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笑气吸入镇痛分娩200例临床分析

田晓萍;耿丽梅;张晓静;郑爱妮

关键词:笑气, 镇痛分娩, 产程
摘要: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相当数量的产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惧心理,导致产程异常,故分娩镇痛方法在临床已被广泛采用.分娩镇痛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甚多,效果差异很大,我院自2002年8月开展笑气吸入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光扫描对性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后妇女乳腺查体分析

    为探讨红外光乳腺扫描(L-S)对性激素替代疗法(HRT)的绝经后妇女乳腺安全性检测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2000年3月-2004年7月120例患者乳腺进行红外光扫描检查,同时行血清E2测定,其中部分病例行乳腺病理学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吕秀萍;尹凤玲;王麦香;马桂凤;窦硕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初发输卵管妊娠的合理治疗预防再次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妊娠中10%~40%患者再患输卵管妊娠,危害极大.降低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率,首次处理尤为重要[1].

    作者:赵智;杨际超;管东东;杨彩燕;杨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山东籍汉族寻常型天疱疮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LA-DRB1、DQB1位点基因在山东籍汉族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61例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5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V患者组DRB1 *14(*1401、*1404、*1405)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c分别<0.05).结论 HLA-DRB1*14是山东籍汉族PV的易感基因.

    作者:周淑华;王秀敏;韩兆东;高昱;张玉杰;杨磊;张建明;王忠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在肝胆胰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登攀;陈强谱;张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O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AO技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9年6月-2004年9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8例,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24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疗效优14例,良1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1.6%.结论 骨折粉碎及移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选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贾粤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55例急诊剖宫产临床分析

    随着手术、麻醉、输血、抗感染技术的日益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抢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常用的有效手段,对降低母儿死亡率有显著疗效.但是,我国现在一些大城市妇产医院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除去高龄产妇增多、产妇营养过剩、胎儿偏大等客观因素外,许多原本应可以自然分娩的孕妇却选择了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上升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尚无全国统计数据,但大多数城市医院报道的剖宫产率在40%~60%,甚至达70%~80%[1].而世界卫生组织认同的剖宫产分娩率为15%,我国医学界认为,应该控制在20%~25%[2].

    作者:武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严重的缺血常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虽然恢复缺血器官血流是防止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必要条件,但再灌注本身可能加重缺血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预先短暂的缺血或轻度缺氧可激发或动员机体内在的防护能力,对随后严重的缺血缺氧产生强大的防御和保护作用,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的方法很多,药物预处理是通过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自身内源性保护作用而呈现出保护作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除了麻醉作用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愈来愈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作者:王芳;王迪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特点及抗念珠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按NCCLS推荐的M27-A方案(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氟康唑等6种抗真菌药对6种共52株深部致病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的抗真菌活性.结果 383例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居多(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1.04%)与克柔念珠菌(0.2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耐药率以伊曲康唑为高(35.8%),其次为氟康唑(17.5%).结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除了白色念珠菌外,尚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等菌种,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好,而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顾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产科见习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见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见习,医学生对临床课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充分理解课上内容,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教学医院规模、数量及教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再加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教学病人匮乏,而受传统意识影响甚深的妇产科病人更是如此,使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更加困难.本文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英姿;梁葵香;姚丽娟;孙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我们自2003年9月-2005年9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从二维声像图和血流变化上对良恶性病变加以鉴别,为临床提供了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帮助,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波;王瑛;张忠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置入4~5F(1F=0.33 mm)Cobra导管,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射碘油(超乳化)+平阳霉素(8~24mg)行UAE治疗.结果 行UAE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改善为显著,18例月经过多者明显减少,5例尿频、尿急、大便困难等压迫症状消失,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6个月内子宫及肌瘤体积缩小明显.结论 UAE治疗子宫肌瘤近期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江兆玲;赵方欣;张桢华;柯静婷;万向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穿透伤中的应用体会

    自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病人216例,其中胸部穿透伤病人32例,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26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解明德;胡宗铃;严国荣;吕明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拟眩宁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拟眩宁胶囊有苍耳子(炒)、菊花、胆南星、黄芩等药味经加工制制,其清肝胆、利湿热,用于头晕目赤、胁痛口苦、湿热带下.其质量标准收载于原《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但标准中没有制定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药,其有效成分为黄芩苷等[1].为此,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拟眩宁胶囊内的黄芩苷含量,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之一,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东华;贾善学;郭士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棉纺织职工皮肤病调查报告

    近年来调查发现,棉纺厂职工在紧张劳动中,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患有各种皮肤病,现将其患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秋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玫瑰糠疹病因不明,病程长,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自2005年8月开始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12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杰;张俊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癌中VEGF-C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法分析48例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VEGF-C/KDR/Flt-4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VEGF-C及其受体mRNA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肿瘤组织中VEGF-CmRNA表达与Flt-4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VEGF-C可能在子宫内膜癌转移尤其是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一个反映病人淋巴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恶性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是指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主要是乳头状癌或/和滤泡癌.迄今为止外文文献报道不足100例[1~3],中文文献不足10例[4~6],约占卵巢畸胎瘤的0.3%[7].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变化和预后不一,我们遇见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张祥盛;张磊磊;牟清海;吕增华;朱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临床应用体会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因失血造成严重贫血,使病人健康及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内治疗功血成为一种常规手术,使妇女免受子宫切除之苦,且损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受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欢迎.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简称热球)治疗功血3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云;孙敬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晚期直肠癌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Miles手术方式为基础,包括肿瘤在内全部切除直肠、乙状结肠远侧段、膀胱、远侧输尿管、后尿道、肛门及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同时行盆腔内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较顺利,5年生存率达45%左右,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晚期直肠癌广泛邻近器官浸润,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获较满意的姑息疗效.

    作者:曲建华;范国利;曲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掌浅弓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 研究掌浅弓的形态学特征,为手掌血管损伤的修复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20具成人尸体的40例手进行层次解剖,充分暴露掌浅弓,观察其类型、形状、对称性和分支.结果 ①类型:桡尺动脉型19例(47.5%),尺动脉型15例(37.5%),正中尺动脉型3例(7.5%),桡正中尺动脉型2例(5.0%),尺动脉掌深弓分支型1例(2.5%).②形状:单弓形20例(占50.0%),弧线形14例(占35.0%),鞍形4例(占10.0%),双弓形仅2例(占5.0%).③对称性:掌浅弓左右侧不称者16例,占40.0%;对称者24例,占60.0%.④分支:掌浅弓的分支有3~6条,34例(85.0%)发出小指尺掌侧动脉,22例(55.0%)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13例(32.5%)发出4条指掌侧总动脉.结论 掌浅弓以桡尺动脉型为主,左右侧多对称,多呈单弓形状,分支3~6条.

    作者:赵冬梅;杨成;曲洪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