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关系研究

张雪雁;范秀珍;李军;刘玉霞

关键词:护理, 元认知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元认知能力量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0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为(80.77±4.30);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146.4±16.4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呈正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越高,其元认知能力越强。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家庭功能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家庭功能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取样,从山东省某医学院校选取645名大学生为被试,应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存在考试焦虑不适感的学生占61.2%;高家庭功能组和低家庭功能组在考试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15,P<0.01);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家庭功能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t=0.238,P<0.01);多元回归显示,总的功能和角色两个因子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45,β=0.131;P均<0.01)。结论家庭功能是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孔令玲;于国华;张骞;曲海英;徐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烟台市医学生亚健康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滨州医学院1~3年级在校生1000名发放《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90名医学生中,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33.54%,不同性别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5),男生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要高于女生;医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身体健康状况、与同学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成绩、家庭气氛。结论医学生亚健康状态比较严重,建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提升社交能力等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贾改珍;周国辉;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5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磁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自发上报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35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30 min内出现。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儿童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作者:宋冷梅;边瑞民;宋德海;丁长玲;高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面肌痉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面肌痉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名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分别调查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需求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护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护理面肌痉挛患者,能及时、有效的满足患者各层次的护理需要,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优于临床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天月;袁媛;王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元认知能力量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0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为(80.77±4.30);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146.4±16.4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呈正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越高,其元认知能力越强。

    作者:张雪雁;范秀珍;李军;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RF 植入兔拔牙创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PRF对拔牙窝的促进骨再生作用及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①实验动物模型: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 A、B、C、D组),每组6只,拔除一侧下颌切牙。抽取大白兔自体外周血液,离心后制成PRF。A组拔牙窝内植入PRF/nano-HA混合物;B组拔牙窝内植入PRF;C组拔牙窝内植入nano-HA;D组拔牙窝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②观察:将标本脱钙脱水石蜡包埋行组织学切片,显微镜下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周,拔牙窝内新生骨组织数量质量A组>B组>C组>D组(空白组)。术后12周,A组成骨质量好,B、C组骨改建情况类似,均优于D组。结论①PRF能够促进骨组织的修复。②PRF联合nano-HA具有保存拔牙窝牙槽嵴高度的功能,可作为牙槽骨保存的移植材料。

    作者:王芳;孙乐刚;张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组织弹性成像对四肢深静脉血栓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四肢深静脉血栓的87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症状开始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组,应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同时计算血栓的应变比值(静脉周围肌肉组织/血栓),比较各组血栓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的差异。结果急性期血栓弹性成像图像以红色为主;亚急性期血栓弹性成像图像以绿色为主;慢性期弹性成像图像以蓝色为主。慢性期血栓组及亚急性期血栓组弹性成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高于急性期血栓组(P<0.05),慢性期血栓组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高于亚急性期血栓组( P<0.05)。结论不同时期深静脉血栓的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值具有差异性,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不同时期的四肢深静脉血栓的硬度变化,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分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鹏;房世保;杜文燕;王延珍;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调查研究深静脉置管患者UEX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效延长导管寿命,为患者顺利治疗提供重要保障。方法对深圳某医院364例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64例患者中有56例发生UEX,其中因导管堵塞拔管17例,因静脉炎拔管15例,因CRBSI拔管10例,因皮肤过敏拔管9例,因导管异位拔管5例。结论护理人员和患者对导管的维护是保障导管正常使用的关键,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合作可有效延长深静脉导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辉;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1],是致残的重要因素。因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耗资大,患者感到疼痛、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差,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耐心地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痛苦,预防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2]。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进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3]。现报道如下。

    作者:蹇斯荣;王金燕;付艳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检查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检查在不典型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64例不典型乳腺癌病例,术前均做过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术前诊断为乳腺癌者33例,诊断符合率为51.56%,其中10例影像学表现为单纯微钙化;超声检查术前诊断为乳腺癌者26例,诊断符合率40.62%;联合超声检查,经综合分析,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21例,使诊断准确率达88.89%。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对不典型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冯艳;刘健;王红霞;郭兰田;董景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认知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的调节作用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在25%~60%[1],抑郁心理不仅会加重病人的精神痛苦,而且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2]。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运用认知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香;李翠香;孙静;曲丽红;隆秀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合树脂黏结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美学性能,牙体组织保存率高且环保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已广泛应用于牙齿缺损修复。因此复合树脂的黏结性能和黏结效果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复合树脂的黏结效果主要表现在黏结强度、黏结界面的密合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等方面,其中黏结强度是影响黏结剂性能的主要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修复体的黏结效果[1]。本文就复合树脂黏结强度的常用测试方法、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

    作者:荣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护理学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设计方案初讨磁

    所谓“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及时了解护理教学进展情况,发现教学方法、计划和教学进程的问题,及时反馈,通过调控促使教学不断完善[1]。“形成性评价”思想讲究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给教学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作者:张晓丽;王菊;韩瑞敏;刘骙骙;王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近立体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之一,其主要危害为患儿立体视功能不良,多以近立体视部分保存,而远立体视明显丧失为特点。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为手术矫正,但是对于手术年龄的选择问题目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回顾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9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病例,比较分析其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功能情况,旨在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博文;孙光华;孙凤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OX-2、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收集的52例胃癌标本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胃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和70%,而在胃正常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COX-2、MMP-9蛋白在不同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而在不同分化程度、年龄中无显著差异( P>0.05);COX-2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r=0.3587)。结论 COX-2可诱导MMP-9的表达,并在促进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牟卫平;刘晶;刘荣耀;周帅;黄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专职病理生理学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探讨磁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新快,与临床相关性强。若采用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为了提高基础医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做了许多探索,案例式教学法现在已成为病理生理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从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来讲,案例式教学法增加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有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授课教师的素质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非常密切[1]。现今国内各个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的教师绝大多数都为专职的基础医学教师,均为高校毕业之后即留校任教,其缺乏临床经验,真正了解临床病患的机会很少[2,3]。专职病理生理学教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相关知识,对于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基础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综合我校基础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相关经验,对其做出以下探讨。

    作者:胡业佳;姜海明;王蔚琛;蔡红静;刘巍;崔勇;徐芳;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T 细胞斑点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的25%~30%,在中国约占结核病的9.7%~11.8%,病死率占总结核病死率的14.1%~17.6%[1]。因此,肺外结核菌感染快速诊断同样非常重要。纯蛋白衍生物(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试验是目前筛查结核感染的常用手段,但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很高,此外,皮试操作和结果存在主观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其检查的准确性。寻找快速、高效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 ,T-Spot.TB)应运而生。

    作者:袁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性化照护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照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照护,应用简易疲乏量表( BFI)和生活质量量表( QOL)评估、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人性照护后,研究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护理前(P<0.05),照护后疲乏程度与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P<0.05)。结论人性化照护可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庆华;钱丛丛;尹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再灌注治疗是减少AMI心肌坏死区域,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由于有较高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已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1]。该方法可以更早、更完全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使梗死心肌得到再灌注,使心梗患者症状更快得到缓解,病情稳定,改善预后[2]。在PCI术中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CNP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新型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它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也能够使患者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3]。我科自2012年2月在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 AMI 急症 PCI 术临床路径为依据,制定出了急症PCI术护理版的CNP表单,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华;陈丽君;王晨艳;高飞;刘洪欣;牛宗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