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剖胸探查的临床分析

罗锋;宋小元;余欣;马洪飚;王睿

关键词:食管癌, 剖胸探查术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不能切除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仅行剖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769例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剖胸探查率为10.68%(92/861).食管癌肿瘤外侵部位常见者依次为主动脉、气管支气管、下肺静脉及椎体、心包等.本组主动脉受累率为60.87%(56/92),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34.78%(32/92),下肺静脉受累率为21.74%(20/92).探查组与切除组比较,在性别、有无持续性胸背痛、病理类型、分期、肿瘤部位5个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与分期、病理类型、肿瘤部位、有无持续性胸背痛及性别有密切关系,应综合各项检查以评估切除可能性,降低剖胸探查率.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诺和龙和拜糖平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90例临床观察

    我们比较了诺和龙单独用药及其与拜糖平联合治疗,对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云;王凤;李传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硫酸镁和链霉素联合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很多,但仍缺少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永生;于纪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碧兰麻应用于口腔局麻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阿替卡因(Articaine)注射剂(商品名碧兰麻)是近几年来应用于口腔临床的新型局麻药,由于麻醉起效时间快,组织渗透性强,毒副作用小,麻醉效能高,正逐渐在临床推广使用.我科从2000年在口腔治疗中开始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霞;张瑞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庆大霉素注射液外用治疗甲沟炎80例分析

    化脓性甲沟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易发病,用常规换药及全身用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庆大霉素外用换药治疗化脓性甲沟炎4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其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何信华;鞠胜芝;孙金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肾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共60例,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但两组之间的血压下降无明显差异.两组的24 h尿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肌酐在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氯沙坦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有降压和保护肾功能作用,氯沙坦还有降低尿酸作用.

    作者:刘爱国;许道营;王霞;姜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内分泌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但由于本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极易误诊,笔者就我院自1999-2002年间误诊的9例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陈炳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持续点滴与间歇滴注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对比观察

    气管切开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湿化作用降低或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甚至出现继发感染.2000年9月-2002年9月,我科对38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控制持续点滴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滴注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俊华;鲍秀敏;王连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离辐射对晶体透明度影响的调查

    自从Gutmann报道了密切接触X射线可引起晶体损伤的病例以来[1],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愈来愈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为了解我市放射作业人员晶体损伤的发病情况,本文对从事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晶体损伤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声波辅助治疗仪初探

    体外超声碎石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肾结石患者的痛苦[1,2],但经碎石治疗后的小块碎石在排泄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患者甚至在术后长时间内不能完全将碎石排出体外,这将导致肾结石再次复发[3],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苦恼.有鉴于此,我们试制了一种声波辅助治疗仪[4].

    作者:易红英;刘春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速尿-卡托普利肾功能显像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速尿-卡托普利肾功能显像(CRS)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RVH)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比研究50例怀疑RVH患者的速尿-CRS和选择性数字减影肾血管造影资料.计算速尿-CRS诊断RV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速尿-CRS对诊断RVH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7.8%,98.2%,89%;速尿-CRS诊断双侧、单侧肾动脉狭窄(RAS)的敏感性分别为67.8%,95.3%.结论:速尿-CRS对RVH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与川芎嗪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59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肺性脑病而促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8年始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川芎嗪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梅;樊玉玲;霍希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35例临床诊治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急性灭鼠药,它对人畜具有剧烈毒性.近年来,因管理不当,时有人员中毒,且无特效解救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毒鼠强中毒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5例毒鼠强中毒病例诊治总结如下.

    作者:贾立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对2100例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实验,异常者再进行75 g糖耐量实验,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两者及糖代谢正常者的妊娠及围生儿情况.结果:在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方面,GIGT及GDM孕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IGT与GDM孕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GIGT孕妇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英;刘世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尿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血压、糖脂代谢及尿酸的影响.方法: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89例,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病人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缬沙坦组TC、LDC-C、TG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缬沙坦对血糖、尿酸均无影响.结论:缬沙坦在降压同时具有调脂作用,且对血糖、尿酸无明显影响.

    作者:许道营;刘爱国;王霞;姜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疏血通与爱维治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爱维治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6 ml、爱维治800 mg分别溶于NS 250 ml静脉滴入,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单用爱维治800 mg溶于NS 250 ml静滴,每日1次,共3周.结果:治疗组痛觉过敏及感觉减退有效率为64%和72%,明显高于对照组38%和43%(P<0.05).结论:疏血通与爱维治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周寅;商丽;孙国建;张颖;王琳;耿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方法:将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组50例,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100例;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多普勒脉冲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颈动脉分叉(BIF),计算中层内膜厚度、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在正常组、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依次为23.3%、68.0%、97.0%(P<0.01).软斑及出血斑在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显著增加.Crouse积分三组分别为19.0、132.4、441.1.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多,其次为颈内动脉.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可作为了解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方法,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少河;罗玉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血管损伤原因与对策(附6例报告)

    我院于1990年1月-2003年1月共施行3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损伤血管6例,占1.9%,报告如下.

    作者:董淑晓;高忠诚;亓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2-2002年因各种疾病共做胃部分切除526例,术后发生近期出血7例,再次手术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见光;刘为志;高景烈;马荣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雌激素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方法:对成年雌性大鼠行卵巢切除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于大鼠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黑质TH(酷氨羟化酶)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记数;同时,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观测.结果:在没有给予雌激素的卵巢大鼠组,阿朴吗啡(APO) 诱导的旋转次数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与其他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对雌性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除了经过雌激素受体途径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学文;章翔;张剑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累及髁部的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伴随交通工具高速行驶,车祸损伤暴力及能量增大,累及股骨髁部的股骨下端骨折发生率高,且多呈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也不鲜见.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8月,对12例累及股骨髁部的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AO解剖钢板或动力髁(DCH)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涛;朱晓东;尚义美;张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