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李燕;魏志新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特点,以便降低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0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住院患者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猝死11例,猝死发生率为0.48‰.11例猝死者中,8例表现为紊乱性精神运动性兴奋,饮食差或拒食,且多为合并用药,5例死亡前心电图检查异常.结论 住院精神患者猝死发生因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少猝死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梁兆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成人.由于损伤小、疼痛轻、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很快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近年来,在小儿外科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除要有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外,围手术期严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处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证.
作者:高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860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对照组64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阴分娩率96 %,剖宫产率4 %;对照组经阴分娩率85.2 %,剖宫产率14.8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4.96 %,产后出血率2.79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0.64 %,产后出血率7.34 %.结论 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提高经阴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有效提高产科分娩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产是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围产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早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14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按孕周大小共分6组,A组28~30-1孕周、B组30~32-1孕周、C组32~34-1孕周、D组34~36-1孕周、E组36~37-1孕周、F组37~39孕周,回顾分析其围生儿结局.结果 孕28~34-1周3组的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而孕34~37-1周两组与孕37~39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37~39周组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结论 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分娩时机宜在孕34~37-1周.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人(观察组)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综合治疗,并与39例仅进行产时、产后监护的ICP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母儿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加强ICP孕妇的孕期综合治理,可降低母儿围声期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刘燕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76例前列腺摘除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原因.采取心理护理、导管护理、预防尿路感染、解除疼痛等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后24小时内膀胱痉挛完全控制1例,缓解19例,不能缓解2例,总有效率91 %.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关键.
作者:聂莹;郑鑫;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在剖宫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提高对剖宫产术的正确认识,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行的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孙庆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86例患者采用问卷及个案调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86例中初诊12例.复诊74例耐多药发生率60.6 %,除具有一般结核患者具有的心理压力外,如83%有精神紧张、恐惧,55 %有焦虑,85 %治疗信心不足等,还有2.3 %患者有自杀心理.结论 经过实施个体化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多数患者能有效的调整不良心态,适应角色转变,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任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理音乐治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利用心理方法,通过音乐手段来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音乐处方的选择和护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我院自开展这一治疗方法以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作者:刘学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对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中,慢性不全梗阻有89例(79.5%),急性完全性肠梗阻23例(20.5%).112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98例一期切除吻合术,9例切除后肠造瘘二期吻合术,5 例一期近端造瘘二期切除吻合术;一期手术切除率 95.5%,术后并发症12例(10.7%),死亡2例( 1.8 %).结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绝大多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结肠癌是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方式是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有效的结肠灌洗可提高Ⅰ期根治切除手术率.
作者:车英玉;王斌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上腹疼痛14例,腹部肿块12例,影像学均能发现腹部肿块但不能明确诊断.肿块平均直经10.3 cm,包膜完整10例,包膜不完整9例,质地呈实性8例,呈囊实性11例.快速冰冻病理10例,6例获得确诊.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形态一致,异型不明显.4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11例免疫组化结果 是: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α1抗胰蛋白酶(α1-AT)、突触素(Syn)、孕激素(PR)为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ER)、嗜铬颗粒素A(CgA)、S-100蛋白为阴性.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体部肿瘤行胰腺阶段切除术.18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1(2~103)个月,肿瘤无复发,除1例出现营养不良外,余患者生存满意.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良好方法 .
作者:李杰;李燕;魏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首先于1872年由George Huntington报道,后以其名字命名.Huntington初描述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遗传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以异常运动和精神障碍为特点.现在仍以异常运动、痴呆和家族史三联征为本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芳;陶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妇改变体位在持续性枕后位中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 对92例枕后位产妇当宫口开大4~8 cm时采用的胎儿肢体侧方向侧卧(实验组),与同期条件相同的产妇(对照组)采用的随意体位进行产程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手术产率实验组为6 %,对照组为89 %.结论 临产后及早发现枕后位并及时让产妇改变体位,可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对母体有益.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而新的脊髓损伤病人又不断出现.我国脊髓损伤病人的婚姻研究不多.通过对脊髓损伤病人的婚姻调查,为广大脊髓损伤病人后期的康复及生活提供一些建议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屈继宁;王嵘;郝定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适应患者的需求如何改进和完善.方法 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以不同方式接近,以问卷形式取得资料.结果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显著的缺陷,患者希望得到与其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结论 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改进和完善临床健康教育.
作者: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避免引起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88例以胎儿窘迫为临床表现的产妇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 388例中行剖宫产276例,占71.13 %;阴道助产66例(产钳30例,胎头负压吸引22例,臀助产14例),占17.01 %;自然分娩46例,占11.86 % .结论 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危险性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食道返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道的括约肌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一种临床表现.此症是早产儿呕吐的常见原因,易致窒息、呼吸暂停,甚至猝死,近些年来已被重视[1].本院新生儿科2006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GER早产儿12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暴力行为是指病人在受精神症状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冲动,而自伤、伤人或毁物等,以攻击行为比较突出,它可发生于多种精神病患者中,而绝大多数有一定危害,造成致残、致伤或致死等,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甚至危害社会治安及破坏性事故,因此,为了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现将4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守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病为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的病变,出现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致的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眼朦、一过性意识障碍及晕厥等症状.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有助于对其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淑云;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