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孟维利;张国元;范雪红;马昕;褚兰英

关键词: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 低分子量肝素
摘要: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6例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30 ml入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予低分子量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CB)、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LMWH可作为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后牙铸造桩核冠修复效果的对比分析

    利用桩核冠进行后牙的牙体修复,可以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修复体的体积小,减少了异物感,保留了牙根,减缓牙槽骨的吸收,起到组织保健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60颗患牙采用桩核冠的修复,探讨修复的远期效果.

    作者:张云涛;侯玉东;慈浩粟;黄玉梅;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孕期糖耐量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糖代谢改变是孕期重要的生理变化之一,而糖耐量降低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在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分娩且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中随机抽取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65例,正常孕妇65例作为对照,并简要分析其糖耐量结果,探讨糖耐量异常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乃枝;李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引发应激性溃疡出血26例分析

    本院1999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96例,其中发生应激溃疡出血26例,现将出血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毕艳玲;刘洪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蛋白激酶A研究新进展

    蛋白激酶A(PKA)又叫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是Kerbs等人在继Sutherland等人提出cAMP第二信使的概念之后,在研究糖原的代谢过程中发现的,是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激酶.近年来,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研究较多,有学者已经从分子水平上研究cAMP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如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增殖等.蛋白激酶A特别是蛋白激酶AⅠα(PKA Ⅰα)作为cAMP的主要调节分子,在癌细胞系、原发性肿瘤和增生过度的细胞中呈过度表达.本文将重点讨论蛋白激酶AⅠα与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红娜;吴秀荣;曲昌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溃疡病穿孔64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我院自1985年6月-2004年6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溃疡病穿孔64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香田;郭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在复杂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气管内插管方式--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在复杂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实施复杂面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2例为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对照组35例为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结果 研究组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安全性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经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插管方式,在复杂面部骨折手术治疗中可以替代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

    作者:孙乐刚;刘玲;杨佑成;王丽芳;徐惠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6例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30 ml入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予低分子量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CB)、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LMWH可作为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孟维利;张国元;范雪红;马昕;褚兰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胫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9例

    胫骨近端结构特殊,松质骨含量高,损伤时常是高能量所致,常呈粉碎、嵌插、平台塌陷等改变,有时尚伴有侧副韧带、半月板、交叉韧带的损伤,处理起来难度大,客观上要求内固定材料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固定不能过度依赖骨骼质地就能完成牢固的固定.

    作者:杨光远;李巧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技术在获得人参药用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质粒中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DNA上,诱导出毛状根,从而建立起毛状根培养系统用于次生代谢物的生产[1].由于Ri质粒转化的毛状根具有生长快、易于培养、有用成分高、代谢通路表达完整的特点[2],在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姚庆收;武玉永;刘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充填武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58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病人伤口疼痛、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2 min;术后3~14 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 d;术后排尿困难5例,腹股沟部异物感3例.随访6个月~6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放宽手术指征,是一种先进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王荣华;李希路;孙福群;和西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术后早期康复指导

    随着颅底外科的深入开展,显微外科器械的改进及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切除肿瘤延长病人生命.彻底切除肿瘤,完整保留神经功能,术后早期、科学的康复指导,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手术理想的结果.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我科切除17例听神经瘤患者,经过术后早期、科学的康复指导,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岩;姜玉荣;刘建荣;李丽君;冯萍;王玉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6 mm巩膜隧道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

    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隧道前唇成为防护性巩膜瓣,在后唇上完成小梁切除术,较传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散光小等优点,且滤过功能良好.我们于2002年6月值2005年3月对15例(1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枫;李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IL-6和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素-8(IL-8)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不同病期血清的IL-6、IL-8水平,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42例进行对照.结果 窒息新生儿第1天血清IL--6为57.6 ng/L(中位数,以下同),IL-8为353.3 ng/L,明显高于正常脐血对照组的2.0、92 ng/L(Z=4.564~5.856,P<0.01).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IL--6、IL-8分别是87、579.6 ng/L,分别高于轻度组(52.6、336.3 ng/L)(Z=2.228~2.702,P<0.05).血清IL-6、IL-8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α=0.59~0.72,P<0.01).窒息组患儿动态观察发现,病程第3天时血清IL-6(56.6 ng/L)、IL-8(320.6 ng/L)水平较第1天时(分别为57.6、353.3 ng/L)差异均无显著性(Z=0.314~1.372,P<0.05);第7天时血清IL-6(14.6 ng/L)、IL-8(238.4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和第3天时(Z=2.455,P<0.05,Z=3.622,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增高,在新生儿窒息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良;高雁玲;赵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奥扎格雷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ovascular spasm,DCVS)是SAH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的治疗关键在于避免再出血及防治脑血管痉挛.我们对2003年2月-2005年8月收治SAH患者76例用奥扎雷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瑞;王振才;陈艳荣;李晓;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我们研究接受Epo治疗的CRF患者常规补充铁剂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明芬;任建兰;屈桂霞;宋国英;宁华秀;刘玉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孢哌酮钠致戒酒硫样反应21例临床观察

    自2002年以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接诊21例因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而出现戒酒硫样反应的患者,经治疗愈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的原理与发展及其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

    数字化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由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组成的X线数字化采集系统.广义上的DR包括数字化X线机、基于增感屏+CCD的DR、基于平板探测器(Plat Panel Detector,PPD)的DR、基于线阵扫描的DR等等.

    作者:邢学玲;马永强;李琳;秦东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脑室内出血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发生率为30%~38%[1,2].其中常见的发病原因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易引起脑室铸型.传统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5%~100%[3].我科自2001年2月-2005年6月共收治29例脑室铸型患者,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杜福宏;孙西周;党传欣;汤苏文;宋良鹏;徐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6例

    我院自2001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胜江;付丽娟;杨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7例报告

    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不佳者,采取切开复位加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生;朱登嵩;王希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