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伤风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2例

张笋;邢红艳;王雪历;李金英;冯连元

关键词:破伤风, 误诊, 神经系统疾病
摘要:近期我科连续收治2例破伤风,早期均曾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报告如下.
疑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倍他司汀组(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对照组(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6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10天.结果倍他司汀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作者:麦泉云;黄载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5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发病24小时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35例)和24小时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16例);48小时和2周后复查脑CT,通过对比脑水肿的变化,分析脑出血发病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对脑水肿的影响.结果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5例(14.3%),2周后21例(60.0%);24小时后使用甘露醇组48小时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6.3%),2周后3例(18.8%).两者48小时C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周后CT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使脑水肿和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应慎重.

    作者:孙顺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出血并血钠异常45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9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10例,其中并发血钠异常者45例,占14.5%.本文就血钠异常与脑出血部位、病死率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宋郁喜;刘程远;罗旺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器官栓塞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成功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腹部胀痛、腹泻、便血2周于2004年2月29日入院.于入院前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于3年前患心肌梗死,2年前患肺栓塞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服华法令1年已停药1年.平素有打鼾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口唇轻度发绀,心肺无异常.

    作者:张红国;安维新;王桂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对高黏滞血症并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灯盏乙素,具有扩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减少血小板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我们于2001年6月~2004年9月对收治的280例高黏滞血症并血脂异常患者用灯盏花素治疗,观察其对血液黏度、血脂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锦国;张爱英;于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破伤风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2例

    近期我科连续收治2例破伤风,早期均曾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笋;邢红艳;王雪历;李金英;冯连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右位心并室间隔缺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年余,再发加重10余天于2005年3月17日收入院.

    作者:尚春艳;陶金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额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口渴、多饮、乏力4天,恶心、呕吐伴气喘1天急诊入院.曾在家给予输液治疗(主要是输注葡萄糖和胃复安、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输液过程中患者病情加重,表现烦躁不安、憋喘气急,遂来院.追问病史近半年自觉乏力、食道返酸,并渐消瘦,未明确诊治.

    作者:崔本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可疑周围型肺癌的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活组织检查术.结果确诊周围型肺癌63例(66.3%),其中腺癌37例,鳞癌1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6.3%);结核8例(8.4%);阴性18例(19.0%),总确诊率81.0%.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锐彬;何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腕部切割伤早期修复的临床体会

    急性腕部切割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腕部解剖的特殊性,可同时累及多条肌腱神经,研究如何采用有效的修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02年5月~2003年8月,我们对124例腕部切割伤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微创清除术救治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同时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3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军;穆建敏;冷亦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AMI患者HRV改变的干预.方法分析67例AMI患者及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例.AMI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n=42)及对照组(n=25).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24h 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24h 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1)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梗死低下,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3)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P<0.05);(4)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25 mg/日)3个月后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P<0.05);(5)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6)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年龄、性别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适用性.

    作者:张越;张世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防治红斑肢痛症复发1例

    患者,男性,12岁,学生.主因双足趾阵发性疼痛3年,加重5天于2003年9月29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13日感双足趾发凉发麻,继而红、热、肿胀、针刺样疼痛,约30 min后自行缓解.

    作者:袁栋才;梁玲玲;王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缺血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和血管调理素(vascutotropin),是内皮细胞产生的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加速新血管形成的作用.在某些生理过程中,如胚胎发育、卵巢周期、伤口愈合和缺血组织的修复,可出现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在某些病理过程中,血管形成也是必然的环节,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血管生成的诱导因子有的是直接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有的是间接地通过其他辅助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来诱导血管生成.VEGF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着重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陈景红;哈志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单纯缝合修补+药物二联疗法疗效分析

    1999年10月~2004年6月,我院试用单纯缝合修补+药物二联(奥美拉唑+胶态果胶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国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马尾神经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腰部及双下肢疼痛2年,加重伴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困难2个月,于2004年8月1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年前因劳累而出现腰骶部及双下肢后外侧疼痛,曾间断行腰椎牵引及物理治疗,疗效不佳,2个月前因推拿不当而出现疼痛加重,痛处有烧灼感,遇热痛增,伴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困难,咳嗽、喷嚏时加剧,翻身及行走困难,口干,小便色黄,阳痿,无恶寒、发热.

    作者:黄国付;张唐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拟平肝活血化痰汤治疗紧张性头痛37例临床观察

    紧张性头痛(Tention Headache,TH)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但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采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痰之法,自拟中药平肝活血化痰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农;张镝;孙惠敏;诸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hurg-Strauss综合征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亦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因美国病理学家Churg-Strauss于1951年首先报道而得名[1].它是累及中小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以血管外肉芽肿形成及高嗜酸细胞血症为其特点.临床上典型表现为呼吸道过敏(哮喘、变应性鼻炎和副鼻窦炎)、非固定性肺部浸润及单或多神经病变,并可有心脏、消化道等多系统受累.血清中IgE升高为其特点之一.为加深对CSS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CS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林玲;黄子扬;雷俊宝;陈小青;肖进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诊断标准(初稿)

    [编者按] 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规范诊断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为此国内外的权威学术组织制定或修订了一些疾病的诊断标准.为满足读者要求,本刊拟从本期起刊载新近制定或修订的疾病诊断标准.

    作者:任华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环核苷酸及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血浆环核苷酸和内皮素的含量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敏感抗生素,常规止咳、祛痰、平喘,心功能不全者加用地高辛或利尿剂.治疗组除按对照组治疗方法处理外,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 mg,1次/d,2组疗程为14 d.结果 (1)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好转和无效率分别为36%、34%、20%、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22%、24%、22%和32%,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环鸟苷酸(cGMP)、内皮素-1(ET-1)含量下降,环腺苷酸(cAMP)及cAMP/cGMP升高(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够显著改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心功能及可能使cAMP、cGMP、ET-1改变,以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肺动脉压.

    作者:王碧云;王丹丹;邓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