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贾继敏;周学慧

关键词:曲唑酮, 阿米替林, 抑郁症
摘要:目的: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曲唑酮、阿米替林两组,初始剂量为50 mg/d,10 d内加至150~300 mg/d,疗程6周,用汉米顿抑郁量表评定效果.结果:两组抗抑郁疗效相仿,汉米顿抑郁量表总分、几个因子分的减分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曲唑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阿米替林组为口干、便秘等.结论:曲唑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寰椎骨折误诊为颈椎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农民.因头痛半年,伴颈项痛1个月,左上肢活动不灵10d,于2000年9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症状时轻时重,重时服去痛片治疗.

    作者:张英丽;王传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00例贫血与非贫血标本中复方联苯胺阳性红细胞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观察组为贫血群体157例.其中男81例,女76例;血红蛋白含量15~110 g/L;年龄1~72岁.对照组为非贫血群体143例.其中男82例,女61例;血红蛋白含量115~165 g/L;年龄1~71岁.常规采取外周血涂片.复方联苯胺染色单染计数6 000个红细胞,记录胞外阳性红细胞数,计算其千分率.胞外阳性红细胞判别标准:红细胞外有阳性物质,不管形态、数量、染色性如何,均视为阳性细胞;阴性者只显细胞特征,无任何有形物质出现在细胞外.

    作者:陈佳荣;王俊荣;王丽;王吉昌;李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B超是一种经济、实用、无损伤的检查手段.由于人体各组织的密度不同,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声阻抗.当入射的超声波进入相邻的两种组织或器官时,就会出现声阻抗差,当差值>0.1时,通过这两种组织的交界面上的超声波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因而当声波穿过时,在两种组织之间形成了声学界面,不同组织又表现出不同的回声[1].根据不同回声超声仪可以检测出某些肌腱、韧带、关节软骨及某些骨的病变,这是诊断骨科疾患的重要辅助手段,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者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对其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孟治国;周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自1995年开始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加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共36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启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八正散加味结合足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20例

    输尿管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自1998年始,我们采用八正散加味结合足疗法治疗本病2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王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D44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s在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CD44s呈阴性表达,而在肌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②CD44s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P<0.05),随着乳腺癌的发展,CD44s表达呈下降趋势,而与病人年龄、月经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预后无关.结论:CD44s可能在乳腺癌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但它的表达不能作为预后指标.

    作者:杨振林;曹明智;张加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尿潴留53例治疗体会

    我们对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间53例住院确诊的Ⅱ型糖尿病发生神经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进行内科药物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锋振;李全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以深大呼吸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1例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临床表现较复杂,但以呼吸深大、鼻出血为首诊症状者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兰;王丽静;王爱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8例分析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肌抽搐样收缩为特点的局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自1980年Scott首先应用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斜视成功后,该疗法亦逐渐应用于面肌痉挛,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近年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58例面肌痉挛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鹿树军;周晓生;马学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

    自1997年10月-2001年6月,我院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同期应用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54例.经近期随访,并进行了疗效对比,发现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肢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其庆;边洪明;谢斌;胡杰恩;刘夏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95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米非司酮作为抗早孕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文霞;薛孟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病患者肝组织及血清中TT病毒对比分析

    TT病毒是继甲-庚型肝炎病毒后新近发现的又一种肝炎相关病毒[1].其在肝病患者、血液透析者、静脉药瘾者及职业供血者血清中都有较高的检出率[2,3],但其在肝组织中的检测鲜见报道.为明确TT病毒的致病性及嗜肝性,我们采用套式PCR对54例肝病患者肝组织及血清进行了TTV-DNA检测,现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孙长华;陈步凤;李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耐药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基因mRNA表达,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7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细胞LRP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骨髓细胞LRP基因表达阴性,25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中14例LRP表达阳性,1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仅1例阳性,10例复发难治患者8例阳性;初治ANL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24),LRPm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LRP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3/11,4/5,P<0.05).结论: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检测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作者:迟作华;刘振;于文征;张化道;刘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60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00例UAP均为2001年2-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8~90岁,平均年龄58.7岁;病程0.7~30年,平均8.38年.

    作者:高健;惠波;张玉传;赵洪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首诊误诊原因分析(附11例报告)

    随着结核发病率的回升,肝硬化病人中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由于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现将本科近3年收治及由外院转入首诊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癌性腹水,后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者11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芳;吕其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毒鼠强中毒15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15例毒鼠强中毒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岁1个月~10岁,平均年龄4.8岁.10例有消化道误食史,5例追问不出毒物接触史.

    作者:姚秀俊;葛惠兴;高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是阿莫西林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的复合制剂,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对多数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有抗菌作用,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病人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90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刘观祥;王洪星;曹秀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败血症2例

    患者为一对夫妇,男34岁,女32岁,在饮用甜白酒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昏迷.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拔牙术后引起口底蜂窝组织炎并颞颌关节炎1例

    患者,男,12岁,学生.20 d前因左上第二乳磨牙根尖炎并松动而疼痛,在当地诊所行左上颌第二乳磨牙拔牙术.术后第5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而于2001年5月24日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37℃,神志清楚,肢体活动正常.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左侧乳突、翼颌间隙、颞颌关节呈弥漫性感染;无骨质破坏,骨小梁完整.经积极抗炎、止痛等治疗,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得以控制,住院10 d带药出院.2个月后复查头颅核磁共振,病灶消失.

    作者:李新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单发肺炎性假瘤24例临床X线分析

    目的:分析单发性假瘤的临床X线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切除、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证实的24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X线胸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例肺炎性假瘤中,79%(19/24)的肿块位于肺的外周,贴近胸膜面可伴有胸膜肥厚;75%(18/24)的肿块边缘光滑规整,其内密度均匀;67%(8/12)CT增强值大于60 Hu;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率为90%(10/11).结论:X线胸片和CT是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主要方法,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率高,可作为组织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可煌;杨洪志;牛俊娈;刘玉元;马玉红;李泽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