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位结扎加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操作的探讨

韩勇;毕月阳;王希龙;贾中明;张国强;徐树建;程凯;杨振林

关键词:腔内激光, 静脉曲张, 手术操作
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加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操作,提高激光腔内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方法2012年4月我们总结多用途导管、超滑导丝、光纤、标记线、器械准备及配合等方面操作经验,用于符合激光腔内治疗适应证的57个肢体病例;同时回顾以往64个肢体采用相同适应证的病例。对比分析中转剥脱术例数、腔内治疗置管次数和手术时间。结果中转剥脱术例数减少、单次置管成功次数增加,手术时间缩短。结论应用总结的手术操作经验可降低血管痉挛、凝血及光纤位置确认困难对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腔内治疗负影响,缩短手术时间。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总结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的疗效,探讨2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3月62例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其中32例采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治疗,3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统计患者X线片计量资料,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外固定支架组4例,锁定加压钢板组4例。手术后24个月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28例,可/差4例;锁定加压钢板组优/良28例,可/差2例。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外固定支架组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2型与C3型骨折,不仅操作简便,创伤小,有效保护了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折周围血液供应,还通过直视下复位,有效纠正桡骨远端短缩畸形与成角畸形,使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2型与C3型骨折,也通过直视下复位,有效纠正了桡骨远端畸形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增加了复位的满意程度,锁定加压钢板锁定系统的固定强度高,能有效避免骨折复位丢失,并允许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X线片计量资料评分满意,腕关节功能评分满意,手术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付炳金;朱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视网膜内界膜移植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网膜内界膜移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裂孔形成因子(Hole Form Fac-tor ,HFF)值<0.6的40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组患者行常规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20只眼,B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内界膜移植20只眼,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记录术前、术后3月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OCT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月A组裂孔闭合率为70%,B组裂孔闭合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9,P<0.05);术后3月两组BC V A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 tA =4.017,tB =4.430,P<0.05),两组之间视力改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但视力显著改善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912,P<0.05);术后3月两组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 )缺损直径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 =19.139,tB =13.891,P<0.05),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5,P<0.05)。结论内界膜移植可提高 HFF值<0.6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术后闭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鹏;黄旭东;孙先勇;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化三醇对尿毒症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皮肤瘙痒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50%~70%的患者存在持续皮肤瘙痒[1]。皮肤瘙痒可使患者坐立不安、血压波动、失眠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休息和生活,还有增加并发症的可能[2]。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钙磷代谢异常、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血液滤过,但血液滤过的治疗费用较高。本研究对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风娇;奚华芳;方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脑屏障上P-g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大鼠全血粘度、血小板大聚集率、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血浆NO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皮质缺血区P-gp的表达。结果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全血粘度有降低作用,对血小板大聚集率有抑制作用,对血浆NO有升高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皮质P-gp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宓伟;练武;衣卫杰;石塔拉;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踝臂指数、同型半胱氨酸对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ABI及血清Hcy。结果两组患者血压(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 G )、低密度脂蛋白(LDL-C )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ABI值平均为(1.03±0.10),对照组为(1.10±0.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 Hcy水平为(12.59±4.26)umol/L ,高于对照组(9.65±2.42)umol/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BI与Hcy呈负相关(r =-0.292,P<0.05)。结论对Hcy与ABI进行测定,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作出预测,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李晓霞;马颖霞;王忠富;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的意义及其区域性(烟威地区)概率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的意义、分析烟威地区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先天结构畸形的概率。方法利用三维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及回顾性分析烟威地区(籍贯为烟威地区或在户口所在地居住20年以上的入选本研究)31273例接受产前三维超声筛查所确诊的单脐动脉及其合并先天结构畸形的类型。结果31273例产检孕妇筛查出单脐动脉83例,其中合并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21例,发生率为25.30%(21/83);单脐动脉合并多发畸形较单发畸形多见,其中伴发1种畸形者8例,占38.10%(8/21);复合畸形(合并2种及2种以上)者13例,占61.90%(13/21)。合并畸形类型位居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结论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进行产前单脐动脉的筛查更敏感、特异、准确;烟威地区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结构畸形以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为主,但其概率数值及位次分布与之前的国内外报道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前三位的排序差距,再者是前三位之间的概率数值差距。虽然合并畸形前三位中心血管系统位列第一(为42.86%),但与其他两者概率(神经系统与泌尿系统均为38.1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考虑这种差距的出现与区域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美娟;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小卒中73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73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均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神经保护制剂、脱水药物及中成药等治疗,其中对发病时间短且呈进展性的患者采取抗凝治疗的有13例,对肢体轻偏瘫伴有高级智能减退或混合性失语的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采取溶栓的有5例。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治疗,应对患者整体评估后,根据每位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考虑抗凝或溶栓治疗,灵活掌握治疗指南的参考意见。

    作者:陈晓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 Chem erin 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Chemerin与冠心病以及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共选入105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者,对所有参与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及斑块性质,并测定Chemerin水平,比较两组之间Chemerin水平及其与 IMT 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T 明显升高[(1.48±0.08) mm :(1.06±0.06)mm ,P<0.05],Chemerin水平[(232.25±18.85)pg/L :(196.13±10.58)pg/L ,P<0.05]明显升高。Chemerin水平与IM T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hemeri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可影响颈动脉结构的变化,导致斑块不稳定。

    作者:闫晓红;刘莉;王萍玉;宓宝斌;谢书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位结扎加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操作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加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操作,提高激光腔内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方法2012年4月我们总结多用途导管、超滑导丝、光纤、标记线、器械准备及配合等方面操作经验,用于符合激光腔内治疗适应证的57个肢体病例;同时回顾以往64个肢体采用相同适应证的病例。对比分析中转剥脱术例数、腔内治疗置管次数和手术时间。结果中转剥脱术例数减少、单次置管成功次数增加,手术时间缩短。结论应用总结的手术操作经验可降低血管痉挛、凝血及光纤位置确认困难对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腔内治疗负影响,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韩勇;毕月阳;王希龙;贾中明;张国强;徐树建;程凯;杨振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B 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964年Epstein和Barr分别在《Lancet》杂志报道了在非洲儿童淋巴瘤母细胞株中发现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疱疹病毒的疱疹病毒。该病毒后被命名为Epstein-Barr(EB)病毒。此后,众多研究证实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发病相关。近年来,关于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的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为阐明SLE发病机制和为其提供新的治疗契机带来了有益的思考。本文将重点综述这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新云;张云清;孙明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即置IUD200例的临床分析

    为了探索人工流产术后多种避孕方式的选择,我们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做了如下探索。

    作者:蔡春梅;尹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

    眼表是指由上下睑缘皮肤为界的整个粘膜上皮组织,包括睑缘粘膜上皮、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角膜缘及角膜等上皮组织。正常的眼表对维持眼的健康,获得清晰的视力非常重要,许多眼表疾病可造成视力严重减退甚至丧失。眼表面重建包括重建眼表面上皮和其干细胞,重建眼表面正常的泪液或泪膜,保护或恢复眼表面相关的神经支配。临床上的眼表重建多指角膜、结膜表面的重建。移植材料可来源于自体、亲属和保存的眼球,但是由于移植材料稀少,远不能满足眼表疾病的治疗所需,而且存在有异体排斥反应,所以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已成为眼表重建材料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涛(综述);杨相泽(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为临床医学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研究及病例分析法,对我院101名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羊水污染、产程异常、胎盘异常、妊高症或贫血、脐带异常是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完善产前检查,提高有关孕母及胎儿知识,对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刘梅;刘桂莲;蔺鲁;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胆固醇血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u thickness ,IM T )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MD )。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建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死亡原因分析显示,大约有62%的患者死于并发症,而其中由于其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内环境平衡被破坏,引起的死亡十分常见,发生率为55%,其原因是由于颅脑外伤会引起下丘脑-垂体系统损伤,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水与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和多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颅脑外伤所致的死亡病例中约有一半死于伤后生理和代谢异常[1]。颅脑外伤影响内分泌系统,会带来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影响了脑外伤的恢复,甚至加重病情,乃至死亡。

    作者:杨大伟;靳春杰;吕苓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耳穴压豆治疗子宫腺肌病性痛经1例护理体会

    2013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患者,经中医耳穴压豆治疗后,效果满意。

    作者:王平;刘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发性食道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1临床资料自发性食道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1],其起病急,预后差,临床较少见,死亡率高。我院2010年6月18日收治了一例自发性食道破裂的患者,现对其报道如下。

    作者:李美香;滕海风;李爱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阶段控制性降压复合低温麻醉对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影响

    骶骨肿瘤常采用囊内切除术治疗,该法能够保留骶神经,对患者性功能、大小便功能和行走功能影响较小[1]。但骶骨和骶骨周围的血管十分丰富,手术会导致大量出血,术野不清晰,术后并发症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有5种方式用来控制骶骨肿瘤术术中出血[3],我院对骶骨肿瘤患者80例行低温下多阶段控制性降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冰帽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冰帽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疗效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38例,其中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调整血压等一般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结合冰帽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3、7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冰帽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降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燕;陈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综合文献回顾评价目前64层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96例病人行64层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剔除12例图像不可评价的病人,其中51例病人同时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者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者3例,以DSA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计算MSCTC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其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搭桥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和DSA比较,M SC T对各支冠状动脉病变检出能力不同,以左主干高、其次是右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对回旋支检出率略低,但阴性预测值较高。18个支架及6支桥血管均清晰显示,检出支架轻微变形者3个、狭窄者4个;6支桥血管显示血流情况良好,与DSA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冠状动脉支架及桥血管显示直观准确,所以可作为疑诊冠心病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的筛查手段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手段。

    作者:臧任丽;高国政;姜兴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