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张保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但我们应用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本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衰(ERS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ESR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是一般人群的16.6~17.7倍,据美国肾脏病资料系统(USRDS)1999年统计,由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占ERSD总病死率的45%.我国ESRD的原发病因和年龄分布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但同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公布的肾脏透析移植登记报告表明,ESRD患者由心血管疾病所致的病死率亦高达50%.因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ESRD患者生存率和致残率的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张燕;石瑜;张文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强心剂或称正性肌力药物在20世纪40-70年代曾是治疗心衰重要的药物,近20余年来,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治疗,强心剂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强心剂已处于用不用皆可的地位.笔者复习新近文献,结合40余年治疗心衰的经验,对强心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作一重新评价.
作者:张文博;张贞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检测128例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变化,并测定血细胞比容水平,分析颈动脉病变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病变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组66例,正常对照组60例.用微量毛细血管比容法检测其血细胞比容水平.结果:发现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压、血脂、血糖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发生与血细胞比容、血压、脂代谢紊乱有关;血细胞比容水平测定可作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又一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李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腹腔内脓肿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B超导引经皮穿刺技术为常用.我们早采用的 PTCD 导管穿刺引流,导管太细,容易堵塞.自1995年改用膀胱穿刺造瘘管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共治疗4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王希玲;张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视盘血管袢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开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来的诊断为视盘血管袢的14例(16眼)临床资料.结果:视盘血管袢62.5%的分布于视盘上方;动脉袢10眼,静脉袢6眼;合并玻璃体积血8眼;视力在0.5以下者占78.5%.结论:视盘血管袢动脉居多,多于视盘上方,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合并症.
作者:蒋秀芹;付海涛;张迎秋;张晶;李霞;李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脑实质的炎症,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应用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我科自1999年2月以来用七叶皂苷钠替代激素治疗病毒性脑炎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军丽;刘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 mg/d,每2周增加剂量10 mg/d,直到10周结束观察.结果:60例患者服药2周末收缩压、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 mg/d,收缩压降低15.4 mmHg,舒张压降低13.1 mmHg;总有效率为83.1%,总显效率为63.3%.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4%)、头痛(6%)、乏力(1%)、心动过速(2%).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郭庆章;耿化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IMS患者,男2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6.2岁.其中3911中毒11例,1605中毒8例,氧化乐果16例,乐果6例,其它11例,服药量均达50 mL以上.
作者:刘振明;杜绪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病死率明显增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5-2001年4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OF患者临床救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鹏飞;王晓丽;孙英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喜炎平注射液(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酸盐)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炎清热等作用,与穿琥宁相比,其活性强,副作用小.我们自2001年12月-2002年9月,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3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九义;赵民生;曹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85-1999年间共收治男性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53例,其中有12例因伤情严重,不具备急症尿道修补术条件仅行单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伤后3~5个月行尿道后期修复术.现就修复术后排尿及勃起功能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寿传;刘廷宾;李吉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首次血液透析结束前,常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表现为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能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50%GS 2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在透析结束前静注,有效地减少了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俎玉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因子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洛伐他汀治疗组35例及常规治疗组35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浆ET-1、NO、6-keto-PGF1α、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TC、TG、LDL-C降低,HDL-C升高,有显著性差异;②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纤溶活性.
作者:曹庆博;王东;刘云启;胡燕华;张玉传;马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对3 37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受术者进行了B超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病人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下肢骨折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临床查体,B超检查及深静脉造影确定诊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抗凝治疗,所有病人皆实行积极地肢体活动等预防措施.结果:所有15例病人都得到了准确地诊断,采用上述措施病人得到了顺利地康复.结论:对于易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积极地预防及积极治疗措施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永涛;刘明廷;戚大春;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据国内外研究显示,在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国外报道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80%,我国略低于国外患病率,约28%~40%[1].
作者:杜秀娟;张保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肝功能损害重,对患者劳动力影响大.笔者自2000年2月以来对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兰;刘维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静脉炎是临床输液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不同,患型也不同,但经过处理,均可恢复正常.
作者:王维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近年电脑、游戏机的普及,儿童视力发育不良情况不断加重,为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本调查.
作者:薛桂芝;王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