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素对胸腺影响的研究进展

钱知勉;殷彦君

关键词:胸腺, 激素, 细胞凋亡
摘要:胸腺是产生T细胞的中枢免疫器官,自青春期开始,胸腺逐渐退化.胸腺退化的过程中,机体细胞免疫能力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发生疾病,逐渐衰老.胸腺退化是衰老直接的原因之一[1].胸腺退化的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胸腺细胞死亡,而导致胸腺细胞死亡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生物活性因子和激素,其中,激素是重要的因素[2].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指机体被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或其毒素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其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晓立;吕长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5月-2008年10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2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辅助治疗,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2例均完成治疗,10例仅需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2例需2次治疗.8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口服埃索美拉唑1周内症状改善.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

    作者:陆文;张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诊断价值

    目的 探索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影像学改变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少量组、中量组和大量组)在早期(<3 d)、中期(3~14 d)和后期(15 d)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肺损害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依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其口服计量的大小和中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肺问质改变是百草枯中毒的终改变.结论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演变有诊断价值,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毛锡金;范万峰;秦东京;王培源;邢成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唇交叉瓣转移术修复上唇缺损20例临床分析

    因外伤、炎症、肿瘤切除后常导致上唇缺损,而影响患者的语言、表情、美观及心理健康.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的上唇缺损,我们采用唇交叉瓣转移术进行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芳;左金华;王丽芳;孙乐刚;王玉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分析

    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三维椎弓根系统(atlas fixator,以下简称A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明;巩守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46%~64%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1],大多由肺癌、乳腺癌侵及胸膜所引起,积液生长速度快,多伴有呼吸困难及低蛋白血症,且易并发肺不张和感染,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蒋雪超;周广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中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PCa组织及19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T1R的表达及MVD.结果 AT1R在PCa组织和BPH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AT1R在PCa不同组织分化组间、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PCa组织中MVD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分别为P<0.01,P<0.05);PCa组织中AT1R表达阳性者MVD明显升高(P<0.05),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7).结论 AT1R高表达和微血管形成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AT1R及MVD对判断PCa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异性阻断AT1R可能是治疗PCa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车梓;孙立江;王建伟;李斌;王兆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1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1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57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白霉素针剂10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观察组: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58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克林霉素磷酸酯25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结果 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传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白霉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秀红;段培锋;李建厂;朱淑霞;王建勇;杨华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百草枯中毒112例救治体会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属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易溶于水.

    作者:胡蓬勃;王学东;孙斌;吴立强;杨艳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拟退黄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高胆红素血症36例

    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常提示肝脏功能损害严重,临床治疗棘手.笔者在总结多年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移植骨融合的影响因素

    骨折尤其是伴有骨缺损时,经常采用骨移植的方法来治疗.骨移植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陶瓷移植、自体移植骨中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清(platelet-rich plasma,PRP)等,其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特性则构成骨移植成功的基础.

    作者:王桂龙;侯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肠吻合术后Y袢肠梗阻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汉族,3个月前因为胆管癌在我科行胆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于20余天前无病因与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为阵发性,可以自行缓解,后腹痛加重,并持续时间长,伴恶心、呕吐,给予输液、保守灌肠治疗.

    作者:付勇;于利伟;李显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试验对象,应用TTE测量6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大小,在TTE的检测下对ASD行经导管封堵,评价TTE在封堵A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TE成功引导57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总的成功率为95%(57/60).结论 TTE对于应用封堵器封堵ASD术前病例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导管通道建立以及放置封堵器的全过程和术后疗效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樊维娜;李跃荣;王芳;刘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疫素水平,并比较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各肝硬化组血清瘦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肝肝硬化组与丙肝肝硬化组相比较,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相比较,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瘦素水均高于乙肝肝硬化组与丙肝肝硬化组(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酒精性肝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更加明显,其原因除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外,与存在瘦素抵抗有关.

    作者:李锟;郑铁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经病理诊断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组50例,长春瑞滨+顺铂(NP组)36例.GP组:吉西他滨(泽菲)1000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DDP)25 mg/m2,静脉点滴,第1~3 d,每21 d为一周期.NP组:长春瑞滨(国产)25me/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用法同上,每21 d为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结果 GP组总有效率(CR+PR)为48.0%,一年生存率34.6%为(17/50);NP组总有效率为25.0%,一年生存率为33.3%(12/36),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以成为肺腺癌首选方案,但注意骨髓毒副反应.

    作者:纪春祥;郝延璋;李绵利;于泽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核杆菌PEPCK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免疫作用.方法 用敲除pekA基因的卡介苗(BEG△pckA)和野生型卡介苗(BCG-WT)分别感染小鼠,取肺脏进行病理分析;取脾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CD4+/CD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2;取脾脏进行结核杆菌的培养,比较两组茵落数量.结果 BCG△pckA感染的小鼠比BCG-WT感染的小鼠肺脏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BCG-WT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T细胞和CD4+/CD8+及IL-12滴度明显高于BCG△pckA感染的小鼠;BCG△pckA株形成菌落的数量明显低于BCG-WT株形成菌落的数量.结论 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作者:BAI Xuelian;柏雪莲;王志强;刁兴华;张珍;刘春会;郭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丁酸钠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其对p53靶基因的调控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癌Lovo细胞p53的三个重要靶基因,p21wafl、Bax和Gadd45的调控,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生、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Lovo细胞常规培养分别用1.25、2.5、5.0、10 mmol/L丁酸钠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标记观察细胞凋亡;RT-PCB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丁酸钠对p21wafl、Bax和Gadd45三种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Lovo结肠癌细胞的增生,诱导其凋亡,并阻滞Lovo细胞停滞于G2/M期.p21wafl、Gadd45和Bax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其中以Gadd45的表达变化明显.结论 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生,诱导凋亡;丁酸钠参与结肠癌Lovo细胞周期的调控,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可以引起Lovo细胞的G2/M期阻滞;丁酸钠的上述作用可能与其调控Lovo细胞中p21wafl、Bax和Gadd45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室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诊断策略的演变和进展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常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占宽QRS心动过速80%以上,如诊断失误,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室速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表心电图(简称心电图),但心电图诊断室速有相当的难度.

    作者:张文博;闫晓红;刘莉;马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钙超载、钙结合蛋白-D28k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未能完全阐明.

    作者:王树礼;黄晓磊;庄姗姗;杜书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1].目前临床对脑梗死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寻找一种能从组织结构及功能上修复坏死神经元的种子细胞意义重大.

    作者:蔡磊;李雅娜;刘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