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宏基因组研究进展

刘文娟;李岩;王晓芝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 肠道宏基因组, 菌群失调
摘要:肠道菌群指人体肠道内生活着的细菌,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有1000余种。肠道微生物对人体自然免疫、适应性免疫发育成熟有利[1],可参与糖类、蛋白质代谢,促进铁、镁等矿物元素吸收、合成多种维生素及非必需氨基酸。以往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主要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生物芯片研究肠道菌群。由于DGGE 只能检测到环境样品中十几种优势菌,对痕量微生物无反应;电泳条带中包含多种16S rDNA序列,为获悉具体菌种信息,需进行克隆、测序等,实验操作繁琐,且不能反映微生物的丰度情况;生物芯片通过探针获得微生物多样性信息,通过信号强弱判断微生物丰度准确性亦不高。因此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受到限制。宏基因组学研究对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 DNA 进行克隆,并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和筛选等手段获得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者根据 rDNA 数据库设计引物,通过系统学分析获得该环境中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态学信息。可解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化关系、种群结构、功能活性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极大扩展了微生物学研究范围[2]。现就近年来基于此基础上国内外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做一总结。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腿痛 VAS 评分;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情况;根据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术后3月疗效结果。结果1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患者腰痛、下肢痛 VAS评分由术前的6.98、8.19分下降至术后1 d 3.21、2.83分,术后1月2.06、2.45分,术后3月1.64、1.92分,术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 ODI 由术前的75.93%降至术后3月时21.46%。术后3月随访,按照MacNab 评价标准,优者51例(43.59%),良者59例(50.43%),可者7例(5.98%),差者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4.02%。结论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锴;夏振娟;孙兆忠;房清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枸橼酸抗凝方案及血液灌流应用研究

    目的:改良目前血液净化枸橼酸抗凝方案,减少灌流过程中堵管发生率及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减少,以及血液灌流对全身凝血机制的影响,研究其应用可行性。方法纳入初次行血液灌流病例随机进行目前通用血液灌流方案或改良后血液灌流方案,对照其灌流过程中灌流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及灌流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改良后枸橼酸抗凝方案堵管发生率变化不明显,但其导致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凝血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活酶血时间延长等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枸橼酸抗凝治疗方案,操作简便,对体内各相关指标影响较小,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周国军;张方霞;邱建清;吕毅;夏玉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362例拔除术临床体会

    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中,由于其阻生类型多样,变异较大,手术视野小,创伤大,操作难度高,手术较复杂。临床以水平阻生及低位前倾阻生拔除比较困难,术中术后并发症亦较常见。作者对362例水平阻生及低位前倾阻生牙分别采用锤凿法(去骨、劈冠、舌侧骨板劈开)和高速涡轮钻法(去骨、增隙、分牙)进行手术,并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韩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硝唑中空泡腾栓的研制

    目的:建立甲硝唑中空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36型混合脂肪酸酯作基质制备甲硝唑中空泡腾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结果甲硝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5~15μg/ml ,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 =1.08%),精密度为0.89%。结论本方法设计合理,工艺可行,质量检查符合有关规定。

    作者:邢树礼;成文娜;高新富;宋征;刘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原因不明反复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免疫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原因不明反复流产(URSA)患者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 URSA 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0例健康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丈夫淋巴细胞对 URSA 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集患者外周血并检测其免疫细胞的标志,检测对照组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标志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 URSA 患者的 CD4+细胞百分比、CD4∶ CD8比值和 NK 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1.75±4.34vs36.04±3.85,1.75±0.65vs1.44±0.47,17.10±5.43vs9.87±4.76,P <0.05);治疗后,三者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41.75±4.34vs35.83±5.72,1.75±0.65vs1.41±0.51,17.10±5.43vs11.27±3.02,P<0.05)。结论 URSA 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变化可能与 URSA 的发生有关。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治疗 URSA 的有效手段。

    作者:崔海丽;刘世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起始时间的近期及远期预后观察

    目的:研究全身亚低温不同起始时间对急性脑梗死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佳时间窗。方法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12 h 时(A1)22例及12~24 h(A2)32例;对照组6~12 h (B1)30例及12~24 h(B2)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脑保护及对症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身亚低温治疗,配合冬眠合剂。使肛温控制在33~35℃。降温持续时间5~7 d 。评定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1、3、6个月各时间点 NIHSS 评分、MRS 评分。并记录死亡、再发脑梗死等终点事件。结果①起始时间6~12 h与12~24 h 亚低温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各自对照组。②6~12 h 亚低温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12~24 h亚低温组。③肺部感染是亚低温治疗较常见并发症,但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脑心综合征的并发症。结论24 h 内长程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且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于天霞;马丽丽;杜文贞;邵鹏;任金岩;郑娟;闫志慧;王敏;于凌;孔敏;梁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恒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氧气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吸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气管切开前均无肺部感染、无肺部慢性疾病、APACHE Ⅱ评分8分以上。实验组采用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湿化瓶吸氧+间歇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气道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心率、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湿化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恒温湿化氧疗湿化效果较好。

    作者:王文芳;吴燕;陈建梅;韩仲洁;李晶晶;杨晓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跨理论模型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跨理论模型在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某医院内分泌科5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收集5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出院时结果分析,实验组在行为改变阶段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出院后半年的随访发现,两组在行为改变阶段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在短期内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而影响生理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罗倩倩;高芳;万青;刘芳;刘成霞;唐永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行单襻缝线固定60例临床分析

    对于小切口白内障若术中因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晶体后囊破裂病人,或外伤性白内障术前发现后囊膜破裂病人,术中不能常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多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鼻侧或下方留有部分后囊膜,缺损小于1/2象限病人,我们目前采用单襻缝线固定术,该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宋邦建;成永海;秦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固定、椎间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椎间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21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合并下肢神经损伤症状,术前后凸 cobb 角度为19°~42°,平均28°。其中,共有8例骨块突入椎管内,骨块突入椎管内占矢状径1/3者4例,1/2者2例,大于1/2者2例。术前、术后、随访时测量后凸 cobb 角,并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Frankel 分级。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和改善。术后 X 线片检查显示所有的患者均示骨性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无塌陷。术后 cobb 角为0~11°,平均4.8°。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椎间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创伤小,出血少,方法简单,矫形效果良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海涛;邵诗泽;付松;孙秀琛;刘海军;王欢;黄相鹏;王龙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姐妹均患双侧乳腺癌1例报告

    目前乳腺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为单发,双侧乳腺癌较为少见,而姐妹俩同为双侧乳腺癌的患者则极为罕见。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俩姐妹同为双侧乳腺癌的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飞艳;董新军;霍玉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0T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肿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病人进行3.0T 磁共振的颅脑 SWI 及常规序列(包括 T1SE ,T2FLAIR ,T2WI ,DWI 及 T1增强)扫描,其中10例病人行相应病理检查,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独立对每个序列的图像进行逐层对比分析。结果 SWI 在显示血液代谢产物、静脉血管和肿瘤内部结构方面优于 T1增强序列,可显示 T1WI 增强上不能显示的信息(P<0.05);SWI 显示恶性肿瘤内部多发微岀血现象远较良性肿瘤明显。结论 SWI 序列具有很好显示血液代谢物、静脉血管及瘤内结构的能力,能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

    作者:孙朋朋;姜兴岳;郑林丰;李康安;张贵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滨州某高职院校学生手机微生物超标率调查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平均每人拥有多部手机,学生随身携带,使用频率极高。本文对滨州高职生手机微生物污染率进行调查,为手机定期保洁、消毒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青;郑风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4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术,包括 Bentall 术28例,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0例。结果住院死亡者2例(4.16%),其中1例术中心功能较差,无法撤离体外循环而死亡;另1例术后长期昏迷,其家属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偏瘫者1例、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声音嘶哑者5例、胸部切口感染者2例、处理后恢复良好。46例出院前复查主动脉 CTA 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无扭曲、血流通.,无假性动脉瘤形成。随访43例患者术后1、6月、1年复查见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约80%,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扩张者3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者1例,无死亡及再次手术者。结论手术治疗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更为有效、安全。

    作者:董圣军;封赞祥;李伟;刘典晓;王锋;吴恩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 ;(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4)t 检验用英文小写 t ;(5)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 ;(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 ;(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 P(P 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 值、χ2值、q 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通量透析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高通量透析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 Ca2+、P3+、甲状旁腺激素(PT H)及 FGF‐23水平的变化。结果①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高通量透析患者血清 Ca2+及 PT H 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血清 P3+水平虽然亦显著升高,但升高幅度未及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 Ca2+显著下降的同时,血 P3+及 PT H 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FGF‐2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实验组血清 FGF‐23的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时其治疗后血清 FGF‐23的水平较实验组组亦显著性升高(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较好的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普通透析,可以更好的清除血清中 FGF‐23,对肾性骨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作者:刘希宁;林崇亭;杨江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尿酸血症诱导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大鼠氧化氮产物影响及在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将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尿酸酶抑制剂)和联合用药组(别嘌呤醇加尿酸酶抑制剂)(每组各12只)。于实验的第1、8天断头处死各组6只大鼠,并检测其血清尿酸及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结果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高尿酸血症,在第8天联合用药组与氧嗪酸钾盐组比较,血清尿酸明显下降(0.72比1.70 mg/L),氧化氮产物(1.55比0.97mmol/L ,P均<0.01)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盐组大鼠第1天氧化氮产物(1.33比1.59 mmol/L),第8天(0.99比1.58 mmol/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导致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并出现收缩压升高,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应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得到改善。

    作者:滕志涛;陈聪;赵培勇;汤金霞;李妍枚;郭志勇;孙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与教育对策

    护士职业态度就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自己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1]。护生职业态度已成为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首要成分,是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否具有健康的职业态度不仅关系到护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还关系到护生将来的职业素质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护生形成稳定的、健康的职业态度,对于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调研,以便为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建丽;吕小芹;胡玉美;张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研究显示各类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构成比前3位依次为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1]。研究证明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2]。如何对这部分人群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给予评估,并采用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合作共同参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旨在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从而改善该人群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红;王爱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