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萍;周燕;曹敏;陈培辉
患者男,56岁,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6~7年,近3年来多次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恢复.近4~5个月逐渐出现两下肢沉重感,乏力,行走困难,不能站立,
作者:俞之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十二指肠溃疡(D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的DU发病可能与Hp有关,Hp感染阴性的DU发病机制是研究的热点,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楼岑;张大平;孙蕾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患者男,4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0 d,加重1周入院,患者20 d前无诱因进食干饭时出现胸骨后梗阻感,并逐渐加重,近1周仅能进半流汁伴进食时胸痛,当地医院行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癌,入院后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食管中段后壁息肉状肿物突起,表面糜烂,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姚丽青;季天海;卢起炎;彭洪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症(angiodysplas)是60岁以上患者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1].出血时,起病急,病灶小,常难以确定出血部位,从而导致治疗困难.我们采用结肠镜对17例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作者:姚忆蓉;殷洓;黄傲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侵犯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我院近15年中经结肠镜检查诊断UC共398例,本文旨在探讨我国UC的内镜特点.
作者:吴小平;欧大联;王学红;霍继荣;凌奇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临床科研中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方法是临床研究得出结论的步骤之一.而描述临床数据,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是获得正确的临床科研结果的前提.本文从描述数据到统计方法的选择介绍临床科研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基本概念.
作者:陈世耀;赵耐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TAE)临床开展比较普遍,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TAE术后可导致肝功能损害[1].为此,我们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TAE术后患者予腺苷蛋氨酸干预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训武;蓝琳;张亚力;袁爱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患者常有粪便于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等.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恙虫病可导致多脏器损害,例如肝、肾、肺及血液系统等[1].为了加深恙虫病致肝损害的认识,我们收集了我院自1999年至2001年经确诊的78例恙虫病患者中肝脏受损的33例,并做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爱国;丁兆勇;王爱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末端回肠炎在临床上不少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有认为本病可能是由于结肠-回肠反流,细菌异位移植,刺激肠道淋巴组织发生免疫反应继而引起慢性炎症[1,2].我们应用SD大鼠去除回盲瓣的作用,造成结肠-回肠反流,旨在探讨去回盲瓣后回肠末端黏膜的病理变化.
作者:周国华;周红宇;龙远志;龙兵生;左大镒;何学贤;戈立东;高慧文;赵景涛;王宗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们对饮酒在脂肪肝发生中的危险性、饮酒量与脂肪肝关系、饮酒者性别与脂肪肝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正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胰腺血运障碍是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原因之一,全身血液流变学改变又与AP互为因果,探讨大鼠AP早期外周血液流变学和胰腺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以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模型(n=20)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n=20),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以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术前及术后胰腺局部血流速度,术后12 h各组处死10只大鼠,检测外周血中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两模型组其余10只大鼠观察3 d内存活情况.结果AEP组大鼠仅外周血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升高,ANP大鼠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全血黏度曲线明显抬高.AEP和ANP组大鼠胰腺局部血流速度均明显减慢,分别降至制模前的79%和30%.光镜病理评分显示,AEP组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与AEP组比较,ANP组各项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AEP组大鼠3 d内存活率为90%,ANP组为0.结论AP大鼠同时存在有全身血液流变学和胰腺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胰腺缺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AP的始动因素之一,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非AP的发病原因,但可以加重胰腺缺血,并对疾病发生后的胰腺损伤有促进作用.
作者:孙大裕;金忱;钟良;张群华;倪泉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常用的幽门螺杆菌(Hp)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试验(如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等)和非侵入性试验(如血清学试验、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PCR和粪便抗原试验).
作者:李晓波;刘文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病人对机械扩张刺激的内脏感觉阈值明显下降[1,2],然而对NUD病人内脏感觉过敏的机制却不甚了解.
作者: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患者男,62岁.因上腹部胀痛3个月,加重伴上消化道出血1 h急诊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扪及一直径约5 cm的肿块,质硬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急诊纤维胃镜检查示:胃体后壁靠胃窦处见直径3.0 cm肿块突向胃腔,基底部见直径1.2 cm溃疡,中间有搏动性出血,局部应用止血药无效.
作者:石彦;雷晓;蔡志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目前临床治疗的众多措施中,开始注意到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是其中较好的措施之一,现将我们治疗58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啸;张筱凤;李国熊;李平;郭英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DNA错配修复(MMR)系统中2个主要基因hMLH1和hMSH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进行了检测和相关指标分析,以进一步了解MMR路径在HC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作者:丛文铭;吴孟超;张树辉;谭璐;冼志红;吴伟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人类生长抑素受体(hSSTR)作为基因型肿瘤的标志物之一,正日益受到研究者广泛的重视.hSSTR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密度分布,可介导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建生;彭淑牖;吴育莲;陈怀增;彭承宏;Gao YY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患者男,57岁.患者于入院前6 h无明显诱因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无疼痛,随之呕吐咖啡色物约100ml,片刻后呕吐暗红色液体2次约200ml,并发现口中有白色长条状物,近端固定,难以吐出,吐出物长约18 cm,宽约1 cm,白色带状;同时咽部有异物和疼痛感,吞咽困难,再次呕吐暗红色液体100 ml.
作者:周黎黎;象仁欠;陈红;曹云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型肝癌三者的病理鉴别诊断有时颇为困难.因此,分析这些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提供有用的诊断指标.方法对15例混合型肝癌进行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结果15例混合型肝癌占同期原发性肝癌的3.39%.组织学特点同时表现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其中有1例为罕见的碰撞瘤.免疫组化标记,AFP为10/15例阳性,均表达在肝细胞癌的部位中,而胆管细胞癌均为阴性.细胞角蛋白8(CK8)在肝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胆管细胞癌区域有13例为阳性,2例阴性,CK19在胆管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肝细胞癌区域也有13例阳性,其余为阴性.Bcl-2表达阳性率为66 7%(10/15).大部分表达在胆管细胞癌成分,也有5例在肝细胞癌成分表达阳性.AB/PAS黏液染色在胆管细胞癌的成分均为阳性或弱阳性.结论诊断混合型肝癌主要依据显微镜下的病理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黏液染色的结果.
作者:孙丽萍;周燕;曹敏;陈培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