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华
HELLP综合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重者常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其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晚期可有牙龈出血及血尿.
作者:李如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体外超声碎石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肾结石患者的痛苦[1,2],但经碎石治疗后的小块碎石在排泄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患者甚至在术后长时间内不能完全将碎石排出体外,这将导致肾结石再次复发[3],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苦恼.有鉴于此,我们试制了一种声波辅助治疗仪[4].
作者:易红英;刘春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维思肽(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系用健康猪脑(或牛脑)经酶水解制得的无菌制剂,本品可使脑内兴奋和抑制性物质的平衡得以调整,有利于神经系统细胞的修复,具有类似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并刺激有关激素生成、改善细胞乏氧状态和机体内环境,增加心、脑、肝等脏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使由于脑外伤、脑缺血及脑功能不全等引起的脑细胞代谢障碍性疾病得以改善.我院神经内科从2002年3月开始用维思肽治疗脑血管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瑞;董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结核近年呈上升趋势[1],且复治病例增多,约占40%~80%,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多不满意[2].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含左氧氟沙星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建清;纪洪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比较了诺和龙单独用药及其与拜糖平联合治疗,对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云;王凤;李传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青年人群后磨牙缺失、缺损是造成咀嚼效率降低、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和导致颌关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尽可能地保留大面积缺损的后牙,我们自1998年用银汞合金形成桩核并在其上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方法,完成修复103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美莲;马洪学;解建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不仅是一层生物半透膜,而且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器官,其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血液在血管内凝血和纤溶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EDD)是血管内皮重要功能之一,其功能失调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生、发展及并发症起着主导作用,成为当今众多学者投以极大兴趣的关注热点和期待解决的研究目标.本文就EDD与心血管疾病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马玉琢;马风妹;刘广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从Gutmann报道了密切接触X射线可引起晶体损伤的病例以来[1],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愈来愈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为了解我市放射作业人员晶体损伤的发病情况,本文对从事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晶体损伤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方法: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200例脑卒中病人,对伴有焦虑、抑郁性障碍者,用苯二氮(艹)/(卓)类、氟西汀治疗.结果:20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9%、37.5%,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2.3%、85.7%.治疗后HAMA和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抑郁性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风桥;赵波;马玉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耳鸣是苦恼而常见的症状,严重者对患者的休息、工作及学习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对此症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方法虽多,但效果不很理想.祖国医学认为,腧穴乃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体表之部位,具有接受刺激功能.刺激一定的腧穴,就可以发挥相应的经络作用,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基于以上理论,我们采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主观性耳鸣,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李忠爱;孙守英;王文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先天性斜颈是常见的婴儿颈部畸形,我院从1998-2003年采用手法按摩、矫正姿势与局部药物封闭治疗42例,效果满意,现将诊断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张玉珍;张广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娩镇痛已成为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也是产科工作者极为关注的热点.多年来,国内外麻醉科、产科专家对分娩镇痛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有镇痛药、吸入麻醉药镇痛分娩、椎管内阻滞镇痛分娩.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不需专职麻醉师就能达到理想的分娩镇痛要求,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完全有效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佰芝;刘新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MV X射线单次放疗对体外培养9L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寻找对胶质瘤增生有抑制作用的较低放射剂量.方法:对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以不同剂量进行放疗,并通过MTT法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0.5 Gy剂量的单次放疗和1.0 Gy以上剂量的单次放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而1.0 Gy的单次放疗剂量和2.0 Gy的单次放疗剂量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1.0~2.0 Gy的放疗量下出现明显的平台期.结论:为防止发生放射性脑损伤,在1.0~2.0 Gy区间内采用较低单次放疗剂量可产生相似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元鹏;李新钢;张建华;黎晓光;王东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很多,但仍缺少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永生;于纪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咽喉疼、咳嗽在家口服苄欣胶囊0.3 g.患者服药后约10 min感全身皮肤瘙痒,可见荨麻疹、面唇肿并伴有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速来我院(距院300米),途中感胸闷、头晕继而剧烈呕吐、抽搐、神志模糊.家属诉其同胞姊妹中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查血压50/30 mm Hg,脉搏细速(13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口罗音,心率130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即取平卧位,头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静注0.1%肾上腺素1 mg和地塞米松20 mg,葡萄糖酸钙10 ml、5%GS 500 ml加地塞米松20 mg静滴.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抢救10 min后,患者神志逐渐恢复,血压80/50 mm Hg,脉搏90次/分.静滴1 h后,血压110/70 mm Hg,脉搏78次/分,病情好转,恶心、胸闷、抽搐、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消失.随后停药、停止吸氧,患者未再出现不适.
作者:李国英;孟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历介绍患者男,40岁,工人.因食蚕蛹后眩晕呕吐及肌肉震颤2 h来诊,4 h前与人同食少许市售蚕茧蛹,2 h后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及上腹不适,并感口唇及四肢肌肉震颤.在外诊所给肌注胃复安治疗,恶心、呕吐减轻,但眩晕及四肢肌肉震颤较前加重,以致行走不稳,站立不能.自发病来无发热,无腹痛、腹泻,病前身体健康.查体:T 37.2℃,BP 135/90 mm Hg,神志清,面黄微汗,瞳孔等大等圆,口唇无紫绀,时有颤动,颈软无抵抗,心肺正常,腹微胀,四肢肌肉震颤明显,张力增高,无病理反射.辅助检查:血WBC 11.2×109/L、W -LCR 0.85,尿PRO(+),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脑电图为轻度异常.诊断为蚕茧蛹中毒.经输液、利尿、镇静及支持等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恶心、呕吐停止,肌肉震颤缓解,眩晕减轻,次日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作者:左进国;王富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气管切开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湿化作用降低或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甚至出现继发感染.2000年9月-2002年9月,我科对38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控制持续点滴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滴注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俊华;鲍秀敏;王连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爱维治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6 ml、爱维治800 mg分别溶于NS 250 ml静脉滴入,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单用爱维治800 mg溶于NS 250 ml静滴,每日1次,共3周.结果:治疗组痛觉过敏及感觉减退有效率为64%和72%,明显高于对照组38%和43%(P<0.05).结论:疏血通与爱维治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周寅;商丽;孙国建;张颖;王琳;耿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于1990年1月-2003年1月共施行3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损伤血管6例,占1.9%,报告如下.
作者:董淑晓;高忠诚;亓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肾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共60例,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但两组之间的血压下降无明显差异.两组的24 h尿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肌酐在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氯沙坦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有降压和保护肾功能作用,氯沙坦还有降低尿酸作用.
作者:刘爱国;许道营;王霞;姜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