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涛;高晓丽
目的:监测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及活动的不同时间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为前列腺术后卧床期病人选择有效活动方法,以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方法:32例前列腺肥大(B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主动活动组16例和被动活动组16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显像仪监测手术前后、活动中与活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卧床较术前静卧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主动和被动活动后静卧状态下与术后5 h静卧状态下股静脉血流速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肢被动活动2 min时股静脉血流速度较活动前均明显增加(P<0.05).主动活动5 min时较4 min时股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且在活动中心率加快,而被动活动自2 min至5 min各时点血流速度无变化,心率、血压亦无明显影响.结论: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能使BPH术后卧床期间股静脉血流速度增快,被动活动对心率、血压以及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莹;蒋淑方;袁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对维持或改善手术创伤后病人营养状态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需行营养支持的64例病人,通过空肠造瘘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自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至术后第7天,观察病人术后消化道症状和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不适反应;监测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体重,血、尿、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体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体重有轻度下降.白蛋白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前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ALT、AST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尿素氮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但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糖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有利,对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堂;刘保田;屈红卫;高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5-2002年笔者应用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腱鞘囊肿5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华;傅廷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微波热凝技术是近年医学领域的一项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1年10月在鼻窦内窥镜下对腺样体肥大14例患者进行了微波凝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郝永波;侯和梅;纪同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25岁,农民.停经60 d,头痛、高热,咳嗽9 d就诊.9 d前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达41℃.查血常规示WBC 5.8×109/L,N 0.84,L 0.15.
作者:王文霞;李忠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先天性皮毛窦系胚胎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临床少见病例,多因并发症或合并症而就诊.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先天性皮毛窦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法;钟英杰;王宝印;时秋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即可对称分裂为二个新的子代干细胞或二个功能细胞,也可不对称分裂为一个子代干细胞和一个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作者:刘庆新;苏长海;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0年5月至2000年6月我科对36例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施行仅保留胃右动脉的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环扎术.经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百明;朱贺臣;王金海;雷兴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生后1 d,因全身皮肤皲裂、脱皮10 h入院.患儿出生后4 h,家人发现患儿眼睑上翻,全身皮肤开始皲裂,并逐渐出现大片状脱皮,未做处理,急来我院儿科诊治.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00 g.家族史:患儿祖父、父亲和叔父均患有轻型鱼磷病,母亲健康,均务农,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李金霞;张鑫雨;黄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 <母婴保健法>,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
作者:朱胜美;孙亦彩;孙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湿疹皮损以苔癣样变为特征,由于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患者瘙痒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科自1998年8月开始采用曲安缩松局部注射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苔藓样皮损208例,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MMP1-3,TIMP1-2,nm23蛋白及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原位杂交.结果:TIMP1-2在Ⅲ、Ⅳ期肿瘤中强阳性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肿瘤(P<0.05),NSCLC术后存活1年以下和存活1~4年者其MMP1,MMP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年以上存活者(P<0.05)nm23高表达的患者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较nm23低水平表达者明显增高(P<0.05和P<0.01).结论:MMP1-3,TIMP1-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病人预后相关.
作者:张连国;马云;李伟;刘洪建;张庆广;张祥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生儿肠麻痹多并发于肺炎、脐炎、败血症、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出血性肠炎、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既往在常规病因治疗的同时,多采用胃肠减压和注射新斯的明等措施,但效果多不够理想.
作者:孙登军;王慧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根据所用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咪唑安定3 mg+吗啡2 mg;Ⅱ组:咪唑安定3 mg;Ⅲ组:吗啡2 mg.测定术后不同时期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与同时期Ⅰ组比较,Ⅱ组术后4~24 h、Ⅲ组术后8~24 hVAS值较Ⅰ组高(P<0.01或P<0.05).术后24 hⅡ、Ⅲ两组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24 h和48 hⅡ、Ⅲ两组IL-6级AngⅡ浓度均高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优于单用吗啡或单用咪唑安定.
作者:孙凤英;王红丽;刁青花;岳迎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占70%~80%,手术死亡率为31%.我院自1980-2002年,共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病人136例,术前诊断明确127例,占93.4%;诊断不明9例,占6.6%;手术死亡率5%.现对术中如何确定出血部位,行针对性手术,切勿盲目地行胃大部切除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马金海;马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不同年龄组,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有所不同,笔者对10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用24h Holter监测和从事日常活动记录状况及院外心电图变化,对有症状与无症状ST-T改变的相关性(即心肌缺血)作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悦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颈脊髓损伤可并发低钠低氯血症,据我们临床统计发现,该并发症发病率高,占同期住院病人的78.30%,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引起误诊、误治,若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颈脊髓损伤病人106例,其中83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钠低氯血症,并对此进行了治疗,现将观察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迎吉;薛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唯一由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腹壁疝.剖宫产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少见,其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切口疝患者3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预防作一分析.
作者:陈希宏;许兰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上颌总义齿纵裂,而且反复纵裂.作者经过反复观察发现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
作者:张云涛;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纳洛酮早年主要用于全麻手术后催醒,我院近3年来应用纳洛酮抢救内科急危重患者62例,经临床证实,此药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而且对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也有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蓉;张祯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