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富;周淑华;韩兆东;魏义花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硫喷妥钠混用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3例.A组诱导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异丙酚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B组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1∶1混合液(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和插管后1,3,5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P<0.01),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插管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较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P<0.01),但均未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病人各时期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按1∶1比例混合后用于麻醉诱导(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可减轻诱导后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芬太尼4 μg/kg伍用,可有效控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建波;盖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探讨sICAM-1和TNF-α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7例,对照组20例,同时收集脑脊液和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CAM-1和TNF-α的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sICAM-1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均恢复正常(P>0.05);伴并发症和后遗症较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ICAM-1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 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sICAM-1和TNF-α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3842,0.4218;P均>0.05).结论:sICAM-1和TNF-α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二者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李春香;唐宁波;方云霞;初清;李丽霞;柳雪梅;蔡维艳;冯雅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我们用乌拉地尔(优匹敌)治疗了28例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其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丽;宋登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度妊高征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及时的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可靠方法.现将我院5年来85例重度妊高征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徐秀燕;李连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唇疱疹是口腔科常见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群集性水疱为主要特征.水疱可持续24 h,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 d,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并且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后可出现色素沉着.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王仁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笔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月骨、手舟骨切开复位、自体桡骨茎突植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经手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立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病人,女,65岁,上腹部疼痛10 d,全腹剧痛6 h入院.病人于10 d前感上腹疼痛、隐痛,体温升高,热型不规则,高体温38.5℃.
作者:李洪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26岁,因口臭及咳鸟屎状、大米粒大小、颗粒状分泌物半年,伴枕部钝疼1个月就诊.患者诉半年前经常口臭及回吸时咳鸟屎状、大米粒大小、颗粒状分泌物,奇臭,且清晨居多,伴恶心、咳嗽,时有耳鸣,耳内闷胀感,以上症状在感冒后加重,曾当作咽炎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郎宝英;马延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与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8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判断微血管密度与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值的大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测定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可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张伟;张元鹏;江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17 d,第1胎,系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第4天,因呼吸急促,面部、躯干及四肢有出血点,于2001年8月27日,再次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
作者:韩爱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症候群.目前在治疗上只限于一些经验性的对症处理.一些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症状迁延不愈,频繁就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类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临床上被视为难治性病例[1].本文观察了小剂量盐酸多塞平(多虑平)治疗难治性IBS的疗效.
作者:董乐凤;步宝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前牙反(牙合)已是乳牙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有逐年增多趋势.现在研究证明,乳牙反(牙合)常常导致颅面骨骼发育异常,有必要尽快矫治[1].
作者:田绪标;侯玉东;姜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并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增高[1].
作者:吴福玲;冯学斌;蒋少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3月采用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高锰酸钾化学性烧伤23例,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兰;蔺淑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采集了1999年12月-2002年12月108例有复视症状的病例,进行复视原因分析.
作者:郭建莲;任景香;张守平;桑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的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mRNA表达的检测,初步探讨它们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对43例胶质瘤和15例正常脑组织Ang-1、Ang-2及Tie-2 mRNA的表达量进行半定量检测,并对它们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胶质瘤组织中Ang-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Ang-2 mRNA的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增强(P<0.001);胶质瘤组织中Ang-1 mRNA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下调,Ⅲ、Ⅳ级胶质瘤Ang-1 mRNA的表达量与Ⅰ、Ⅱ级相比,其降低程度也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Tie-2 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以及不同分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ng-2 mRNA表达上调和Ang-1 mRNA表达下调可能共同诱发肿瘤血管生成.Ang-2与Ang-1平衡状态失衡可能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王洪德;王利民;李泽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病人,女,37岁.胸闷、憋气、心悸伴发热3 天入院.查体:体温37.6℃,呼吸22次/分,心率88次/分,血压123/96 mmHg.一般情况好,口唇粘膜无紫绀,颈外静脉无怒张.
作者:刘洪建;张庆广;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手部外伤常导致皮肤、肌腱甚至骨的缺损,若不及时消灭创面将导致外露肌腱或骨的坏死,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故及时的修复软组织缺损尤为重要.我们采用5种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孟涛;朱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的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患者71例,采用5-Fu及PPD化疗2周后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ray钡餐确诊14例(19.72%),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69例(97.2%).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达56.3%.结论: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病人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宝田;李金伟;宋德泉;王娟;赵培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足趾再植及断层解剖学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30例(男18例,女12例)成人第三趾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对趾跖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位置、管径进行观测.结果: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34 mm和0.20 mm,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63 mm和0.53 mm.结论:神经与同名动脉基本上位于同一区内伴行.
作者:李滨;刘强;赵冬梅;胡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