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明;董砚虎
目的:应用血脂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高脂血症,观察血脂康的降脂疗效.方法:随机将腹膜透析病人分成血脂康组与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观察血脂康治疗后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前二组各项生化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病人加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可改善各项血脂指标,对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阻止肾衰竭进展有益.
作者:王学彬;刘玉夏;成兆强;赵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对39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TVP).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收到有效防止膀胱痉挛和出血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亭;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近几年已迅速成为世界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冠心病人HP的测定,探讨HP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祝桂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收集我院近年来100例脑梗死病人,检验其血清钙镁,并与同期健康查体老年人进行比较.旨在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钙镁的变化,以探讨钙镁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石海英;张洁;韩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失调以及血管新生等因素有关,异位症患者血中的免疫球异常是继发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异位症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腹膜局部防御系统缺陷,是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血中的单核细胞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中活化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则可将残留的子宫内膜细胞破坏清除.而在异位症患者,由于单核细胞功能的改变,其外周血单核细胞却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细胞在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又被抑制,这样子宫内膜即能在腹腔种植.子宫内膜细胞在腹腔中成功种植以后,其进一步发展则依赖于一些内分泌的、免疫的及血管形成因子的作用,同时,异位灶在增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供血,故血管形成因子具有重要作用.上述过程中分泌的一些炎性介质及血管生长因子等,则与疼痛粘连形成有关.
作者:温兰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简称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对大鼠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肝动脉阻断性手术保护肝脏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采用2×2析因设计的双盲实验研究方法,并采用空白对照.②检测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素(ET)、透明质酸酶(H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五项指标.③应用SASv6.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均有减轻大鼠肝脏再灌注后损害的作用(P<0.01).两药合用虽然其检测数据的均数值都有下降趋势,但是,除ET项目外,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两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均有减轻大鼠肝脏动脉阻断再灌注后肝功能损害的作用.
作者:李志华;刘霞;郭玉霞;扬广运;陈汝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有不洁性交史的人群中感染率高(凡是与患有尖锐湿疣的人发生性接触者,约70%可被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治愈后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2年8月采用自体疣皮下埋植术并黄芪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滨;崔艳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巨幼细胞贫血是较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病因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胃炎,对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产生影响.为了寻找巨幼细胞贫血新的致病因素,我们观察了43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与HP感染的关系,目的在于探讨HP感染对巨幼细胞贫血的影响.
作者:李琪;李元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我国境内开展的四次大规模人群(超过10万人次)的糖尿病抽样调查表明,现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是1980年的3倍.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糖尿病知识教育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现将2002年对青岛市市南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宗明;董砚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观察标准及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处理原则.方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960例(研究组)与传统流产203例对照.结果:研究组清宫术345(35.9%)例,对照组21(10.3%)例;研究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流产后出血率(0.2%)、盆腔炎发生率(1.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者,5 h内行主动清宫术,能够解除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过多、过长的原因,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对孕妇造成的痛苦和对子宫内膜的破坏及并发症小于负压吸引流产术,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李法升;南芳芳;马丽;韦枝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IGT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20名IGT患者和96名糖耐量正常(NGT)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相对胰岛素敏感指数(RISI)、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合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GT组及N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斑块面积与RISI呈负相关(r=-0.45,P<0.01),与餐后2 h血糖(r=0.39,P<0.01)、BMI(r=0.48,P<0.01)及WHR(r=0.41,P<0.01)呈正相关,而与TG、FBG、TC、FINS无相关性(P>0.05).IGT组患者有斑块和无斑块者之间RISI、WHR、BMI、餐后2 h血糖、TG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IGT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宋守君;张颖;王琳;朱玉琴;邢绍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的疗效.方法:将EH伴LVH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2例,单用依那普利,B组78例,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及两组间血压与LVH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间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A组(P>0.05)较B组明显(P<0.05).结论:两药合用对LVH有协同逆转作用.
作者:刘振华;王树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间,对66例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的患者,行Ⅰ期和Ⅱ期羟基磷灰石眼座眼窝内植入术,以矫正眼窝凹陷.追踪观察6个月~3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环;初宪华;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肝合剂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慢肝合剂进行预防和治疗,用光镜观察肝脏HE、Mallory染色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脏HE、Mallory染色及超微结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肝合剂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姜学连;崔银枝;靳艳华;贲长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20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4~8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4.84±6.75)mmHg,术后4个月平均眼压为(14.23±4.15)mmHg,术后20眼均形成功能滤过泡.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前房出血、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能安全、有效的降低眼压,是一种对开角型青光眼很有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手术.
作者:柴建生;王强;考华婷;张娟;田东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对58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了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菊;汪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该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常由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饮酒等因素诱发.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间的紧密连接受到破坏,屏障和生理泵功能失常,致使脉络膜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的盘状浅脱离.
作者:丁昌太;翟彦君;王俊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脑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72h内)及治疗1周后血小板CD62p和CD42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1),CD42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脑出血患者治疗1周后与发病早期比较,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D42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现象,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提示脑出血患者应适当应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
作者:刘庆新;张苏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过敏原的检查对病因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复发十分重要.我院自1988年8月至2001年8月,对296例过敏性紫癜特异性抗原阳性的病人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爱芹;王俊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者55例,其中42例收缩压低于20 kPa,舒张压大于12 kPa,脉压大于4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56例,其中软斑28例,溃疡斑26例,硬斑2例.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的研究对防治进展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洪新;马春花;吴新华;崔传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