徐凤珍;王爱华;宋怀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