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光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如不积极防治,可能发展为完全性卒中.阻止TIA的发作,正确评价和适时干预TIA,对预防永久性脑缺血有着重要意义[1].我院近两年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亮;高兰平;曹亚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而且具有多向、多效的非调脂作用,早期应用他汀药可以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文即对他汀药非调脂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安芳;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280例,其中合并MOF者63例. 结果 63例肺心病合并MOF者中,死亡43例,总死亡率68%;并发2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52%(15/29);并发3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65%(11/17);并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100%(17/17).结论 肺心病合并MOF,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预防发生脑、肾、胃肠、肝、DIC等并发症.
作者:邓永萍;黄永平;刘金玉;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及氯吡格雷对其影响.方法选TIA患者143例为TIA组,于症状出现后24h内测血浆LPA含量,选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在143例TIA患者中选取近1个月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11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75mg/d)和阿司匹林组(75mg/d),每组58例.检测患者服药1个月后的血浆LPA含量,并记录1个月内缺血发作次数. 结果TIA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PA含量分别为(5.97±1.22)μmol/L、(2.79±1.24)μmol/L(P<0.001).服药1个月后,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血浆LPA含量分别为(3.17±0.87)μmol/L、(3.51±0.92)μmol/L(P<0.05).两组缺血发作次数分别为(2.07±1.02)μmol/L、(3.36±1.14)μmol/L(P<0.01). 结论 TIA患者血浆中LPA含量明显增高.氯吡格雷能明显降低TIA患者血浆LPA含量并减少缺血发作次数.
作者:李晓宇;李辉;盛华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老年肺炎为老年人肺实质的急性炎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营养状况不佳,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有的缺乏肺炎的肺部症状,容易误诊、误治.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老年肺炎患者112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吴庆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冠心病是高龄人的常见病,而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但文献中有关神经精神症状的并发症报道甚少.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这种并发症逐渐增多.现将我们观察的32例高龄AMI患者神经精神并发症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82岁,主因咳嗽、咳痰人院,痰液呈黑黄色、粘稠、不易咳出,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医嘱给予唐人欣静脉滴注,滴注20分钟后,患者输液侧手臂沿着血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伴皮肤瘙痒,考虑静脉炎,立即停用唐人欣静脉滴注,并给予硫酸镁局部外敷.
作者:梁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尿道断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泌尿系损伤,我科于2006年11月9日收治一例尿道断裂行尿道会师术后并发左侧肺不张的患者,经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部分心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心电图QRS波增宽.有人认为QRS波增宽代表了心功能的恶化和左室EF的降低,心室收缩活动的不协调,但目前这一说法仍存在争议.对于预测死亡和猝死的发生,QRS增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戴锦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年人由于担负着社会、家庭双重角色,患脑血管疾病后,心理反映尤为复杂,多表现为焦虑、抑郁、多疑和悲观.现将我科对中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试验室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者常见的3个症状是头痛(64%)、精神异常(60%)和抽搐(38%),常见的3个体征是发热(85%)、巴宾斯基征(64%)和布鲁辛斯基征(49%).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异常频率较高的3项检查是脑电图(EEG,90%)、脑脊液(CSF,78%)和磁共振成像(MRI,71%). 结论我们的资料显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EEG、CSF、MRI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李月菊;王继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代谢综合征描述了有3个或3个以上有如下临床特点的一组高危人群:肥胖,高甘油三酯,低HDL,高血压和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cRP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作者:王一丹;杨万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26例,临床较为少见现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徐显贵;肖志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4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浩;张文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要由于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流自裂口处进入主动脉中层,使动脉中层与外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一假腔.主动脉夹层的年自然发病率约1/100 000.作为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预后很差.
作者:邵忠;张继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0%),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致死率、病残率较高.我们采用血栓素(TXA2)合成酶抑制剂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应用治疗老年脑梗死,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娟;李军涛;张鹏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病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和生长激素(GH)的水平变化,对比观察两者在CHF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 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非心衰组30例和心衰组72例.心衰组中冠心病31例,高血压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组22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3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BNP和GH的浓度,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心衰组BNP水平较非心衰组显著升高(P<0.001);GH水平较非心衰组升高(P<0.05).在不同病因组间,BNP和GH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NP和GH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BNP>GH,灵敏度和特异度BNP均优于GH(P<0.05).BNP和GH均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P值均为<0.001. 结论 (1)BNP和GH均有助于CHF的诊断;(2)BNP诊断CH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GH.(3)二者单用对于心衰诊断的灵敏度高于联合应用,可用于筛选;BNP和GH联合应用可提高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率,减少筛选成本.
作者:李彦红;王凤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为一少见心血管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等疾病而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回顾1998年2月~2006年5月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15例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志鹏;孙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19(Interleukin-19,IL-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分别测定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9、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同期检测各组肺通气功能.结果 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1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急性发作期IL-19水平较缓解期升高(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期IL-8、TNF-α水平均较缓解期升高(P均<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10水平较稳定期对照组升高(P均<0.05);缓解期IL-10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IL-19水平与FEV1.0呈负相关,与同期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IL-19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并导致气流阻塞的形成.
作者:黄爱本;张沪生;庞宝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止血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16例健康人清晨空腹采血3毫升,以ELISA方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水平显著高于UAP患者(P<0.05),U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水平显著高于SAP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显著的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和内皮损伤.
作者:潘三葱;秦中胜;韩麦丰;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