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姚力

关键词:肺栓塞, 治疗, 进展
摘要: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以肺血栓栓塞(PTE)多见,肺血栓栓塞的类型有:①大块肺栓塞:是指肺栓塞2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压<90 mmHg,或下降超过40 mmHg/5分钟).②次大块肺栓赛:是指肺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③轻-中度肺栓塞.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4%~5%,占肩部骨折26%[1],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加.本文旨在帮助医生熟悉各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复杂关节周围骨折治疗的新进展以及与此其相关的锁定钢板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锁定钢板技术变得日益重要,通过恰当的把握适应证,有助于肱骨头的保留.

    作者:盛奎升;李守春;徐艳艳;李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股沟嵌顿疝行双层立体补片无张力性修补术的可行性研究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常见于老年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急诊手术.腹股沟疝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被认可,但腹股沟嵌顿疝是否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无张力疝修补术概念已提出二十余年,逐年来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择期手术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嵌顿性疝无张力疝修补仍存在不同的观点[1-3].我院及化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73例成人急性腹股沟嵌顿疝行双层立体补片无张力性修补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升能;李夏荼;李与勇;谢文贤;卢文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鼻脑型毛霉菌病1例分析

    毛霉菌病主要是由毛霉科中毛霉属、根霉属、犁头霉属以及根毛霉属中菌种引起的[1].毛霉菌为条件致病菌,按感染部位可分为鼻脑型、肺型、肠胃型、皮肤型、中枢神经型和广泛播散型,其中鼻脑型为常见,约占文献病例的75%[2],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达85~100%[3].我院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鼻脑型毛霉菌病患者1例,现结合文献对该病例进行案例分析,为以后更好的发现和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夏永富;王涛;齐志江;郝东;王蔚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Enterprise支架后释放结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目的 探讨Enterprise支架后释放技术结合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2月间采用Enterprise支架后释放结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2例25枚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解剖形态、支架植入技术及栓塞情况.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进行DSA复查.结果 22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支架到位情况满意,载瘤动脉通畅.18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00%),5枚近完全栓塞(95%~99%),2枚不完全栓塞(95%以下).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DSA复查,24枚动脉瘤未再显影,1枚动脉瘤瘤颈部分残留,形态规则,术后两次造影无明显变化,载瘤动脉均通畅无狭窄,所有患者未再发出血.结论 Enterprise支架后释放结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可靠,动脉瘤栓塞致密,载瘤动脉通畅.

    作者:黄德章;李壮志;张学军;郭喜田;张立军;曹树伟;刘国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5TMRI在急性创伤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5TMRI在急性创伤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4例急性创伤性骨髓炎病人在发病后2~14 d,行X线、CT、MR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X线结果显示,发病10 d内仅见相应软组织肿胀,未见骨皮质改变;14 d后3例可见骨质局限性疏松,1例可见骨皮质破坏;CT结果显示,发病8 d内仅见相应软组织肿胀,发病8~10 d 2例可见骨质局限性疏松,发病10 d后可见骨皮质、骨膜、小脓肿形成;MRI显示,发病3 d内仅见相应软组织肿胀,3 d后骨髓内可见异常信号,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显示更清楚,随病程延长信号逐渐明显.结论 MRI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CT.

    作者:王山山;苏茜;张林;毛锡金;姜兴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封管方法的探讨

    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深静脉置管的一个常见并发症[1],轻者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经济负担,重者造成死亡.为了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我科以前使用林可霉素和肝素封管[2],但自国务院、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科从2012年5月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封管,并与2011年封管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小素;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叶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叶酸组在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3个月,对照组仅给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对胃镜下评分、病理评分进行比较;静脉血检测胃泌素17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叶酸组治疗前后胃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叶酸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叶酸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1.18±0.07 nmol/L)较治疗前(0.56±0.06 n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P<0.01).对照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0.72±0.09 nmol/L)较治疗前(0.59±0.07 nmol/L)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结论 叶酸可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分泌,可能有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

    作者:刘杰;吕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抽动障碍80例临床分析

    儿童抽动障碍,又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随意肌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症状,可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强迫症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近年来儿童抽动障碍已经成为儿童保健乃至普通儿科医生关注的热点,现将我们收治的80例抽动障碍患儿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庆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以肺血栓栓塞(PTE)多见,肺血栓栓塞的类型有:①大块肺栓塞:是指肺栓塞2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压<90 mmHg,或下降超过40 mmHg/5分钟).②次大块肺栓赛:是指肺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③轻-中度肺栓塞.

    作者:姚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获得肺癌组织,其中包括肺鳞状细胞癌12例,肺腺癌1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EPO-R的表达情况;肺癌组织匀浆后,利用ELISA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EPO含量.结果 肺癌组织中EPO含量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肺癌组织中EPO-R的表达高于癌周组织(P<0.05).结论 EPO进入肺癌组织中EPO可以与EPO-R结合参与肺癌的发生过程.

    作者:张连国;徐海涛;张庆广;高学军;刘洪建;刘建伟;马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生产率的逐年上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血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不但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也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所以怎样处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会直接影响到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提高围产期的护理质量.自然分娩是产妇的生理行为,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鲍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状腺淋巴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2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就诊.查体:甲状腺左侧可触及直径约5.0 cm×5.0 cm肿块,质韧,活动度差,甲状腺右侧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甲状腺右侧叶大小形态可,实质回声增粗,内部回声欠均匀,近腹侧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区,部分相互融合,无明显占位效应,大者范围约1.6cm×0.8 cm.

    作者:崔亚;董磊;辛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优选氢醌乳膏处方

    目的 优选氢醌乳膏处方.方法 针对氢醌的化学性质及影响其乳膏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剂平平加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剂丙二醇,甘油;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和金属络合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 佳处方是十二烷基硫酸钠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0%;丙二醇10%;甘油0.0%;亚硫酸氢钠0.3%,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02%.结论 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氢醌乳膏处方所制备的乳膏pH值适中,外观性状好,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有关乳膏的规定.

    作者:樊其忠;薄明香;汪风芹;胡丽敏;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特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久性快速性异位心律[1].它几乎占心律失常住院病人的1/3.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防止心房颤动复发,达到根治目的[2].2009年-2012年,我科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并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王平;张芳;刘春霞;郝延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樱桃冻干粉对高脂饮食致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樱桃冻干粉对高脂饮食大鼠腹部肥胖、系统感染和高脂血证等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8只Zuck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樱桃冻干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用高脂饲料喂养,樱桃冻干粉低、高剂量实验组用含樱桃冻干粉10 g/kg和20 g/kg(樱桃冻干粉重量/饲料重量)的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腹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樱桃冻干粉实验组大鼠体重自第8周开始明显降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IL-6、TNF-α和腹膜后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摄入樱桃冻干粉能调节血脂的代谢与脂肪分布,抑制系统和局部炎性反应,控制代谢综合征,对预防2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文婷;曲巍;衣卫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粒细胞肉瘤1例

    患者,男,55岁.四年前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经治疗后骨髓象呈完全缓解状态,后予MM方案维持治疗.患者于2008年6月12日突然左上臂疼痛,局部压痛,伴左手腕及掌指关节背伸不能.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疗健康档案管理中隐私保护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疗健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的逐渐加大,医疗健康档案利用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当前保证社区有效采取健康档案信息、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公民的隐私保护问题更是医疗卫生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医疗健康档案的开放既要维护每一个社会利用者的利用权,又要保护健康档案形成者和隐私关联人的隐私权.唯有协调健康档案利用者与形成者之间的权利冲突,才能使健康档案开放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治英;欧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0~2012年泌尿系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医院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9.2%,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为23.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4.8%~23.8%,而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为2.6%~17.9%.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兰;刘双全;谢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产后尿失禁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s exercise,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将530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于产后3、6及12个月随访,通过对两组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评价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3、6、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12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发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肖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血管的应用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现状

    腰椎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即腰椎小关节,由位于椎弓根与椎板相连处的上、下关节突构成, 属滑膜关节.该处毗邻的血管结构细小且多变,在传统开放性手术显露至腰椎后外侧,特别是关节突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时,往往出血较多,位置深,止血复杂.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包括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1,2]、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技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以及椎间孔内窥镜[3,4](THESSYS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诸操作的各种并发症越发多见,所涉及区域,尤其是关节突关节毗邻区域的神经、血管损伤成为制约微创技术普及、发展的瓶颈,临床医师期望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