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霞;刘爱芃;王晓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甲状腺病变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2~65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癌15例,桥本病10例,Graves'病2例.
作者:王风亭;李文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6708例,同期胎膜早破612例,而妊娠28周~36+6周胎膜早破者为156例,不足月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2.3%,占整个胎膜早破的25.5%[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34.8周,平均年龄25.6岁.其中初产妇121例,经产女35例;单胎144例,双胎12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166例,新生儿死亡2例,共存活新生儿162例.
作者:梁作双;赵金华;徐宝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距骨是全身骨骼中唯一没有肌肉起止的骨块,3/5表面为关节面覆盖,仅在距骨颈关节囊附着处有血管进入供应其血运,并且是传导足部应力至下肢的联系,当踝关节遭受暴力时,易造成距骨的骨折.若治疗失误,固定不可靠,极易引起距骨骨折不愈、坏死以及胫距关节、距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影响患者的负重、行走,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后果严重,必须积极正确的尽早处理.笔者行距骨加压固定加距下关节融合4例,效果较好.
作者:陈方民;朱晓东;刘永涛;王兆林;刘颖;刘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B超检查是确立诊断的主要方法.随着对聚焦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焦超声已广泛用于腹部和盆腔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引人瞩目.我院自2001年使用北京医科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无创治疗子宫肌瘤400例,取得理想效果,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冯锐;杨旭东;刘晓玲;杨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作者:张彩骥;张积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PA,又名苯二甲酸酐,苯酐或酞酐)广泛用于塑料、树脂、香料(精)、杀虫剂、油漆、染料和苯甲酸的生产[1].国内烧伤病例报道很少.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0月,收治邻苯二甲酸酐特重度烧伤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传臻;崔光怀;傅勇;刘文明;刘希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鼻腔内霉菌结石较少见,现将我科诊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车娟;吴玉坤;蒲章杰;栗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并发脑膜脑炎1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秀红;朱淑霞;唐慎华;杨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寒冷凝集的概念在配血时,凡没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血型抗原抗体存在,本不发生凝集,却出现了非特异性凝集或类凝集现象,称为假阳性反应.如发生假阳性反应,虽不致造成输血事故,但可干扰结果判断,延误输血时间,贻误治疗.
作者:赵波;宫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牙脱位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对患牙进行合适的固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采用方丝弓固位方法用于脱位牙的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叶;郭建村;王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也显著增多,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多项溶栓试验显示,糖尿病患者虽然较非糖尿病患者得益更多,但溶栓后30 d的死亡率则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表明糖尿病是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比溶栓治疗AMI患者合并及不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溶栓后5周内的再梗死率、死亡率和心功能状态进行观察,旨在探讨AMI患者合并糖尿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春娥;陈红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纯心理干预治疗、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9例求助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于考试前2周,考试前1天及下学期考试前1天,分别进行HAMA及SAS量表评定.结果心理干预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考试前1天与治疗前比较HAMA、SAS评分差异显著,而下学期考前1天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考试前1天及下学期考试前1天,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以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优于单纯一种方法,应作为首选.
作者:袁晓兰;盖万良;李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近年来内固定技术的提高,我院自2002年以来共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76例,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徐伟敏;巩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C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血HCY值为(18.63±4.16)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9±4.18)μmol/L(P<0.01).结论 HHCY与CHD发病关系密切,CHD患者HHCY广泛存在.
作者:胡勉;李怀军;王勇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缩小范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成为当今治疗乳腺癌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仅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它如放疗、化疗、内分泌及生物治疗,对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我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9例患者辅助治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长江;吕彩虹;李景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广泛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作者:张文博;张贞美;刘晓红;孙慧丽;王凤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无痛性人工流产术操作过程的影响,旨在对其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耐受性的临床效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201例接受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病例以及198例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术的病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镇静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出血量、子宫收缩频次、麻醉复苏时间及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可以快速、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χ2=4.21,P<0.05);两组病人在子宫收缩频次和出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t=3.16,P>0.05);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的麻醉效应具有复苏时间短、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稳定的临床效应.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作为辅助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顾志群;张兴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降尿酸、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93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47)和氨氯地平组(n=46).缬沙坦组给于缬沙坦(代文)80 mg/d,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络活喜)5 mg/d治疗,同时观察两组血压、血尿酸、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2周后血压控制无效者予加倍剂量服用,用药4、8、12周继续观察上述指标.结果①缬沙坦降压平稳有效,与氨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加倍剂量服用降压效果更显著.②缬沙坦组血尿酸下降,24 h尿尿酸排泄增加,24 h尿蛋白排出减少,与氨氯地平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能同时降压和降尿酸,减少尿蛋白,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宗可诚;魏慧敏;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91例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接受HCPT 10 mg第1~5天,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 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对照组45例接受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以上两个方案21 d为一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0.9%(28/46),40.0%(18/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性无明显增加,值得继续研究.
作者:刘国柱;王萍;刁俊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5例正常大肠组织及40例大肠癌组织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27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7.1%(34/35),而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0%(22/40),p2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及TNM分期晚显著相关.结论 p27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检测有助于大肠癌恶性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
作者:苏传伟;张衍胜;刘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