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芬;马希祥;张良;李炳法;巩翠贤
声带炎主要因发声过度,滥用嗓音,持续超负荷用声而造成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声门闭合不良,临床表现以声音嘶哑、发声疲劳为主.我们采用庆大霉素、玻璃酸酶等药物释液直接喉滴声带,配合水杨酸钠离子透入治疗声带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因右肩及上臂疼痛,外展、后伸受限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肱骨头结节间沟处明显压痛.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给予曲安缩松混悬注射液40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行痛点封闭治疗.
作者:荀兰英;李国顺;耿玉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咽喉部肿瘤外科的迅速发展,手术日臻完善,彻底切除肿瘤又尽可能的恢复咽喉功能已成为现实.1998-2001年,笔者对21例患者行帽状腱膜修复喉癌及下咽癌术后粘膜缺损,结果腱膜生长、喉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并对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腱膜生长、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为帽状腱膜在喉癌及下咽癌术后粘膜缺损修复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作者:王宗峰;李建东;宋忠义;曹迎春;李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抗酸染色法是细菌学实验课必做的一项实验.过去做此实验时,都是在实验前去结核病医院取回抗酸染色结核杆菌阳性的痰标本,然后高压消毒灭菌后再使用.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结核病人的随访、治疗等措施的加强,肺结核病人痰中查到结核杆菌的阳性率已很低,我们采用了卡介苗替代做抗酸染色实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邱世翠;高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冷冻切片作为一种快速病理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其诊断过程短,准确率高,为临床手术中确定良恶性及手术范围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冻切片诊断水平,现将我院病理科术中冷冻切片1 027例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田东;张祥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的致病因素.方法:对近年门诊有较完整记录,经手术证实的720例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确诊胃癌患者167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早期16例(10%),中期98例(59%),晚期53例(31%).溃疡病恶变者25例,酗酒吸烟者11例(每月饮酒量10 kg,吸烟30盒),萎缩性胃炎恶变者79例.108例被确诊为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余原因不详.结论:目前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与酗酒)、胃溃疡病、不明原因的隐袭因素等.
作者:马文莲;郭妮;张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步骤.方法:回顾1990年5月-2001年7月间37例病例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病因达12种,血管阻塞性因素近70%,51~70岁年龄段者62.2%,发病部位75%于左半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触痛、便血、腹泻及腹胀,约90%急性发病.钡灌肠检查80%显示有肠粘膜紊乱、点片状溃疡或肠管挛缩等,结肠镜检查依结肠缺血程度不同而有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肠腔变形及狭窄等.结论:缺血性结肠炎多数病因为肠血流阻塞性病变,急性发作的腹痛是其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牟卫平;李兰英;尹洪民;崔书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53岁,因下腹部包块13余年,明显增大3~4年,下腹坠胀伴腰痛5 d,于2001年3月5日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暴露困难,宫颈Ⅱ度糜烂,宫体规则增大如孕6个月大,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双侧附件未扪及异常.B超示:①子宫增大,宫体右侧肌瘤体积约为20 cm×13.6 cm×12.5 cm大,内膜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
作者:郝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规需要带气管插管回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大多于术后4~6 h拔管[1].笔者对我院2000年9月至2002年5月先心病(CHD)矫治术61例1~3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实行早停呼吸机,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能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缩短监护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新芳;李丽萍;刘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骨髓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于股骨头坏死区注入新鲜的骨髓干细胞,刺激骨细胞的再生.结果: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外展功能恢复明显,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4~12个月后X线表现死骨有吸收,坏死区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经皮骨髓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损伤小、疗效好,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可有效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作者:汪学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派瑞松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试验,无对照.结果:派瑞松对多数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并有明显的抑制细菌、真菌的作用(细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4.99%和58.48%).结论:派瑞松治疗湿疹皮炎安全、高效.
作者:王秀敏;张玉杰;杨磊;王忠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为基层医院内科常见急症,重症者死亡率较高.自2001年2月以来,我科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付玉;张秀华;于大华;孟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39岁.因右下腹疼痛、腹胀、右下肢活动受限伴发热2 d收入内科.查体见右腹股沟区肿胀、压痛,腹部稍隆起,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对症处理.24 h后逐渐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并扩散至全腹,腹胀加重,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透视见多个气液平面.以右股疝嵌顿致绞窄性肠梗阻转入外科.
作者:周主青;唐骅;张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从2000年5月-2001年6月采用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振兰;舒美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利用纤支镜留置导管结合X线表现对肺脓肿进行抽吸、冲洗,并局部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对我们治疗过的24例肺脓肿进行回顾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孔建营;王玉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些年来,双黄连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临床应用时大多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但在实际应用中时有沉淀堵针现象发生,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为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与不同输液混合后的微粒变化情况,探讨其原理,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将双黄连注射液稀释成临床常用浓度,测定微粒变化情况,并与<中国药典>注射液控制微粒(D≥10 μm和D≥25 μm)列表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王玉;高新富;李珂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上颌正中部是埋伏多生牙的好发部位,多生牙的存在对中切牙排列有很大影响,常造成牙列不齐或恒牙迟萌.笔者总结1999年10月-2002年5月埋伏多生牙患者35例,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仁欣;信维;吕洁;姜书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婴儿泪囊炎多继发鼻泪管阻塞,患儿有溢泪、流脓等症状,对眼球有潜在危险,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差.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1年8月采用透明质酸钠针头冲洗泪道治疗本病68例,治愈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有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6岁,木工,因突发意识不清12 h入院.患者于12 h前休息时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史不详.入院后查体:T 37.3 ℃,P 75/min,R 20/min,BP 170/90 mmHg,一般情况差,昏睡,右侧瞳孔散大,左瞳孔缩小,可见自发性垂直眼震,左鼻唇沟浅,四肢发作性伸性强直,左上、下肢自发活动少,左下肢病理征(+),右下肢病理征(±).
作者: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血流中的栓子阻塞了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的急性肺血管病,为急性肺心病常见的病因.PE在西方国家十分多见,在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发病[1],在我国既往认为十分少见,近年来,由于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PE的检出率逐年增高;此外,由于人口年龄老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发病的绝对人数也在增加.
作者:张文博;薛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