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娟;吴玉坤;蒲章杰;栗岩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作者:张彩骥;张积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91例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接受HCPT 10 mg第1~5天,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 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对照组45例接受CF 100 mg第1~5天,5-Fu 500 mg/m2第1~5天,DDP 30 mg/m2第1~3天.以上两个方案21 d为一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0.9%(28/46),40.0%(18/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性无明显增加,值得继续研究.
作者:刘国柱;王萍;刁俊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所有患者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其中7例颏部骨折,12例颏旁骨折,16例颏孔区骨折,9例体部多发性骨折,5例体部粉碎性骨折;1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所有患者术前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数目后,分段牙弓夹板结扎、颌间弹性牵引,使移位的骨折段逐渐复位;术中经口内切开复位、细钢丝颌间结扎、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颌间弹性牵引7~10 d.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证实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经口内切开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玉良;李纪奎;王芳;杨佑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创伤,锁骨远端骨折约占12%~15%[1].2003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应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共16例,疗效满意.
作者:高登福;孙冬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眼内异物患者多为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且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多数为个体作坊的工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后部玻切取异物手术费用昂贵,难以支付.对无明显直接视网膜损伤,异物周围无包裹,就诊时间较早的眼内磁性异物患者,行电磁铁经角巩膜缘切口及巩膜平坦切口吸出,联合白内障手术可有效恢复视功能.
作者:刘爱英;于志涛;张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PA,又名苯二甲酸酐,苯酐或酞酐)广泛用于塑料、树脂、香料(精)、杀虫剂、油漆、染料和苯甲酸的生产[1].国内烧伤病例报道很少.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0月,收治邻苯二甲酸酐特重度烧伤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传臻;崔光怀;傅勇;刘文明;刘希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2002年的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进入了国内外冠心病工作者的视野.
作者:袁景霞;刘爱芃;王晓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也显著增多,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多项溶栓试验显示,糖尿病患者虽然较非糖尿病患者得益更多,但溶栓后30 d的死亡率则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表明糖尿病是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比溶栓治疗AMI患者合并及不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溶栓后5周内的再梗死率、死亡率和心功能状态进行观察,旨在探讨AMI患者合并糖尿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春娥;陈红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B超检查是确立诊断的主要方法.随着对聚焦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焦超声已广泛用于腹部和盆腔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引人瞩目.我院自2001年使用北京医科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无创治疗子宫肌瘤400例,取得理想效果,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冯锐;杨旭东;刘晓玲;杨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榄香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榄香烯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细胞凋亡、周期变化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榄香烯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榄香烯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同时伴随有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榄香烯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抗瘤效应,可能与Bcl-2蛋白下调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于荣;柳庆玲;赵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6708例,同期胎膜早破612例,而妊娠28周~36+6周胎膜早破者为156例,不足月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2.3%,占整个胎膜早破的25.5%[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34.8周,平均年龄25.6岁.其中初产妇121例,经产女35例;单胎144例,双胎12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166例,新生儿死亡2例,共存活新生儿162例.
作者:梁作双;赵金华;徐宝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无痛性人工流产术操作过程的影响,旨在对其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耐受性的临床效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201例接受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病例以及198例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术的病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镇静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出血量、子宫收缩频次、麻醉复苏时间及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可以快速、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χ2=4.21,P<0.05);两组病人在子宫收缩频次和出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t=3.16,P>0.05);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的麻醉效应具有复苏时间短、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稳定的临床效应.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作为辅助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顾志群;张兴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研究通过对血糖、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检测,探讨了围生期窒息对新生儿的血糖、血IGF-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的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国良;赵国华;隋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重胸腹多发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如何积极有效地抢救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1992年6月-2004年7月共收治严重胸腹多发伤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江;韦翠玲;刘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甲状腺病变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2~65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癌15例,桥本病10例,Graves'病2例.
作者:王风亭;李文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牙脱位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对患牙进行合适的固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采用方丝弓固位方法用于脱位牙的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叶;郭建村;王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提高人们的知活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寻求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我院自2002年7月-2004年7月将目前常用的3种无痛人工流产术即局部封闭麻醉、静脉推注依托咪酯及笑气吸入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及总结.
作者:刘春艳;秦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5例正常大肠组织及40例大肠癌组织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27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7.1%(34/35),而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0%(22/40),p2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及TNM分期晚显著相关.结论 p27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检测有助于大肠癌恶性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
作者:苏传伟;张衍胜;刘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并发脑膜脑炎1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秀红;朱淑霞;唐慎华;杨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20世纪90年代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有了迅速的提高,手术治愈率达到90%~95%[1].鼻窦内窥镜手术基本的出发点是:在彻底切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为目的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抵卸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解决相对广泛的鼻窦病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部分患者术后效果欠佳,甚至症状加重,据报道约2.5%~24%需再次手术[2].
作者:吴海英;任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