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126例临床分析

贾秀红;朱淑霞;唐慎华;杨华琴

关键词:腮腺炎, 脑膜脑炎
摘要: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并发脑膜脑炎126例,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骨骨折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所有患者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其中7例颏部骨折,12例颏旁骨折,16例颏孔区骨折,9例体部多发性骨折,5例体部粉碎性骨折;1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所有患者术前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数目后,分段牙弓夹板结扎、颌间弹性牵引,使移位的骨折段逐渐复位;术中经口内切开复位、细钢丝颌间结扎、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颌间弹性牵引7~10 d.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证实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经口内切开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玉良;李纪奎;王芳;杨佑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严重胸腹多发伤38例诊治体会

    严重胸腹多发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如何积极有效地抢救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1992年6月-2004年7月共收治严重胸腹多发伤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江;韦翠玲;刘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91例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接受HCPT 10 mg第1~5天,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 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对照组45例接受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以上两个方案21 d为一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0.9%(28/46),40.0%(18/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性无明显增加,值得继续研究.

    作者:刘国柱;王萍;刁俊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也显著增多,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多项溶栓试验显示,糖尿病患者虽然较非糖尿病患者得益更多,但溶栓后30 d的死亡率则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表明糖尿病是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比溶栓治疗AMI患者合并及不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溶栓后5周内的再梗死率、死亡率和心功能状态进行观察,旨在探讨AMI患者合并糖尿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春娥;陈红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甲状腺病变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2~65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癌15例,桥本病10例,Graves'病2例.

    作者:王风亭;李文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牙脱位的方丝弓固位

    前牙脱位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对患牙进行合适的固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采用方丝弓固位方法用于脱位牙的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叶;郭建村;王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特重度邻苯二甲酸酐烧伤1例

    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PA,又名苯二甲酸酐,苯酐或酞酐)广泛用于塑料、树脂、香料(精)、杀虫剂、油漆、染料和苯甲酸的生产[1].国内烧伤病例报道很少.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0月,收治邻苯二甲酸酐特重度烧伤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传臻;崔光怀;傅勇;刘文明;刘希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缩小范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成为当今治疗乳腺癌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仅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它如放疗、化疗、内分泌及生物治疗,对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我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9例患者辅助治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长江;吕彩虹;李景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作者:张彩骥;张积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126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并发脑膜脑炎1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秀红;朱淑霞;唐慎华;杨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56例妊娠结局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6708例,同期胎膜早破612例,而妊娠28周~36+6周胎膜早破者为156例,不足月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2.3%,占整个胎膜早破的25.5%[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34.8周,平均年龄25.6岁.其中初产妇121例,经产女35例;单胎144例,双胎12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166例,新生儿死亡2例,共存活新生儿162例.

    作者:梁作双;赵金华;徐宝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肝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OJ)组、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给予肠内营养10 d,总热量为610 kJ/(kg*d),氮量1.0 g/(kg*d).检测实验鼠肝功能指标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浓度,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OJ组、OJ+能全素组肝功能指标中AST、ALT、DBil、TB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OJ+能全素组上述指标较OJ组显著降低.OJ+能全素组肝脏形态学改变较OJ组有所减轻.结论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梗阻性黄疸幼鼠的肝功能指标和形态学结构.

    作者:李保文;张兰;徐传臻;吕增华;朱玉红;韩静;孔祥华;傅廷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生儿窒息对新生儿血糖和血IGF-1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血糖、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检测,探讨了围生期窒息对新生儿的血糖、血IGF-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的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国良;赵国华;隋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右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突发胸骨后闷痛伴意识丧失1 h于2005年8月25日入院.患者于晨5点睡眠中突感背部隐痛,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无抽搐,入院后测血压0,心率22次/分.疼痛时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Ⅱ、Ⅲ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5~0.8 mV.随给予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硝酸甘油静滴,症状好转.约10 min后意识恢复,疼痛持续共约30 min.疼痛缓解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相关导联ST段恢复正常.心肌酶学CK 90.3 U/L,CK-MB 16.0 U/L.入院后复查心肌酶正常.确诊为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4个月前曾有早晨5点剑突下疼痛伴意识丧失1次,持续约10 min后自行恢复,未特殊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术中右冠状动脉发生痉挛,给硝酸甘油后痉挛缓解.

    作者:郭晓;张瑞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次性制取铸造桩核蜡型的方法

    残根残冠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牙体缺损疾病,以往大多数患牙被拔除.但随着牙科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利用桩核冠进行患牙的保存修复已成为口腔修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桩核冠是由桩核和外冠两部分组成,即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先完成桩核,后于核上制作全冠[1].由于传统的桩核冠蜡型的制作耗时长,复诊次数多,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为此,我们在临床上探索出一次性制取桩核蜡型的简便方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玉东;沈建英;赵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较为常见,可分为AllmanⅠ~Ⅲ度[1].Allman Ⅲ度肩锁关节损伤是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关节囊完全断裂.国内对Allman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多主张手术治疗[2].本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42例,按Karlsson标准[3]评定:优30例,良12例;无钢板螺钉折断、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8~14个月内固定物取出后未发生再脱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史国栋;康辉;顾晓民;方加虎;王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血尿酸、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降尿酸、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93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47)和氨氯地平组(n=46).缬沙坦组给于缬沙坦(代文)80 mg/d,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络活喜)5 mg/d治疗,同时观察两组血压、血尿酸、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2周后血压控制无效者予加倍剂量服用,用药4、8、12周继续观察上述指标.结果①缬沙坦降压平稳有效,与氨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加倍剂量服用降压效果更显著.②缬沙坦组血尿酸下降,24 h尿尿酸排泄增加,24 h尿蛋白排出减少,与氨氯地平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能同时降压和降尿酸,减少尿蛋白,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宗可诚;魏慧敏;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65例临床分析

    下颌骨骨折临床上多见,大多因交通事故造成.过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颌间牵引结扎固定,恢复牙合关系,但临床效果不尽人意.近几年来小型钛板复位固定颌骨骨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提高了骨段间的稳定性,加快骨断端愈合及恢复咀嚼功能.现将我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6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建村;刘明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辅助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是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多发于中年男性,占鼻腔肿瘤的0.5%~4%[1].因其具有浸润生长、复发率高,且部分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常以低恶度对待.既往多采用鼻侧切开上颌窦内壁根治性整块切除.我科自1997年5月-2000年7月采用鼻内窥镜下切除IP 11例,随访24~60个月,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壮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Ⅰ、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新评价和选用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广泛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作者:张文博;张贞美;刘晓红;孙慧丽;王凤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