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凤;谷金君;徐广益
患者,男,30岁.因心慌、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4 d,于2001年2月10日入院.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二尖瓣区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较柔和,不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有固定性分裂.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口罗音.
作者:穆玉萍;邢向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肾功能衰竭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伴出血倾向患者行血液透析(HD),应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有加重出血的倾向,对此我们应用血仿膜肝素吸附法联合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恩亮;王清华;高慧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合并高血压的手术病人,因全身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术中常由于血压的剧烈波动产生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手术危险性.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达到佳麻醉效果,减少用药量,保持平稳的血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手术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清;刘云;尹兆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近年来,我们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对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贵;王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吸烟、饮茶和放射线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7组小鼠单独或联合给予吸烟7 d、饮茶7 d和放射线照射(2 Gy),1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结果:吸烟组小鼠体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放射组小鼠体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放射组小鼠WBC计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吸烟可使小鼠体重下降,放射线可使小鼠体重下降和血液WBC数减少.
作者:万巧云;张卫光;郭中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院自1992-2000年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病人300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105例(阳性率为35%),现对该组患儿的致病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维宝;刘清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自1996年7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6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65例因病情加重于起病后24 h内复查头颅CT,35例CT复查未见血肿扩大,30例示血肿扩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洪涛;王维和;刘体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它是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中间类型,治疗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预后,本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治疗UAP 60例,临床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秀华;商月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临床上常用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有机械刺激、雌激素与催产素、人工破膜等,均是通过内源性PG增加,激活胶原酶与弹性蛋白酶,使胶原纤维分解,结构松解、宫颈伸展而发挥作用.直接应用外源性PG效果会更好.米索前列醇(米索)近年在产科领域应用广泛,笔者用其促宫颈成熟及晚期妊娠引产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华;薄万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合并症患者63例(男14例,女49例)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亢并桥本病33例,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并门脉高压症6例,并异位甲状腺4例,并胸骨后甲状腺肿2例.术后甲亢症状均得到缓解,合并症治愈或明显好转,没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甲亢伴有桥本病、结节性甲状腺肿、门脉高压症、异位甲状腺等合并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田长承;吴孟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发性气胸发病多数较突然,亦有隐匿起病者.我院自1991年12月至2001年12月治疗自发性气胸66例,治愈64例,死亡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薛金县;任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小儿50例为治疗组,同期来门诊查体的健康小儿20例作为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越高心肌酶也越高,经治疗后,随胆红素下降心肌酶明显下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活性高,对其应常规行心肌酶测定和心电图检查.
作者:郑振文;郭晓辉;徐传伟;张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多采用肌瘤摘除术、子宫切除术及激素治疗.鉴于外科手术的创伤大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无疑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笔者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才;何凤丽;魏书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88年-2001年12月,作者收治的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诱导缓解期化疗1个疗程以上,资料较完整的共38例.现将其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陈焕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探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对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系统TIA的85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秋;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中药针剂成分复杂,在临床输液不良反应中,使用中药针剂发生的输液反应较多,所以对几种中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新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赵荣贤;钟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患者60Co放疗后引起局部皮肤变性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可使局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受阻,进而导致病变以下部位水肿,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基于对微波热疗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于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对33例60Co放疗引起腹股沟皮下组织纤维化患者采用微波热疗,取得近期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郭毅;王克兰;于俊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100 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两组用药前后均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变,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扎格雷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玉顺;刘少河;刘茜;刘吉良;尹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氧氟沙星是抗菌谱广、细菌耐药发生率低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好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为特异性地阻断细菌DNA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繁殖.氧氟沙星对淋球菌的体外MIC90为0.06 mg/L,作用强大,据报道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淋菌性外阴、阴道炎50例,总有效率为100%,但未见氧氟沙星栓剂治疗淋菌性阴道炎的报道.我们制备了氧氟沙星栓剂,并进行了120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金芳;张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急症之一,来势凶猛,表现为吐血和便血,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急症输血、止血剂的应用为主,而忽略对出血灶的处理.我们自1998年1月采用法莫替丁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6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华;王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