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李朝辉
目的:探讨CT联合血清指标等多元指标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 ,HCC)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 ,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75例肝细胞肝癌TA‐CE首次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的临床资料,包括CT效果情况的判定、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等,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肝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FP浓度、组织学分级是影响HCC患者疗效的因素;不同组织分化程度 HCC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中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肝癌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9.1、72.5、76.8%,低分化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更好。结论 T ACE对低分化 HCC患者介入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FP浓度是影响HCC患者疗效的因素。
作者:张梅;徐雪房;李艳明;冷冰;刘子燕;刘鲁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肱骨干AO C型骨折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挫伤,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虽能保证复位良好,固定确实,但由于血运的进一步破坏,骨不愈合率高。我院自2009年4月到2013年11月采用闭合复位,可调节式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A O C型骨折14例,取得较好治疗较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兆林;迟晓华;张锴;张德刚;李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智齿冠周炎是指在牙萌出过程中引起的一种以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为主的病变。下颌第三磨牙发生冠周炎约占95%以上,尤其是妇女怀孕期间,孕妇抵抗力下降,易于罹患智齿冠周炎[1]。妊娠期智齿冠周炎在口腔科较常见,在治疗时应该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因此在用药方面慎重考虑。常规的智齿冠周炎治疗方法是采用3%双氧水和0.9%氯化钠液冲洗冠周龈盲袋,局部放入碘甘油治疗。我们自2011年1月以来,在冠周龈盲袋内置入塞克硝唑粉末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忠;刘洪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半个世纪前就有学者认识到肠道、肝脏、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近年来这一观念重新引起学者们的兴趣。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相关的内毒素血症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2]。当前益生菌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其中也包括肝脏疾病。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及肠肝轴的影响有很多机制,包括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
作者:朱洪芳;吴广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大于5cm的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tomy ,VAMT)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肺癌肿瘤直径大于5cm的109例中行V A M T肺叶切除术(VAMT组)45例,行常规开胸切除术(常规开胸组)64例,分别就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液大于100ml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引流液大于100 ml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MT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肿瘤直径大于5cm的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作者:王玉波;高学军;刘洪建;刘建伟;秦蜜蜜;刘秀兰;张庆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 )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入组,其中39例完成放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d1~3,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同步放化疗后巩固2个周期;化疗第1天行3D‐CRT ,DT 66 Gy/33 f/45 d。靶区采用累积野照射,V20<35%。结果39例中CR3例,PR27例,SD6例,PD3例,总有效率(RR)为76.9%,1、2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2、38.5和8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学毒性,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为9、3和2例。结论3D‐C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低,为局部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峰;刘长民;郝延璋;李绵利;于泽顺;菅金波;陈绍水;宁方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利用水上站立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分别在睡眠剥夺24和72 h时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变化,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同模型组。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前额叶皮质神经元sy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两组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睡眠剥夺后可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syp表达明显降低,对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无影响。
作者:赵光涛;胡西壮;王龙飞;李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6岁,因“发现右上肢肿物3年”入院。患者约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肢肿物,约“红枣”大小,无疼痛,无红肿、瘙痒,无发热、多汗,右上肢无感觉、活动异常。1年前肿物呈进行性增长,无疼痛、无明显红肿、瘙痒、触痛,无皮肤破溃。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上肢内侧皮下低回声,未进行特殊治疗。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高160/110 mmHg ,未规律服药,无其他病史。专科检查:右上臂及前臂内侧沿血管走行可见一肿物,形态不规则,范围约15×20 cm2,边界清,质硬,无搏动,无触痛,周围皮肤无色紫、红肿、破溃,右上肢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可。
作者:耿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SAP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感染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7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致病菌清除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O2/FiO2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致病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和PaO2/FiO2均好于治疗前,在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在观察组明显降低,在对照组降低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SAP的辅助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帮助促进肺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建伟;朱希芳;徐文香;韩立海;吴秀花;陈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因为在临床实验中尚未证实 Avastin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使用该药具有潜在高血压、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 )在2011年宣布撤销其治疗乳腺癌的批准[1]。Avastin作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持续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血液、氧气和其它营养,这实现“断供”的目的。这实现了40多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的Judah Folkman提出的设想,即肿瘤的生存依赖于周围的血管,切断血液供应就能够杀死肿瘤[2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应用抗细胞增殖药物的抗癌策略打破了人类抗癌的传统模式,树立了人类抗癌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之前,这种药物还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然而对于某些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无效的;有的起初有效,但很快产生耐受性。尤其是近一些新的研究结果的公布,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种治疗策略。
作者:李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眼胀4天,疼痛以右侧额部为著,无鼻塞、流涕,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嗅觉减退,无头晕,无发热、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到我院眼科就诊,行专科检查后未见异常,行眶骨CT 示:右侧额窦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窦壁完整,窦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其余窦腔清晰,考虑(右侧)额窦囊肿及右侧额窦炎症表现。患者遂到我科门诊就诊,专科检查后亦未见明显异常,并以“额窦囊肿(右)?”收入我科住院。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经鼻内镜右侧鼻窦开放及鼻内、鼻外联合进路额窦内容物清除术”,术中见右侧额窦腔无明显扩大,其内容物呈黑褐色,经刮匙搔刮出数枚小的淤血块,术后送病理。术后常规输液预防感染、止血对症治疗,抽取鼻腔填塞物后定期鼻腔换药。术后病检示:额窦血管纤维瘤。
作者:郑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干预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早期反复流产患者保胎效果的影响。方法排除导致自然流产其它因素,选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0μmol/L及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孕前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1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继续服用上述药物至妊娠12周;对照组40例孕前后均不予上述药物治疗。孕后两组均常规保胎观察至妊娠12周,行B超检查证实活胎并胎儿发育正常者为保胎成功。结果治疗组服用B族维生素1月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下降44%,妊娠36例,保胎成功30例,保胎成功率83%;对照组妊娠32例,保胎成功18例,保胎成功率56%。结论对于早期反复流产患者,B族维生素可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作者:杜艳;王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口腔鳞癌病理切片标本34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与PCNA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两者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检测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成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既往阅读心电图很少注意aV R导联的改变,近年的临床观察显示aV R导联对诊断冠脉改变、心律失常、急性肺动脉栓塞等常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重视。下面综合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体会,对此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王云文;陈丽君;张贞美;张彩霞;孟莉;张文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及使用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加,各类暴力骨折的治疗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枢椎齿状突骨折因其隐匿性、罕见性等特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后才被人们重视。枢椎齿状突骨折并非少见,在成人颈椎骨折中占10~15%,不幸的是,仍不时有齿状突骨折在首次就诊时被漏诊的报道。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造成的齿状突骨折不愈合率为41.7~72%[1],且同时存在潜在的寰枢椎不稳定,一旦发生移位就可能导致脑干、脊髓或神经根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严重的四肢瘫痪、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福山区人民医院治疗6例齿状突骨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璐;李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见的一型牙髓炎,多继发于龋齿。目前根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变的有效方法,即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性组织,根管成形,消毒,后严密充填根管。常规多次性根管治疗术需患者多次就诊,疗程较长,且易发生根管内感染[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仪器、新的根充材料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被广大牙医接受的同时,术后短期疼痛的控制也成为研究重点[2]。本研究旨在观察超声冲洗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短期反应及临床疗效。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RCC行肾癌根治术患者和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RCC组术前术后相比,术后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细胞癌根治术后,survivin在外周血中含量随之明显下降,说明Survivin与RCC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建伟;李娜;苏青;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上世界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病情、诊断及手术制定的诊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工作,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1],容易继发软组织挫裂伤、感染、畸形愈合、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近年来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得到患者及医生的一致认可。本文介绍我院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荣娜;徐鲲;王芸;王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柱全景影像检查技术在脊柱侧弯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数字化DR拼接检查技术,获得从颈椎上段至骶尾椎的脊柱全长影像,利用脊柱测量尺测量脊柱侧弯科布(Cobb)角角度。结果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摄影检查,测量角度与脊柱实际侧弯角度基本吻合,而分段所摄X射线照片中,测量角度与实际脊柱侧弯角度误差较大(平均大于4.3°)。结论采用脊柱全景影像摄影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前检查,与DR分段摄影法相比,不但能够清晰地显示脊柱全长影像,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保证了全幅图像密度均匀一致。
作者:金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A型、ⅢB型患者前列腺液中IL‐8、IL‐10及Hs‐CRP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有明显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症状、符合NIH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根据NIH标准分为Ⅱ、ⅢA、ⅢB型,选取健康查体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就诊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前列腺液,测定慢性前列腺炎Ⅱ、ⅢA、ⅢB型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IL‐8、IL‐10及 Hs‐CRP含量。结果 Ⅱ、ⅢA及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组前列腺液中IL‐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Ⅱ型和ⅢA型患者前列腺液中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Ⅱ型和ⅢA型组之间及ⅢB型与对照组之间前列腺液中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型患者组EPS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ⅢA 组和ⅢB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IL‐8、IL‐10及Hs‐CRP参与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过程,检测其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水平变化,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清;刘少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