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

郝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疗效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对其远期疗效极不理想.为提高哮喘的远期疗效,自1997-2002年我科按照WHO的建议,在省内首先系统规范化开展防治哮喘,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

    我们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对58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了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菊;汪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磨牙根管治疗术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是除去全部牙髓的治疗方法,效果肯定.但由于磨牙根管较多,根管细且有时弯曲,去除全部牙髓有一定困难,目前大多用于前牙治疗,用于后牙治疗的较少.我们抽取1997年行后牙根管治疗的374例进行随访观察,并抽取行后牙干髓治疗的312例作为对照组,经复查统计结果如下.

    作者:吴春梅;姜书成;刘炳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肌腱缺损修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肌腱缺损是肌腱外科常见的问题,肌腱缺损后的手术修复和功能重建是肌腱外科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肌腱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入细胞分子水平,发现很多生长因子在肌腱损伤修复中对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基质合成发挥着重要作用[1].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如何在肌腱修复过程中通过内外源性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基质合成,促进肌腱修复并减少肌腱粘连和生物力学强度的衰减.

    作者:王德国;房清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间接立体检眼镜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在间接立体检眼镜下进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间接立体检眼镜下查找裂孔并进行冷凝,外加压、环扎、放液或不放液.结果: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4例,2例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结论:间接立体检眼镜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创伤小,效果好.

    作者:徐教伦;韩文杰;郑敏;宋秋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臀肌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1例肌电图分析

    1 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在当地农村个体诊所臀肌注射青霉素后出现右足跛行,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臀部针孔位置正确,患儿小腿曾有摔伤病史,当事医生认为患儿跛行与臀肌注射无关,是其摔伤所致.

    作者:刘玲;解玉梅;刘向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sICAM-1、PTM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1ecule-1,sICAM-1)、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1asma thrombomodulin,PTM)水平变化的特点,探讨检测患者sICAM-1、PT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8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sICAM-1、PTM水平.结果:T2DM患者各组sICAM、PTM检测结果(单位μg/L):T2DM组为220.0±32.8,33.9±13.7;有并发症组为277.9±25.6,36.9±8.6;无并发症组为204.7±18.1,28.1±9.1.对照组为188.6±16.9,20.1±7.8.T2DM患者sICAM-1、PTM水平变化特点:①T2DM患者血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T2DM有并发症患者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1);③无并发症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患者体内存在sICAM-1、PTM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sICAM-1、PTM可能是T2DM发生并发症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陈明;张会芝;邢月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56例效果分析

    间歇性外斜视是共同性外斜视的主要类型,占外斜视的80%且多幼年发病.因平时能控制正位而不能引起家长注意,往往发现较晚,因治疗不及时使患者双眼视功能遭到破坏.其治疗多需手术矫正眼位,但手术量不易掌握.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56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鲍秀艳;刘兴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因子

    近年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失调以及血管新生等因素有关,异位症患者血中的免疫球异常是继发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异位症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腹膜局部防御系统缺陷,是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血中的单核细胞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中活化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则可将残留的子宫内膜细胞破坏清除.而在异位症患者,由于单核细胞功能的改变,其外周血单核细胞却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细胞在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又被抑制,这样子宫内膜即能在腹腔种植.子宫内膜细胞在腹腔中成功种植以后,其进一步发展则依赖于一些内分泌的、免疫的及血管形成因子的作用,同时,异位灶在增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供血,故血管形成因子具有重要作用.上述过程中分泌的一些炎性介质及血管生长因子等,则与疼痛粘连形成有关.

    作者:温兰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脂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高脂血症

    目的:应用血脂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高脂血症,观察血脂康的降脂疗效.方法:随机将腹膜透析病人分成血脂康组与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观察血脂康治疗后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前二组各项生化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病人加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可改善各项血脂指标,对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阻止肾衰竭进展有益.

    作者:王学彬;刘玉夏;成兆强;赵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药物流产观察标准及主动清宫术降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观察标准及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处理原则.方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960例(研究组)与传统流产203例对照.结果:研究组清宫术345(35.9%)例,对照组21(10.3%)例;研究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流产后出血率(0.2%)、盆腔炎发生率(1.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者,5 h内行主动清宫术,能够解除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过多、过长的原因,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对孕妇造成的痛苦和对子宫内膜的破坏及并发症小于负压吸引流产术,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李法升;南芳芳;马丽;韦枝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法治疗顽固性跖疣38例

    2000-2002年,我们用耳穴压豆法治疗顽固性跖疣3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学;董孟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主要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们自1999年2月至2002年4月采用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寅;李云华;张春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者55例,其中42例收缩压低于20 kPa,舒张压大于12 kPa,脉压大于4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56例,其中软斑28例,溃疡斑26例,硬斑2例.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的研究对防治进展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洪新;马春花;吴新华;崔传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显像在临床各科领域中显示了越来越高的重要性.有关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超声显像的应用价值迄今报道很少[1].自1997年以来,我院开始应用超声显像配合腹腔镜切除胆囊8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4例分析

    2000-2002年我院共收治残角子宫妊娠误诊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96例过敏性紫癜特异性抗原测试统计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过敏原的检查对病因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复发十分重要.我院自1988年8月至2001年8月,对296例过敏性紫癜特异性抗原阳性的病人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爱芹;王俊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我国境内开展的四次大规模人群(超过10万人次)的糖尿病抽样调查表明,现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是1980年的3倍.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糖尿病知识教育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现将2002年对青岛市市南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宗明;董砚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体疣皮下埋植术并黄芪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98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有不洁性交史的人群中感染率高(凡是与患有尖锐湿疣的人发生性接触者,约70%可被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治愈后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2年8月采用自体疣皮下埋植术并黄芪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滨;崔艳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我院从2000年开始实施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共完成26例PTCA、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8例.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2年治疗的34例冠心病患者,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药物治疗的病例对比,评价血运重建术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寇勇;耿玉学;安可英;许道营;张连国;李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探讨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所致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发病以20~3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潜伏期1~3个月.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易复发.为探讨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作者采用微波和干扰素注射另加中药祛疣汤的综合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李黎萍;刘建荣;梁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