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真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特发性高血压,指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血管、心、脑、肾等脏器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的全身疾病 [1];控制率是指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目前为<140 mm Hg)的患者所占的比例[2]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翠萍;陈吉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7月对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9膝,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亮;韩兴冰;张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出血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引起高代谢,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影响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同时高代谢后器官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早期营养能帮助病人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11月至今,我们对53例GCS评分<10分的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本组53例病人较前期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肠内营养(EN)不仅维持病人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较全肠外营养(TPN)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朱文梅;王会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蛇毒与内皮素(ET)有共同的祖基因、同源染色体结构和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前期整体动物实验发现,含抗蛇毒中药半边莲的中药方剂不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动脉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ET,并进而证明半边莲生物总碱是保护动脉内皮细胞和抑制动脉SMC增殖的有效成分.本课题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建立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边莲生物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根据增殖活性和毒性实验确定半边莲生物总碱的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王婧婧;范秀珍;陈融;李莉;胡维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胃肠舒每次3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每次15 mg,每日3次.结果:胃肠舒对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多潘立酮组(P<0.05,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胃肠舒是理想的纯中药制剂的胃肠动力药.
作者:刘孟安;赵铭山;孙丰润;姜学连;张树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999-2002年我科应用闭合复位C形臂引导下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兆峰;盛奎升;尹继军;徐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复方土槿皮酊是治疗脚气的一种特效药,如果误点入眼内,可导致眼部损伤.我科共收治5例眼部误点后导致眼部损害患者,由于治疗及时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彦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世界上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哮喘病的发病率为0.5%~3%,个别地区高达5%.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哮喘发作,不但需要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更需要哮喘病人遵行医嘱,合理用药及坚持治疗.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108例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调查以找出提高病人遵医行为的对策,从而控制哮喘发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宁;左秀兰;商丽;陈亭云;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病理生理学进一步研究,了解到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是产生症状和体征、促使心衰进行性恶化及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因此,能抑制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活性增高的药物被开发和使用,现已肯定有效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均被证实对心衰有明显疗效,且能改善心衰自然病程,降低总死亡率、心衰病死率和病残率.当前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收缩性心衰的标准治疗药物.
作者:张文博;展瑞;李翠香;徐文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腰腿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其中分娩致腰腿痛的病例也时常遇到.我科自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诊疗产后腰腿痛1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许子莲;王德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脑膨出是颅脑损伤后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2001-2003年发生颅脑损伤后开颅手术中的急性脑膨出患者共53例,其中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所致20例,占同期开颅手术中脑膨出的37.7%.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福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导管(ETT)对减少或避免留置ETT所引起的损伤和并发症及减轻患儿不适有重要意义[1].我院2000年11月-2002年11月对5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试行早期拔管,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浩峰;徐巨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败血症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及外周血液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分别在0、8、16 h取血和腹腔渗出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IL-8、TNF-α含量;用光镜计数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结果:败血症组大鼠8、16 h血浆IL-8、TNF-α水平均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以8 h增高更为显著,败血症组大鼠血浆IL-8、TNF-α在8、16 h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8 h和16 h水平(P<0.05);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0 h明显降低(P<0.01),且呈递减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败血症大鼠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8、16 h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呈递增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结论:IL-8、TNF-α在大鼠败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败血症大鼠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异常分布与IL-8、TNF-α密切相关.
作者:石增立;刘凤;于小玲;王宝娃;董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当前使白内障患者复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产生的屈光不正则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是众多学者共同探讨、力求解决的问题[1,2].本文对34例(43眼)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视功能测定,预设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与术后视功能、屈光状态的关系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低位直肠癌传统的经腹会阴直肠癌联合切除术(Miles),不但切除肛门,还需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也给生活和社交带来较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科近10年来应用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或结肠直肠粘膜吻合保肛术,既可以达到直肠癌的根治目的,又保留了肛门的生理功能,避免了做腹部人工肛门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曲建华;曲金凤;王正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们对脐带缠绕与羊水过少的关系,羊水性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薄万红;王铭;董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1995-2001年共收治红皮病病人4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0~76岁;其中小于15岁者6例,16~60岁者22例,61~76岁者12例.
作者:唐成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作者:刘明;闫红梅;张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200 μg后0.5~1 h内,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280例(研究组)与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282例对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麻醉药用量及麻醉效果相同,研究组宫颈松软、操作容易、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能够提高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传喜;李法升;赵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麻醉苏醒期烦躁较常见,与麻醉中用药、苏醒期应用催醒药和术后疼痛等有关.考虑术前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术前心理内稳态失衡可能与麻醉苏醒期烦躁有关.因此进行该研究,以期观察术前心理支持疗法对麻醉苏醒期烦躁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李鸿真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