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军丽;刘爱华
强心剂或称正性肌力药物在20世纪40-70年代曾是治疗心衰重要的药物,近20余年来,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治疗,强心剂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强心剂已处于用不用皆可的地位.笔者复习新近文献,结合40余年治疗心衰的经验,对强心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作一重新评价.
作者:张文博;张贞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病死率明显增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5-2001年4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OF患者临床救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鹏飞;王晓丽;孙英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注意事项、修补材料的选择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放疗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自发性2例,外伤性6例,医源性(鞍区手术)6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修补成功,修补成功率达85.6%,其中有2例因脑脊液鼻漏在不同位置再发,行3次以上修补,修补次数多达5次.结论: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修补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具有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多次修补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振;刘健;刘亭彦;马秀芳;吴玉坤;蒲章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共35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8岁.既往无肝、肾、内分泌等疾病.健康老年组33例作为对照,均为健康体检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63~67岁,平均年龄66岁.
作者:刘希文;杨立英;赵宝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性损伤因其损伤范围广,波及多个重要器官,失血量大,器官代偿能力减弱,在抢救过程中往往出现多种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变化快.我科自1991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该类病人57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双江;苗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脂肪抽吸术于70年代在欧美兴起,80年代后期我国较普遍开展.由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严重并发症较低、手术效果较好,又不遗留明显瘢痕,故该手术逐渐成为一项日益受到关注的整形美容手术,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经济条件较好医疗单位使用超声吸脂机或电子吸脂机,因器材价格较昂贵,使脂肪抽吸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受到一定限制.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和脂肪抽吸器(上海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结合麻醉技术,在门诊进行脂肪抽吸术80例,142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培茂;赵云;藏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对3 37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受术者进行了B超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1年来,我科收治了以右侧胸痛为主诉而被误诊的病例4例,误诊时间12 h~2个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炳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视盘血管袢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开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来的诊断为视盘血管袢的14例(16眼)临床资料.结果:视盘血管袢62.5%的分布于视盘上方;动脉袢10眼,静脉袢6眼;合并玻璃体积血8眼;视力在0.5以下者占78.5%.结论:视盘血管袢动脉居多,多于视盘上方,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合并症.
作者:蒋秀芹;付海涛;张迎秋;张晶;李霞;李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应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引起的胃粘膜炎症.临床上多见,其原因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笔者通过对无胃手术史,上腹有烧灼样痛,腹胀或有胆汁样呕吐,胃镜检查有胆汁反流的患者行胃窦粘膜活检、H.pylori(HP)检测以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作者:崔振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明显感染源,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笔者分析了38例活动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并对这一感染并发症在临床诊治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程立岩;崔敬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据国内外研究显示,在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国外报道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80%,我国略低于国外患病率,约28%~40%[1].
作者:杜秀娟;张保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病人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下肢骨折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临床查体,B超检查及深静脉造影确定诊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抗凝治疗,所有病人皆实行积极地肢体活动等预防措施.结果:所有15例病人都得到了准确地诊断,采用上述措施病人得到了顺利地康复.结论:对于易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积极地预防及积极治疗措施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永涛;刘明廷;戚大春;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正值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之阶段,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也较脆弱,因此,探讨他们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及防范对策,在21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冯启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技术对556例遗传咨询病例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发现47例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占受检人数的8.4%,其中常染色体异常39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此外检出46例,XY女性反转综合征2例.结论: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不育夫妇及怀疑Down综合征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
作者:万巧云;袁玉华;曲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检测128例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变化,并测定血细胞比容水平,分析颈动脉病变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病变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组66例,正常对照组60例.用微量毛细血管比容法检测其血细胞比容水平.结果:发现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压、血脂、血糖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发生与血细胞比容、血压、脂代谢紊乱有关;血细胞比容水平测定可作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又一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李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腹腔内脓肿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B超导引经皮穿刺技术为常用.我们早采用的 PTCD 导管穿刺引流,导管太细,容易堵塞.自1995年改用膀胱穿刺造瘘管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共治疗4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王希玲;张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85-1999年间共收治男性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53例,其中有12例因伤情严重,不具备急症尿道修补术条件仅行单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伤后3~5个月行尿道后期修复术.现就修复术后排尿及勃起功能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寿传;刘廷宾;李吉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但我们应用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本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20例剖宫产病人应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病人中麻醉优良为316例,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5 min内麻醉平面固定,低血压发生率21%,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2~1.8 mL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0.1 mg可产生48 h以上的镇痛效果,术后头痛4例.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作用迅速、镇痛好、肌松好、用药量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董明远;朱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