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明;章士正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研究运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便秘型、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和降结肠组织黏膜水通道蛋白(AQP)8 mRNA的表达,分析AQP8表达与IBS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IBS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作者:马瑞军;陈星;汪嵘;原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代谢障碍、运动障碍(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胆汁淤积、肠道转运减慢)及反常的遗传背景.小肠运动障碍对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王陵;董蕾;段炜;何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6年5月至2006年5月我们共对75例胰体尾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我们对此进行分析,探索胰体尾癌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负健;杨关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有逐年上升趋势[1] .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肠腔内细菌在UC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UC是机体对肠道某些细菌不耐受而造成的免疫损伤的新观点[2].
作者:李国华;陈江;吕农华;曾晟;廖旺娣;李宝莲;徐萍;王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solitary 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SEP)由Schridde在1905年首先报道,临床上非常少见.多发生于淋巴组织较丰富的头颈部.而在直肠的SEP极为罕见.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4例直肠SEP,结合文献回顾,探讨直肠SE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作者:毛伟芳;陈琳琳;劳伟峰;朱洪波;宋章法;黄学锋;王达;林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白细胞介素(IL)-8属于趋化因子超家族成员,是一种内源性和多源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8是一种糖蛋白,与受体(IL-8R)结合后发生作用.目前已知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IL-8R.
作者:郑天郢;张昕;王永刚;高雪芹;张华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结肠特异性免疫性疾病,是在遗传易感背景下,在环境、感染、某些食物等因素诱导下,导致结肠黏膜的免疫损伤所致.我们通过检测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NK细胞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钟英强;黄花荣;郭佳念;颜蓉;李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是研究神经电生理、药理、再生及移植等的重要手段,对相关领域科研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目前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来源几乎全集中于脑、脊髓神经系统,取材种属也多为鼠类或鸡胚,来源于其他种属组织的鲜有报道.
作者:程永波;房殿春;柴建军;郭丽萍;罗元辉;周建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现缺乏对肝移植的规范管理和制约,迫切需要一个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理念指导肝移植工作的科学发展.为此,我们萌发了建立围肝移植学(peri-liver-transplant medicine,PLTM)的想法,将肝移植手术及其前后的工作视为一个整体,改变过去以手术操作为中心,围手术期各项工作为辅助的观念,更注重肝移植受体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使我国肝移植工作系统、健康发展.
作者:李定国;兰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所致大鼠急性胰腺炎早期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以高脂饮食(77%普通饲料+20%猪油+3%胆固醇)制备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取正常和高脂大鼠各18只,铃蟾肽腹腔注射制备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两组其余各38只动物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制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观察各组大鼠3、6、24 h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差异(每组6只),并比较1周时两组ANP大鼠的死亡率(每组20只).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观察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 1周时高脂AN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ANP组(75%比50%);参照Schmidt胰腺组织半定量积分法,高脂各组较相对应正常血脂组的胰腺坏死、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加重,尤以6h组为.6h时,高脂AEP组与正常血脂AEP组相比,水肿、坏死、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指数分别为:3.92±0.20比3.00±0.00、3.924±0.20比2.42±0.49、1.83±0.26比0.42±0.20、1.83±0.26比0.58±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脂ANP与正常血脂ANP组相比,坏死、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指数分别为:4.00±0.00比3.25±0.29、3.42±0.80比1.80±1.09、2.67±1.03比1.1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水肿指数为3.58±0.38比3.2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诱导3 h后,高脂组及正常血脂组胰腺表达均上调的基因有10个,表达均下调的基因有49个(其中11个为表达序列标签,EST).结论 高脂血症可增加大鼠ANP时的死亡率,加重大鼠AEP和ANP时胰腺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为高脂血症影响信号转导,加重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紊乱等.
作者:杨佳芳;王兴鹏;吴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发生率,分析糜烂性食管炎(E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亚型患者重叠FD、IBS症状发生率的异同.方法 通过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将147例GERD患者区分为EE 47例、病理性酸反流[NERD pH(+)]42例和生理性酸反流[NERD pH(-)]58例.根据罗马Ⅱ诊断标准对患者重叠FD、IBS症状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问重叠症状发生率.结果 147例GERD患者中重叠FD症状54例(36.7%),重叠IBS症状19例(12.9%),其中同时重叠FD、IBS症状10例(6.8%).EE及NERD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11例(23.4%)及43例(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及NERD pH(+)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11例(23.4%)及13例(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D pH(+)组及pH(-)组重叠FD症状者分别为13例(31.0%)及30例(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及NERD组重叠IBS症状者分别为6例(12.8%)及13例(占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D pH(+)组及pH(-)组重叠IBS症状者分别为4例(9.5%)及9例(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GERD患者重叠FD、IBS症状.无异常食管酸暴露的烧心患者易合并FD症状.
作者:元刚;彭穗;肖英莲;陶金;熊理守;林金坤;胡品津;陈旻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AdEasy系统构建共同表达人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NF4α,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株,观察HNF4α表达上调对肝肿瘤细胞的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逆转录(RT)-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HNF4αcDNA片段,利用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质粒pAdHNF4α,经293细胞包装后得到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NF4α;将AdHNF4a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和Hep3B,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HNF4α在上述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观察外源导入HNF4a对肝肿瘤细胞的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连接、重组后通过酶切和测序法筛选出病毒质粒pAdHNF4α;经293细胞包装,4 d后观察到GFP明显表达,反复扩增终获得约1×1010 efu/ml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HNF4α;AdHNF4α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72h后,有约90%以上的细胞表达GFP,HNF4α mRNA表达明显上调,蛋白表达分别增加3.4倍(HepG2)和5.2倍(Hep3B);同时肝细胞相关功能基因包括载脂蛋白、细胞色素P450家族、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及葡萄糖-6-磷酸酶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且肿瘤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可将外源HNF4α基因导入肝肿瘤细胞并维持高效表达,同时正常肝细胞重要功能基因表达亦增强,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明显改善,这将为基因修饰移植肝细胞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尹川;林勇;沈健伟;张新;王要军;岳海燕;谢渭芬;曾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巴柳氮钠(商品名:贝乐司)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6月在河南省16家医院治疗的活动性UC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8)和对照组(n=61).治疗组患者服用巴柳氮钠片剂每天6g,连续4周,缓解后改为每天2g,继续4周;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片剂每天4g,连续4周,缓解后改为每天2g,继续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结肠镜下黏膜和组织学表现.结果 治疗后8周,发现巴柳氮钠与SASP均可有效控制UC患者的病情发作(总有效率为84.2%比76.7%,P>0.05).在治疗2周后,巴柳氮钠比SASP能更迅速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痛(42.1%比69.8%)、腹泻(23.1%比55.6%)和脓血便(58.3%比76.5%),并可改善内镜下黏膜炎症表现及降低黏膜组织炎症分级(P<0.05).患者服用巴柳氮钠的依从性好.该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影响,治疗后血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SASP(P<0.01).结论 巴柳氮钠是一种良好的控制UC活动性的药物,能维持病情缓解,不良反应少.
作者:河南省巴柳氮钠临床协作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胰性脑病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为3%~27%,而死亡率高达40%以上[1].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保护机制,它能保护大脑免受外周致病因子的攻击[2].血脑屏障的损伤和通透性升高是多种CNS炎症及病变的前提口[2-4].
作者:丁震;刘俊;钱伟;蔺蓉;侯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延误治疗易并发胆囊坏疽或穿孔,病死率高,须立即手术.但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多合并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手术条件差,我们对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安忠;杨崇美;崔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利用益生菌调节微生态平衡、研究开发微生态制剂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1,2].微生态新药在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倍受关注,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逐步增多.
作者: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鸟氨酸脱羧酶(ODC)是细胞增殖过程的关键酶,能促进细胞内多胺合成.多胺对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黏膜损伤后修复.ODC对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1].肠黏膜损伤后ODC大量表达,促进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因此其可用于评价黏膜损伤程度及修复效果.
作者:迟莉;李茹柳;郭文峰;徐颂芬;高小玲;陈蔚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问质瘤(GIST)中Nestin和C-kit在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Nestin在GIST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16例胃肠道问质瘤中Nestin、C-kit的表达(其中22例同时收集新鲜组织),并收集10例正常胃肠道组织和15例平滑肌瘤作为对照.结果 1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04例(89.7%)Nestin表达阳性;53例良性和63例恶性GIST中分别有47例(88.7%)和57例(90.5%)Nestin表达阳性;Nestin表达水平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P>0.05).116例GIST中C-k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4.8%(110/116),Nestin和c-kit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GIST均有Nestin和C-kit表达.与正常胃肠道组织和平滑肌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GIST中有Nestin高表达,与C-kit联合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但不能作为判断肿瘤危险度的指标.
作者:冯菲;门琼;刘伟强;马大烈;吴瑾瑜;施媛;姚永华;王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期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够在体外或体内促进卵巢癌[1]、宫颈癌[2]和恶性胶质细胞瘤[3]等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证明ANG-Ⅱ通过其1型受体(AT1R)发挥促肿瘤生长作用[1],提示拮抗AT1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癌途径.
作者:张会娟;张志宇;李建生;段艳峰;曹静;李海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与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频率及体外抑制功能的变化在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CD4+CD25+Treg细胞的频率及表型以及特征性标志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同时通过MACS缓冲液分选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应用[3HI]胸腺嘧啶渗入法研究CD4+CD25+T细胞对自体CD4+CD25-效应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外周血IL-6水平.结果 活动性CD患者外周血IL-6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活动性CD患者外周CD4+T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频率显著低于非活动性C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抑制功能试验同样提示活动性CD患者的CD41+CD25+Treg细胞抑制功能减弱.结论 CD4+CD25+Treg细胞抑制功能减弱与CD发病可能有关,可初步解释CD患者出现的免疫耐受缺失现象.
作者:孙菁;李卫鹏;姚玮艳;许斌;乔敏敏;章永平;史桂英;葛海良;袁耀宗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