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琴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患者病变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6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on 二步法)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在食管鳞癌患者中,黏膜和肌层浸润者、外膜浸润者及邻近组织浸润者血清VEGF水平三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如下: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中,以癌巢边缘分布明显;在食管肌层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亦有阳性表达,但着色较癌细胞胞浆淡;周围坏死组织VEGF阳性表达明显,并呈弥漫性分布,着色要比肿瘤细胞胞浆中明显;正常食管组织几乎不表达VEGF.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病变组织中及血清中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预后及筛选高危人群的潜在指标.
作者:徐海涛;张庆广;张连国;高学军;刘建伟;刘洪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拔牙后即刻行树脂粘结桥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患者拔除38颗牙齿,先制作临时桥体.拔牙1 h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超强玻璃纤维条将临时桥体固定在两侧邻牙上,3个月后重新设计行永久修复.结果 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不影响永久修复.结论 拔牙后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晓丽;张云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7例据临床资料分为ACS组[共62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18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2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5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sICAM-1、MMP-9、CR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清炎症因子和cTnT显著高于SAP组(P<0.01),STEMI组血清炎症因子和cTnT显著高于NSTEMI组(P<0.05),NSTEMI组血清炎症因子和cTnT显著高于UAP组(P<0.05),ACS组及SAP组血清炎症因子与cTnT正相关.结论 通过测定循环血液中的炎症因子与cTnT来判定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许道营;张秀洲;宗立庚;刘爱国;姜凤芹;张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而胰岛素的反调激素增加,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并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有报道其病死率约为1%~19%,欧美5%~10%[1],如抢救不当,合并急性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者,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救治的80 例DKA 患者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单乳芹;宋大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由于外伤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的原发性脑损伤[1],其属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是在特殊外力作用下,脑组织间发生剪切力,造成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弥漫性脑损伤,其临床疗效差[2].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9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其中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组)治疗57例,与常温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新鹏;杨忠旭;杨卫山;王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和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的蜡块进行常规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hTERT及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TERT和CD44v6在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NM I、II期和III、IV期、生存期<5年和≥5年两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如性别、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及浸润深度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特别是在TNM III、IV期和生存期小于5年组中有较高表达,说明两者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hTERT和CD44v6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霍新凯;刘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股骨干骨折临床常见,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此类骨折13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 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均为股骨干中段骨折,粉碎骨折7例,横断或斜形骨折6例;合并伤:8例合并颅脑外伤(脑震荡2例,脑挫裂伤6例),4例合并胸部外伤(血胸1例,血气胸2例),2例同时合并脑挫裂伤及血气胸.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11例闭合骨折行骨牵引,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手术治疗.
作者:曹卫友;乔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几年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治疗也日显重要[1].以往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随着耐药肺炎支原体的出现,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们尝试应用利福霉素替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收到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新梅;贾秀红;杨华琴;马莲美;李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1935年Wipple首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成为外科治疗胰头、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十二指肠等恶性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其中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1],因此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所在.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9年11月共31例患者应用改良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无1例发生胰瘘,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嘉凌;金慧涵;胡明华;华志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心脏粘液瘤是心脏的原发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1].笔者遇到1例因左房粘液瘤导致晕厥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近10年来3次晕厥,活动时胸闷憋气7 d,加重4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血压180/100 mmHg,平素应用吲哒帕胺(万博安)治疗.
作者:王青海;田明坤;韩芹芹;刘相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对1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曹敏;马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鼠胰腺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谱,对比其功能相关基因随大鼠胰腺发育的变化.方法 采用显微分离及提取技术获得胚胎发育不同阶段胰腺组织并提取RNA,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emetrix芯片)对胚胎发育至第12.5天、15.5天、18.5天胚胎胰腺和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分析具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胰腺的生物学功能尤其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nsulin RNA、amylopsin RNA、GLUT-2RNA等在胚胎第15.5及18.5天显著高表达.结论 胚胎第15.5~18.5天直至出生是胰腺功能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以细胞功能成熟为主.
作者:程梅;吴玉龙;赵冬梅;孙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迷迭香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根据体重、血清白蛋白和纤粘连蛋白水平随机分组,迷迭香酸治疗60 d后,检测血清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水平,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迷迭香酸能够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减少总胆红素的表达并使白蛋白/总蛋白比值增大,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论 迷迭香酸能够改善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延缓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张瑾锦;王友磊;刘文波;宋晓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且致残、致死率高,血液生化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液中各类脂类成分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形成有重要关系.我们结合脑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及颈动脉病变,进一步探讨血脂和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
作者:孙长华;王秀芳;陈步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肝胆等)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量的20% ,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其病死率高达40%[1],若不及时止血可危及生命.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再出血的患者, 如何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同时减少手术创伤、降低住院费用是关键.
作者:辛红波;成波;王健;李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RASSF1A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脂质体法将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进Hela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RASSF1A 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ASSF1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T-PCR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siRNA后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降,细胞增殖加快,而细胞凋亡率则显著降低.结论 靶向RASSF1A基因的siRNA可有效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用于RASSF1A基因功能研究;RASSF1A基因表达下调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导致细胞凋亡减少.
作者:胡金霞;张菡菡;孔丽君;于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异位甲状腺是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临床比较少见,发生于颈部的可以表现为颈部肿物,与甲状舌管囊肿极为相似;发生于舌根部的表现为舌根肿物,易被误诊.笔者在近10年间遇到4例异位甲状腺,均作出正确诊断,外院1例异位甲状腺,误诊后予以切除,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旻;尹兆富;段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大脑.极重型乙脑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为儿科夏秋季节常见危重症之一,在各地均有散发,在非流行地区容易误诊,并且救治困难,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现结合我科2009年7-10月份收治极重型乙脑患儿5例救治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谢庆芝;韩瑞敏;孙允霄;段培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其容易导致患者上颌前恒牙萌出障碍、排列不齐、牙间隙过大,邻牙牙根吸收,甚或形成含牙囊肿等临床病症,所以,一经确诊后,应及时予以拔除.骨埋伏多生牙大多位置较深,毗邻解剖复杂,而青少年患者耐受性又相对较低,因此,临床操作要求微创、精细、快速.近年来,作者应用种植机对52例患者68颗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进行外科拔除处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金城;李建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和功能紊乱等理论已被证实.免疫耐受的破坏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而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1,2];T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来自人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来自抗原递呈细胞(APC)上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
作者:石涛;冯学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