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强;金林;张冬子;张明;杨震;陈斌;陈伟;行治国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上见到的脑室出血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脑室出血,占全部的81.1%~92.6%.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组织出血破入脑室所致,其中多数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还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创伤等因素.
作者:曾令先;杨广亮;杨赛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肾囊肿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小的囊肿无症状无需治疗,大的囊肿则会引起临床症状及器官损伤,需及时治疗.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对30例36个囊肿作穿刺硬化剂治疗,并进行3个月~1年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先政;夏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简称支气管镜)在成人气道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确诊和治疗的成人气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音减弱、吸气相干啰音;院外误诊10例,其中误诊为肺癌4例、肺炎2例、支气管哮喘1例等;19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取出,1例转胸外科手术取出.结论 成人气道异物临床上容易误诊,可弯曲支气管镜在成人气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姚清;李多;郑俊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的治病机制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临床病案讨论血塞通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病例的观察中血塞通可以引起出血性疾病,有出血性疾病者慎用.结论 血塞通可引起过敏性紫癜,提醒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要密切观察,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壮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氯沙坦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治疗12周后测定上述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 CHF心功能Ⅳ级患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Ⅱ级患者(P<0.01);(2)氯沙坦组治疗后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缬沙坦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不全加重而明显升高,尿酸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氯沙坦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具有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
作者:王利芳;杨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炎症递质,Ang Ⅱ可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多种细胞表达多种炎症因子,参与AS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相应的药物干预(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抗AS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于丽娜;徐延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 方法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56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影响:舒张早期大充盈速度(VE)升高;舒张晚期大充盈速度(VA)下降;VE/VA升高;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加速时间(EAT)下降;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加速时间(EDT)下降;EAT/EDT升高均有改善(P<0.05),VE、VA和EDT改善显著(P<0.01);而左心室收缩功能心搏出量(CO)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何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10月10日,在第二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抗栓20年回顾的研讨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介绍了全球多国、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CURRENT-OASIS 7研究的初步结果.该研究进一步证实氯吡格雷(波立维)高剂量治疗方案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2008年1月-2009年6月山西阳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1d后评价功能缺损评分及病残程度.结果 治疗组50例中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9例,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50例中,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0例,无变化11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具有良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勇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10月10日,记者从第二十届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上了解到,作为本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伍贵富教授、杜志民教授以及美国专家John CK Hui教授一起,就进一步合理化应用体外反搏治疗技术展开研讨.专家们对体外反搏治疗或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并积极呼吁将其作为冠心病早期干预、提高心血管疾病社区管理及康复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老年自发性气胸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青年自发性气胸60例对照.结果 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疾病基础,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少,呼吸困难多,体格检查双肺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易误诊、漏诊,应提高认识.
作者:钟小理;王延红;陈秀香;罗菊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观察眩晕宁颗粒剂(桂林同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手法治疗;治疗组35例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眩晕宁颗粒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5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眩晕宁颗粒剂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传;程常福;王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心脏射频消融导管(FireMagic)于10月11日正式上市,并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FireMagic以操控性好、信号采集精确稳定、温度感应快速精确、多种弯型选择、性能安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心脏中心专家的好评,同时该技术的问世,将彻底打破当前心脏射频消融导管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SMARTAIR-ST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接受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两组同时使用抗感染化痰解痉支持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输液时发生输液反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静脉留置输液发生12起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结果 实施干预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为零.结论 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护理行为,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是防范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黎玉荣;王艳芬;刘晋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持续有效开展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7-12月纳入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的389例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将这些患者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依从性、相关知识正确率等情况.结果 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5.35%;在规范化管理组中,血压控制率85.84%、药物依从率99.70%、患者相关知识正确率等均在70%以上.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作用明显,但应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规范化管理率.
作者:高喜莲;田军;曹丽莎;钟璐;王颖婷;宋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探讨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入院的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缺血性心脏病组(214例)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组(106例).年龄42~86岁,在入院时记录所有患者标准12导联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与急性脑梗死后一年内死亡危险的关系.结果 196例(61.2%)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一项或多项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其构成为ST段压低91例(28.4%),T波倒置100例(31.3%),异常Q波38例(11.9%)和ST段抬高14例(4.4%).106例(33.1%)既往无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组的死亡率34例(15.9%)与无缺血性心脏组的死亡率(4.7%)相比显著增高.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包括异常Q波、ST段压低、T波倒置.结论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这些变化倾向由于既往缺血性心脏病而不是急性脑梗死状态本身引起.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后死亡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付进红;刘彩霞;张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48例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NIHSS以及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宏;刘万娟;丁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 8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含时间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入院第1d及出院前1d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观察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及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紊乱.
作者:刘俊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1例,年龄60~70岁,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及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组,进行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明显上升(P<0.05).联用依折麦布后,TC、LDL-C、TG有进一步的下降,其中TC、LDL-C的变化率,达标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HDL-C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组.
作者:赵美丽;刘大钧;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