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尿管后尿液渗漏的原因及分析

张倩

关键词:留置尿管, 留置导尿, 手术后患者, 气囊注水量, 排尿困难, 尿液渗漏, 临床工作, 护理技术, 应用, 溢出, 尿量, 尿道, 麻醉
摘要: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尿液除自尿管中流出外,还会从尿道溢出.本文主要分析临床工作中患者接受留置导尿后,发生尿液渗漏与尿管的型号、气囊注水量及患者性别的关系.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CHD)的病理基础.AS斑块处存在着慢性炎症过程, 这一过程的急剧变化,可导致内皮损伤、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促使稳定型心绞痛(SA)向ACS发展.本研究检测了多种炎性标志物,旨在进一步探讨急性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宇;高峰;马景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脑性瘫痪与产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就其病因的探讨有了新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尚(青鸟);杨慧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策略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GAD不仅造成患者的身心疾苦,还损害他们的社会功能,造成相当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Grennberg(1998年)等[1]利用多变量回归分析,计算美国每年与GAD相关的费用.结果发现,GAD每年的治疗费用大约681亿美元,其中精神科的治疗费用占31%,而非精神科的药品费用占54%.因此,对GAD的药物治疗策略是精神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陈树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神经黏蛋白与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黏蛋白(Neurocan)是由神经元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可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神经黏附分子和神经元胶质细胞黏附分子结合,调节细胞连接,影响轴突生长[1].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Neurocan的表达增加,并抑制轴突生长.Neurocan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和损伤后的修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谭峰;万赛英;陈文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士长护理管理体会

    一个科室管理水平的高低,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作为一名护士长,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能力,还要懂得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凝聚全体护士的力量,把护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搞上去.

    作者:张凤春;张宝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40例重症SARS患者乳酸脱氢酶的变化与预后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患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5日~5月20日收治的40例重症SARS患者的LDH变化.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LDH不升高(17例)或LDH升高<2倍正常值(16例)及LDH升高>2倍正常值但很快下降在2倍正常值范围内(4例)的3类患者,共37例,第二组为LDH持续>2倍正常值患者,共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第一组患者35例好转出院,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均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5.4%(2/37);第二组患者经治疗无效全部死亡,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为3/3.两组患者预后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DH持续>2倍正常值的SARS重症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军;于岩岩;聂立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抬高、BNP变化对左室重构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血浆中BNP 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LVRM)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电图ST段、BNP对LVRM的预测价值.方法 首次AMI患者共48例,比较PCI前及术后1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37例,ST段下降≥50%;B组:11例,ST段下降<50%;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AMI后2~3d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 PCI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B组治疗前、后BN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PCI治疗后2~3d及3个月时LVEDD比较,B组LVRM发生率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BNP持续抬高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春光;付强;王临光;张毅刚;王彥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镁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及防治作用

    镁是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元素,与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镁作为多种酶的辅基参与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在线粒体功能,能量产生,维持离子梯度平衡,静息膜电位水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国际研究机构报道75%的中老年人缺镁[1].而很多疾病与人体组织细胞缺镁有关,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与镁的关系为密切.本文参考有关文献,探讨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镁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陈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和东菱克栓酶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东菱克栓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3~2005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5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和东菱克栓酶,对照1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对照2组应用东菱克栓酶,连续应用7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1组、2组(P<0.01),对照1组、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7、14d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东菱克栓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更有效中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许光霞;彭玉华;岳宗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频电刀在头皮切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高频电刀切开头皮的安全性.方法 60例单发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成电刀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电刀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高频电刀切开头皮安全可行.

    作者:佘晓春;陈勇军;王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剂,脑细胞活化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明显下降,但以谷红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使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作者:王洪涛;董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咪达普利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短期使用咪达普利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虞华鹏;殷洁;高成志;赵震;姜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留置尿管后尿液渗漏的原因及分析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尿液除自尿管中流出外,还会从尿道溢出.本文主要分析临床工作中患者接受留置导尿后,发生尿液渗漏与尿管的型号、气囊注水量及患者性别的关系.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58例心律失常患者冠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研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疑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病变阳性组134例,其中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104例(77.6%),不伴心绞痛30例(22.4%).冠脉病变阴性组124例,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者6例(4.8%),不伴心绞痛118例(95.2%).结论 心律失常伴心绞痛诊断冠心病可能性大,而仅以心律失常诊断冠心病可能性较小.

    作者:杨燕玲;刘春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策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不稳定的斑块,继而出现斑块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并导致冠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SCD).ACS具有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但可救治的特点,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评价和正确处理.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田洪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露醇降颅压致肾损害15例临床分析

    当颅高压确立时,首先要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以保证脑组织可维持生命的低限度的代谢活力,对部分非手术减压的患者,甘露醇的应用则是首选.今将我科近几年来处理的颅高压患者中急性期应用甘露醇后出现的肾损害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郑志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成人Still病二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57岁,因头痛、发热4d,全身红色斑疹3d于2005年9月11日入院.患者于4d前因受凉后出现头痛,畏寒、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液痰,伴全身关节、肌肉疼痛,四肢远端关节红肿明显,右踝关节疼痛为明显.

    作者:杨维华;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试题(2006年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20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脂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因此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建议降糖、降脂应同时进行.

    作者:刘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