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致病因素探讨

马文莲;郭妮;张秀云

关键词:胃癌, 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致病因素.方法:对近年门诊有较完整记录,经手术证实的720例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确诊胃癌患者167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早期16例(10%),中期98例(59%),晚期53例(31%).溃疡病恶变者25例,酗酒吸烟者11例(每月饮酒量10 kg,吸烟30盒),萎缩性胃炎恶变者79例.108例被确诊为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余原因不详.结论:目前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与酗酒)、胃溃疡病、不明原因的隐袭因素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颞骨病变患者行薄层轴位扫描,其中10例加薄层冠扫.结果:51例患者中,外伤8例,先天畸形14例,中耳乳突炎24例,肿瘤5例,分别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论:HRCT对颞骨病变有良好显示,是目前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周善伟;刘凯;刘新疆;姜保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252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呕血和便血.现将我科1990-2001年收治的252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以便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寻找其治疗措施.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05例临床分析

    笔者收集了我科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5例,占同期口腔科住院病人1 153例的9.1%,分析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髂窝脓肿误诊股疝1例

    患者,男,39岁.因右下腹疼痛、腹胀、右下肢活动受限伴发热2 d收入内科.查体见右腹股沟区肿胀、压痛,腹部稍隆起,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对症处理.24 h后逐渐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并扩散至全腹,腹胀加重,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透视见多个气液平面.以右股疝嵌顿致绞窄性肠梗阻转入外科.

    作者:周主青;唐骅;张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作用比较研究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与其它抗生素不同之处在于,本类药主要作用于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造成细菌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使细菌繁殖终止[1].临床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外对本类药的研究非常活跃,不断有新药问世,加之商品名的应用,给临床正确应用本类药物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本类药是在4-喹诺酮母核上进行结构改造派生而来[2],因改造的部位、引入的取代基团不同,所得药物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等均有很大差异.为此,笔者从低抑菌浓度(MIC90)、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代谢途径、药物浓度半衰期、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商品名等方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临床合理选用本类药物有所帮助.

    作者:丁长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步骤.方法:回顾1990年5月-2001年7月间37例病例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病因达12种,血管阻塞性因素近70%,51~70岁年龄段者62.2%,发病部位75%于左半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触痛、便血、腹泻及腹胀,约90%急性发病.钡灌肠检查80%显示有肠粘膜紊乱、点片状溃疡或肠管挛缩等,结肠镜检查依结肠缺血程度不同而有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肠腔变形及狭窄等.结论:缺血性结肠炎多数病因为肠血流阻塞性病变,急性发作的腹痛是其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牟卫平;李兰英;尹洪民;崔书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自从Gruentzig于1977年在苏黎世为一名37岁的男性患者施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改进及高压释放支架技术的应用,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双黄连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微粒观察及原因探讨

    近些年来,双黄连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临床应用时大多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但在实际应用中时有沉淀堵针现象发生,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为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与不同输液混合后的微粒变化情况,探讨其原理,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将双黄连注射液稀释成临床常用浓度,测定微粒变化情况,并与<中国药典>注射液控制微粒(D≥10 μm和D≥25 μm)列表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王玉;高新富;李珂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Elecsys 1010在妇科激素测定中的应用

    1960年Yalow和Bezson创立了放射免疫分析,开辟了医学检验史上的新纪元,使机体内微量的物质能够精确的测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免疫学检测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更新,有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生物发光免疫和磁性均相免疫等,近又推出电化学发光免疫.我科今年购进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1010,用于甲状腺功能、肿瘤系列、妇科激素等的测定,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它比其他的免疫分析有独特的优势.以妇科激素的测定为例,把我们的应用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李甲芬;马希祥;张良;李炳法;巩翠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道膀胱镜治疗尿道损伤63例

    我院自1994年以来,利用尿道膀胱镜置管治疗男性尿道损伤6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亭;李杰;孙冠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滨州市城区居民高血压调查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疾病模式随之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掌握本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和人群血压水平,为今后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奠定基础,于2000年5-10月对滨州市城区30~60岁年龄组人群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

    作者:肖景德;张成杰;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牙源性颌下间隙感染引发脓胸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60岁,于2001年7月6日因呼吸困难入住内科,后经内科检查以胸腔积液转至外科行右胸腔插管对口引流术,放出腐臭脓液约1 000 ml,用0.2%替硝唑注射液与配有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到冲洗液清亮为止,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症状明显改善,但脓液仍断断续续流出.

    作者:杨伟;乔立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肿节风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合的微粒观察

    肿节风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镇痛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由于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往往会增加[1],为探讨肿节风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微粒变化的情况,分别将其用5%、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临床(儿科)常用浓度,测定微粒数,选择出适宜与肿节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光;张伟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的性质,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方法:使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验,首先从整体上与常模做对照,观察与常模的差异,再统计各分量表标准分(T分)超过70的人数,统计心理障碍的发生人数.再将各分量表分数明显升高的人数进行统计,了解各类心理障碍发生的频率.结果:在校学生PHI各分量表原始分与常模没有明显差异,各分量表分数均在正常范围.某一分量表或多个分量表T分超过70的人数为115人,占总数的10.79%,其中男生占12.30%,女生占8.64%.按超过的人数将各分量表排位,由高到低依此为:男生--躯体化、焦虑、抑郁、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疑心;女生--躯体化、抑郁、疑心、焦虑、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结论:有障碍的学生中主要是SOM、ANX、DEP分量表升高明显,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神经症性障碍.PHI测查简便易行,对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车白;孙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庆大霉素等药物喉滴配合水杨酸钠离子透入治疗急慢性声带炎临床观察

    声带炎主要因发声过度,滥用嗓音,持续超负荷用声而造成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声门闭合不良,临床表现以声音嘶哑、发声疲劳为主.我们采用庆大霉素、玻璃酸酶等药物释液直接喉滴声带,配合水杨酸钠离子透入治疗声带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致病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胃癌的致病因素.方法:对近年门诊有较完整记录,经手术证实的720例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确诊胃癌患者167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早期16例(10%),中期98例(59%),晚期53例(31%).溃疡病恶变者25例,酗酒吸烟者11例(每月饮酒量10 kg,吸烟30盒),萎缩性胃炎恶变者79例.108例被确诊为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余原因不详.结论:目前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与酗酒)、胃溃疡病、不明原因的隐袭因素等.

    作者:马文莲;郭妮;张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表现(附12例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表现.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2月至2001年5月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12例,均为女性,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6.4岁;采用Siemens Somatom ARC型CT机行颅脑CT检查,并分析CT表现.结果:主要CT表现为:①大片状脑梗死(3例):部位不定、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占位效应较轻;②腔隙性脑梗死(9例):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干;③轻度脑萎缩(5例):局部性或弥漫性.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检查有较高敏感性,缺乏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早期确诊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殿敬;薛海波;秦东京;赵明东;王培源;孙荣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作用

    通过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及镇痛后局部感觉运动异常,初步探讨PCEA配方中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王建波;盖荣华;齐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孚来迪治疗2型糖尿病45例临床观察

    近些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孚来迪(瑞格列奈,连云港豪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促泌剂,不属于磺脲类,特点是起效快、半衰期短.我们近来应用孚来迪治疗2型糖尿病4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英;高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观察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结果: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完全缓解,近期有效率为100%.无大出血与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广利;许春华;陈传福;牟爱芹;崔树华;朱培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